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504)

作品数:10 被引量:129H指数:6
相关作者:张龙军张向上刘立芳张娇宫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有机碳
  • 3篇悬浮颗粒物
  • 3篇颗粒物
  • 3篇黄河
  • 3篇黄河口
  • 3篇沉积物
  • 2篇有机碳含量
  • 2篇碳含量
  • 2篇粒径
  • 2篇多元线性回归
  • 2篇二氧化碳分压
  • 1篇淡水
  • 1篇多环芳烃
  • 1篇絮凝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元素
  • 1篇有机物
  • 1篇再悬浮
  • 1篇正构烷烃
  • 1篇溶解无机碳

机构

  • 9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质量认证...

作者

  • 8篇张龙军
  • 4篇张向上
  • 2篇刘立芳
  • 2篇张娇
  • 1篇吕晓霞
  • 1篇宫萍
  • 1篇高会旺
  • 1篇翟世奎
  • 1篇王晓亮
  • 1篇于增慧
  • 1篇王飞
  • 1篇江春波
  • 1篇苏征
  • 1篇王峰
  • 1篇李岩

传媒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32
2005年
对2003年6月采集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2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分别得到C、N、P三种营养元素的三种形态的含量,并由此得到不同形态营养元素的平面分布及其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即ICI、P为C、P的优势形态,而ON为N的优势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不同营养元素分布的因素,得出上覆水体的温度、沉积物粒度以及水动力条件等对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吕晓霞翟世奎于增慧
关键词:营养元素表层沉积物长江口
有机物在河口区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作为陆地径流与海水的交汇区域,河口区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有机物进入河口可能通过吸附与解吸、降解、挥发及生物富集等过程进行迁移和转化。本文对河口区有机物的不同迁移转化途径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张娇张龙军
关键词:有机物悬浮颗粒物
高浑浊度河口沉积物的沉积机理评述被引量:6
2004年
该文主要介绍了潮流对沉积作用的影响 ,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机制以及影响沉积物絮凝沉降的因素。潮流是搬运河口泥沙的主要动力 ,沉积在河口拦门沙的泥沙会在潮流的作用下向河口外继续搬运。沉积物的再悬浮和最大浑浊带密不可分 ,正是由于沉积物在周期性潮流的作用下引起再悬浮 ,为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影响沉积物絮凝沉降的因素很多 ,有内因 ,也有外因。内因是颗粒物自身的性质 ;外因如盐度、流速、pH值等。
王飞张龙军
关键词:沉积物絮凝再悬浮最大浑浊带
黄河口及近海表层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被引量:12
2010年
为探讨黄河口近海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中烃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输运过程,2003年9月采集了南北两个断面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别为0.38~2.55和0.371~0.650μg/g。在南北断面两种烃类化合物的分布明显不同:北断面受石油平台影响,烃类化合物在口门含量较高;南断面受黄河输入影响,由于大颗粒易于沉降,而吸附烃类化合物的能力较强的小颗粒易长距离输运,使这两种烃类化合物的含量从河口到近海整体呈上升的趋势。与北断面相比,南断面受水生源影响相对较弱,而且水生源的贡献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加强,在最大浑浊带后水生源急剧增强;在南断面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为热解源,北断面多环芳烃受热解源和石油污染的共同影响。
张娇张龙军宫敏娜
关键词:正构烷烃沉积物多环芳烃黄河口
河口有机碳研究综述被引量:33
2005年
河口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汇处,是陆海相互作用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焦点之一。河口区物质来源的多样性,有机碳输入、生成、降解、再生及相互转化等行为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河口有机碳的来源及其相互转化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颇具成果的研究。文章主要从判别河口有机碳来源的研究方法及其盐度、最大浑浊带、生物活动等环境因子对有机碳形态转化的影响等角度对国内外河口有机碳研究状况作了综述,并展望河口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张龙军宫萍张向上
黄河利津水文站不同粒径悬浮颗粒物中有机碳含量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估算不同粒径TSS中POC的入海日通量。对黄河利津水文站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solid,TSS)样品。采用基于stokes原理的沉降法分为V级。对分级后的样品测其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含量和粒度组成。在此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数据进一步处理,准确得到样品中不同粒径TSS中POC的含量。研究表明,黄河口淡水端水体TSS。〈8μm的粘土和极细粉砂、8~16vm的细粉砂中,POC的含量为0.600%和0.400%左右;16~32μm的中粉砂中,POC的含量不足0.200%;而32~63μm的粗粉砂和〉63μm砂中POC含量仅为0.050%和0.004%左右,80%以上的POC主要集中在〈16μm的TSS中。而〈32μm的TSS承载了95%以上的POC。
刘立芳张龙军张向上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有机碳粒径多元线性回归
黄河口总碱度保守与非保守行为探讨被引量:10
2005年
为了阐明黄河口TAlk(总碱度)的行为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根据2004年4月黄河口TAlk实测数据,结合其它化学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黄河口水体在S<24的区域范围内TAlk呈现出非保守行为,其中 S<5时TAlk非保守表现为净TAlk的'亏损', 即水体TAlk低于理论混合TAlk,是由于水体中DIC的沉淀作用引起;在盐度为8~24之间,TAlk非保守表现为净TAlk的'增加',即水体TAlk高于理论混合TAlk,主要是由于水体中颗粒碳酸盐溶解引起;水体中的CO2参与了颗粒碳酸盐的溶解,并且很可能是影响水体中碳酸盐溶解的主要因素.
王晓亮张龙军苏征李岩张向上高会旺
关键词:黄河口TALK碳酸盐溶解
南黄海夏季海水pCO_2研究Ⅱ——下层海水涌升和长江冲淡水对海-气界面CO_2通量的贡献被引量:14
2006年
根据2001年7月对南黄海的大面积调查,研究了南黄海夏季pCO2的分布机制,着重讨论下层海水涌升和长江冲淡水对海-气界面CO2通量的贡献,并给出了南黄海海-气界面CO2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南黄海总体上是CO2的1个弱源,大约向大气中释放45.05×104t C。夏季南黄海表层海水pCO2分布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均性,其汇区主要由长江冲淡水造成,影响区域占汇区吸收CO2的99.9%;而在源区,下层海水涌升虽然面积较小却占源区释放CO2的35.2%。可见陆架边缘海区源/汇格局的地域差异非常之特别。
江春波张龙军王峰
关键词:南黄海二氧化碳分压通量长江冲淡水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测定黄河口不同粒径悬浮物中的有机碳含量被引量:11
2008年
悬浮颗粒物(TSS)粒径与颗粒有机碳(POC)含量的关系研究,是河口淡、咸水混合过程中有机碳形态变化及其输送过程和输运通量研究的基础。在沉降法分级的基础上,结合激光粒度仪粒度测定,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处理所得数据,校正了由于沉降分级的粒径交错现象而导致POC测定中小粒径TSS的POC含量偏低、大粒径TSS的POC含量偏高的问题,获得了样品中不同粒径TSS的POC含量。实验发现,黄河口水体中POC含量随TSS粒径的增加显著递减,80%以上的颗粒有机碳集中在<16μm的TSS中,而粒径<32μm的悬浮物承载了95%以上的颗粒有机碳的入海量。
张龙军刘立芳张向上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有机碳粒径多元线性回归
The Effects of Estuarine Processes on the Fluxes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Carbon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被引量:4
2009年
Riverine carbon flux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carbon were examined during both dry and wet seasons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and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in the Yellow River during dry seas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during wet seasons. The effective concentrations of DOC (CDOC*) were higher than the observed DOC at zero salinity. This input of DOC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was due to sediment desorption processes in low salinity regions. In contrast to DOC, the effective concen- trations of DIC were 10% lower than the DIC measured at freshwater end, and the loss of DIC was caused by CaCO3 precipitation in low salinity region.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and 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on (PIC) contents of the particles stabilized to constant values (0.5%±0.05% and 1.8%±0.2%, respectively) within the turbidity maximum zone (TMZ) and showed no noticeable seasonal variations. A rapid drop of PIC and rise of POC occurred simultaneously outside the TMZ due to an intense dilution of riverine inorganic-rich particles being transported into a pool of aquatic organic-poor particles outside the TMZ. Annually, the Yellow River transported 6.95×105 t of DIC, 0.64×105 t of DOC, 78.58×105 t of PIC and 2.29×105 t of POC to the sea.
GU DianjunZHANG LongJunJIANG Liqing
关键词:溶解无机碳颗粒有机碳全球碳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