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2107)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向卫东梁晓娟钟家松杨昕宇蔡倩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同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英文
  • 5篇L-半胱氨酸
  • 4篇溶剂
  • 4篇溶剂热
  • 4篇光学
  • 3篇热合成
  • 3篇微球
  • 3篇纳米
  • 3篇非线性光学
  • 2篇溶胶
  • 2篇三阶光学非线...
  • 2篇扫描电子显微...
  • 2篇硼硅玻璃
  • 2篇微结构
  • 2篇纤锌矿
  • 2篇钠硼硅玻璃
  • 2篇纳米晶
  • 2篇光学非线性
  • 2篇光学特性
  • 2篇硅玻璃

机构

  • 11篇温州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2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作者

  • 12篇向卫东
  • 10篇梁晓娟
  • 9篇钟家松
  • 3篇王芸
  • 3篇杨帆
  • 3篇赵海军
  • 3篇蔡倩
  • 3篇杨昕宇
  • 2篇刘海涛
  • 2篇赵寅生
  • 2篇冯丽
  • 2篇陈兆平
  • 2篇邵明国
  • 2篇蔡文
  • 1篇罗洪艳
  • 1篇张景峰
  • 1篇李振荣
  • 1篇郭玉清
  • 1篇胡杰
  • 1篇赵秀丽

传媒

  • 8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Journa...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Chemic...

年份

  • 9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半胱氨酸辅助CuGaS2微球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1年
以二水氯化铜(CuCl2.2H2O)和三氯化镓(GaCl3)为先驱体,生物分子L-半胱氨酸(C3H7NO2S)为硫源和模板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CuGaS2微球。所得样品用XRD,FESEM,EDS,XPS,TEM,HRTEM和SAE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90℃反应24 h可得到结晶良好、形貌规整的四方晶系CuGaS2微球,直径为2-4μm。经计算,其晶胞参数为a=0.5355 nm和c=1.0478 nm。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CuGaS2微球可能的生长机理。
李振荣钟家松陈兆平蔡倩梁晓娟向卫东
关键词:L-半胱氨酸溶剂热
液相法制备Cu2ZnSnS4纳米颗粒及其表征(英文)
2012年
以乙酰丙酮铜醋酸锌氯化亚锡S粉为前驱体!通过热注入法合成制备出了Cu_2ZnSnS_4纳米颗粒(CATS)。此方法是指将低温溶液注入高温溶液,伴随成核与晶体生长过程。本文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对纳米颗粒生长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CZTS纳米颗粒为锌黄锡矿结构。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纳米颗粒为六边形状,其尺寸大小约为10 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经计算可知,所得纳米晶的禁带宽度约为1.5 eV,接近光伏材料最佳值。
王芸向卫东钟家松梁晓娟
关键词:紫外吸收
L-半胱氨酸辅助合成AgInS_2微球(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简单的生物分子辅助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出了AgInS2微球.在反应过程中,生物分子L-半胱氨酸既作为硫源也作为络合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别对所合成的AgInS2的表面形貌、组成和晶型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典型的AgInS2正交结构,平均直径约为2μm.讨论了不同温度对AgInS2的形成及其形貌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所合成的AgInS2微球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刘海涛钟家松梁晓娟张景峰向卫东
关键词:L-半胱氨酸生物分子半导体
含金属Bi和Bi2S3纳米晶玻璃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和微结构研究(英文)
2012年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金属Bi和Bi2S3纳米晶的钠硼硅玻璃。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失重法、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详细表征了该玻璃的形成机制和微结构。结果显示,该玻璃的转变温度Tg大约为510 C,这意味着在600℃的热处理温度下可以形成玻璃。微结构分析揭示金属Bi和Bi2S5晶相结构已经在玻璃先驱体中形成,并且这些纳米晶的的尺寸通常在530 nm之间。
杨昕宇向卫东赵海军刘海涛梁晓娟
关键词:钠硼硅玻璃BI2S3微结构
L-半胱氨酸辅助溶剂热法合成CZTS微球(英文)
2012年
通过简单的L-半胱氨酸辅助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Cu_2ZnSnS_4(CZTS)纳米晶。实验使用CuCl_2,SnCl_2·H_2O,ZnCl_2.2H_2O作金属前体,L-半胱氨酸作硫源和模板剂。并对不同温度对产物的大小和形貌进行研究。所得的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量色散谱仪(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HRTEM)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纯相锌黄锡矿CZTS纳米晶:FESEM结果表明样品由大量微球构成;且随着温度的增加颗粒尺寸逐渐增大。
蔡倩梁晓娟向卫东钟家松王芸邵明国
关键词:L-半胱氨酸溶剂热
L-Cysteine-assisted Synthesis of Copper Gallium Sulfide Microspheres
2012年
An effective L-cysteine-assisted synthetic route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to prepare copper gallium sulfide(CuGaS2) microspheres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with CuCl2·2H2O,GaCl3 and L-cysteine as source materials,in which L-cysteine was used as the sulfide source and complexing molecule.The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synthesized sample was of a typical CuGaS2 tetragonal structure.Moreover,the prepared CuGaS2 crystals consisting of microspheres made up of nanoflakes,and the diameter of the nanoflakes was about 20 nm.Raman spectrum of the obtained CuGaS2 exhibits a high-intensity peak of the A1 mode at 306 cm-1.Meanwhile,a possible growth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s.
LIANG Xiao-juanZHONG Jia-songCAI QianHUANG Hai-yuLIU Hai-taoXIANG Wei-dongSUN Jun-cai
关键词:L-半胱氨酸
L-半胱氨酸分子辅助溶剂热合成铜铟硫光伏材料被引量:3
2010年
以CuCl2·2H2O为铜源,InCl3·4H2O为铟源,L-半胱氨酸为硫源,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溶剂,在180℃下反应16h合成了CuInS2微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结构、形貌、相组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由厚度为10~50nm纳米片组成的球状CuInS2微晶。并对由纳米片组成的球状CuInS2微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蔡文胡杰赵寅生向卫东钟家松刘丽君
关键词:溶剂热
单分散CuInS2纳米颗粒的非热注入合成及非线性光学特性(英文)
2012年
通过热分解硬脂酸铜,硬脂酸铟和正十二硫醇,得出了单分散的CuInS_2纳米颗粒。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油胺对CulnS_2纳米颗粒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CuInS_2为纤锌矿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单分散性好,直径约为5 nm。通过Z-Scan技术检测了CuInS_2纳米颗粒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根据结果计算出了非线性折射率γ,非线性吸收系数β和极化率x^(3)。
向卫东杨帆钟家松赵海军梁晓娟
关键词:纤锌矿非线性光学性质Z-SCAN
铜铟硒纳米粉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2012年
以水为溶剂、CuCl2,InCl3和Se粉为反应物、NaBH4为还原剂采用低温水热法在200℃反应18h得到了CuInSe2纳米粉末.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粉体的结构、形貌、成分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所生成纳米粉末的平均颗粒直径在100nm左右;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的生成和形貌有重要影响,在200℃以上反应有利于获得黄铜矿型CuInSe2纳米粉末的纯相,且产物的尺寸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对CuInSe2粉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蔡文赵寅生杨海龙向卫东
关键词:铜铟硒半导体水热合成纳米粉体
Biomolecule-assisted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Bismuth Sulfide Nanorods被引量:3
2010年
A simple biomolecule-assisted synthetic route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to prepare bismuth sulfide(Bi 2 S 3 ) nanorods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In the synthetic system,pentahydrate bismuth nitrate was employed to supply Bi source and L-cystine was used as sulfide source and complexing agent.The morphology,structure,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the as-prepared Bi 2 S 3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energy dispersion spectroscopy(ED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SAED),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orods have uniform diameter of 100-200 nm and length of 2-4 μm.The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the bismuth sulfide nanorods was discussed.
Jiasong ZhongWeidong XianLijun LiuXinyu YanWen CaiJingfeng ZhangXiaojuan Liang
关键词:硫化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HRTEM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