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MZ099)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鲍晓艳崔剑汪海玲崔雅斌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牧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困境研究
- 2014年
- 近年来,随着牧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寄宿学生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因此部分农牧区孩子的家庭教育链条基本断裂,对在家庭环境中传承本民族文化,对孩子健全的人格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一定影响。提出教育改革不仅注重资源共享优化教育环境等问题,同时也应兼顾解决就近上学体现教育平等问题,解决通过家庭教育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使受教育者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 鲍晓艳
- 关键词:家庭教育
- 现代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的途径研究
- 2012年
- 在全球化进程中异种文化共存、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草原文化的传承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竞争和挑战。曾经依水草而居,征服欧亚大陆光显一世的蒙古人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保护及传承其强悍、古朴的草原文化这一问题值得深思。本文重点结合国内社会、经济状况,着重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角度对草原文化的传承途径进行研究。
- 崔雅斌鲍晓艳
- 关键词:草原文化传承途径社会家庭
- 论乡村振兴战略下“草原书屋”发展建设被引量:6
- 2018年
-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牧区要富裕要发展不仅依靠国家政府大力扶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还要注重农牧民的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在这一大好环境下充分发挥"草原书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使农牧民通过阅读掌握生产生活技能,提高其文化教育素养,促进和谐富裕具有民族特色农牧区的发展建设。
- 鲍晓艳李艳娟
- 关键词:农牧区
- 教育改革背景下蒙古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 2012年
- 发展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作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蒙古民族教育,更应该考虑自身实际,把握民族教育规律来促进其发展。本文分析了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 崔剑鲍晓艳汪海玲
- 关键词:蒙古族民族教育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