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J09LE11)
-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金勇樊爱萍韩作振蔡国刚杨仁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古近系重矿物分布规律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根据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古近系碎屑重矿物组份及稳定性组合研究,将研究区古近纪构造演化分为稳定重矿物阶段和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其中,稳定重矿物阶段对应始新世(沙三期),此时,稳定重矿物组合占优势,稳定系数、ZTR指数、稳定重矿物组合锆石和氧化钛矿物平均值分别为80.54%,45.88%,44.1%和14.79%;而不稳定矿物组合和较稳定重矿物组合含量低,指示此期构造活动平缓。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对应渐新世(沙二期—东营期),此期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组合占优势,均值分别为绿帘石20.39%,辉石+角闪石3.87%,石榴石19.48%,说明该时期构造活动强烈。从始新世到渐新世稳定系数和ZTR指数逐渐降低,其所指示的构造运动逐渐增强,沙二期是两期构造运动的重要调整期。重矿物纵向分布规律与辽河坳陷构造演化呈对应关系,稳定重矿物阶段又分为沙三早期构造活动平缓的伸展沉降期和沙三晚期构造运动强烈的上升回返期;不稳定-较稳定重矿物阶段分为沙二期构造运动平缓的伸展沉降期、沙一期构造运动逐渐增强的上升回返期、东营早中期构造相对平缓的伸展沉降期和东营晚期构造活动强烈的右旋走滑期。根据砂岩中自生矿物赤褐铁矿的分析,认为含量较高的沙三上、沙二段、东二段沉积期气候较干旱,而含量较低的沙三下、沙一段以及东三段、东一段沉积期气候湿润。
- 韩作振高丽华杨仁超樊爱萍宋到福蔡国刚李春华陈金勇
- 关键词:东部凹陷古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