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505)

作品数:11 被引量:177H指数:7
相关作者:潘建明张海生刘小涯薛斌王张华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长江口
  • 4篇沉积物
  • 2篇色谱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
  • 2篇微波消解
  • 2篇相色谱
  • 2篇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淡水
  • 1篇底栖动物
  • 1篇东海海域
  • 1篇多糖
  • 1篇岩石
  • 1篇岩石风化
  • 1篇氧化碳
  • 1篇叶绿素A
  • 1篇有机质
  • 1篇溶解氧
  • 1篇色谱法

机构

  • 9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杭州科技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湖北省鄂东南...

作者

  • 9篇潘建明
  • 4篇刘小涯
  • 4篇张海生
  • 3篇薛斌
  • 2篇王张华
  • 2篇朱小萤
  • 1篇张涛
  • 1篇李茂田
  • 1篇皮业华
  • 1篇胡云锋
  • 1篇高爱根
  • 1篇陈中原
  • 1篇庄大方
  • 1篇刘子琳
  • 1篇王晓亮
  • 1篇邱冬生
  • 1篇朱纯
  • 1篇刘艳岚
  • 1篇于培松
  • 1篇扈传昱

传媒

  • 4篇海洋学研究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中碳的分布和来源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2004年5月在长江口门区获得的R3、N3、S3和S1四个沉积物柱状样品,对其各种形态碳的含量和垂直分布、TOC/N值以及同位素δ13Corg值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该区域的水文悬沙特征,探讨了影响沉积物中碳埋藏的因素及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长江的径流量和沉积速率是影响长江口碳埋藏的两大重要因素,对各种形态碳在沉积柱中的垂直分布及波动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长江口南、北支口门3个站位中的总氮(TN)与有机碳(TOC)关系密切,两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有机碳中海洋自生TOC的比例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TN主要是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水下三角洲前缘的S1站位TOC含量与TN含量的相关性较差,故其氮除了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之外,还有一些以其它形式存在的氮。长江口南、北支口门和水下三角洲前缘区域有机质来源为海、陆混源,沉积物中有机质同时受到了海源和陆源物质的双重影响,相对来说,水下三角洲前缘区域受到海源物质影响更明显。
薛斌张海生潘建明扈传昱刘小涯
关键词:长江口沉积物
全新世长江泥沙堆积的时空分布及通量估算被引量:11
2007年
利用长江中下游、河口及口外、浙-闽沿岸陆架6个主要沉积盆地的40个晚第四纪钻孔及其年代学数据和长江口外、陆架的浅地层剖面,计算了全新世不同阶段各沉积盆地的沉积速率,并进行了近7 000年来泥沙堆积通量的估算.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距今10 000年至8 000年间长江口下切古河谷是长江泥沙的主要堆积中心,沉积速率可高达15 m/ka.随着海平面上升,全新世中期长江中下游也成为长江泥沙的重要沉积盆地,其中江汉盆地的沉积速率可达10 m/ka.近2 000年来,口外、陆架的堆积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长江中下游盆地和河口可容空间日益减小.根据沉积速率估算,距今7 000年来长江中下游堆积泥沙约13 074×10^8t,同期水下三角洲和陆架的泥沙堆积量约为9 470×10^8 t.研究还发现全新世以来有两个异常低沉积速率时期:距今8 000-7 000年期间上述各沉积盆地沉积速率均显著低,未见长江泥沙的沉积中心;距今4 000-2 000年期间长江口呈现低沉积速率.这两次异常的原因推测与海平面、气候波动事件密切相关.
王张华Jingpu Paul Liu赵宝成
关键词:全新世长江泥沙沉积通量沉积盆地海平面变化
长江口沉积物^(210)Pb分布及沉积环境解释被引量:60
2005年
在长江河口潮滩、分流河道和水下三角洲共获得18个柱样,进行沉积学分析和210Pb测定,并对其中6根柱样进行137Cs测定。经研究发现,长江口外在水深25~30m,122°30′N,31°00′E附近存在一个泥质沉积中心,沉积速率达2.0~6.3cm/yr。另外,在潮滩和涨潮槽也获得较高沉积速率,其中南汇和横沙岛潮滩沉积速率(1.03~1.94cm/yr)高于崇明东滩(0.51~0.76cm/yr),涨潮槽沉积速率也达0.86cm/yr。此外,在石洞口、南汇、九段沙潮滩和三角洲前缘有部分柱样未获沉积速率,推测为沉积环境不稳定或沉积速率过快所致。
段凌云王张华李茂田潘建明陈中原Yishiki SaitoYutaka kanai
关键词:沉积速率^210PB长江口
长江口和东海海域沉积物粒径对有机质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4
2011年
利用2007年11月采集于长江口和东海陆架区域的7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以及2007年11月、2008年4月采集于长江口东南和浙江近岸泥质区的悬浮物样品,对长江口和东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以及部分站位的悬浮物进行了粒度、有机碳和总氮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沉积物粒径对有机质运移和沉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体中悬浮物的平均粒径从长江口沿浙江近岸向南逐渐减小,与悬浮物含量和颗粒有机碳含量都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悬浮物粒径是影响有机质运移的重要因素。(2)表层沉积物粒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特征,有机碳、总氮的分布趋势与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分布密切相关,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越小,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则越高;长江口和浙江沿岸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含砂量低,而中外陆架和长江口水下三角洲东北隅表层沉积物中的含砂量较高,含砂量呈现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增加的趋势。由此可见,随着含砂量的增加、沉积物粒径的增大,有机质含量由陆向海方向逐渐降低,而有机质含量与粘土粉砂含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细粒沉积物是有机质运移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控制着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
于培松薛斌潘建明郑旻辉张海生
关键词:粒度有机质沉积物长江口
微波消解-气相色谱法测定沉积物中的木质素被引量:1
2011年
改进了由Hedges和Ertel建立的沉积物样品中木质素碱性氧化铜氧化分解方法,研究了利用微波加热辅助氧化铜氧化分解沉积物中的木质素,然后用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其单体分子。考察了温度和微波消解时间对木质素消解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150℃下消解90 min达到最高效率;建立的方法对沉积物中木质素各单体分子分析的加标回收率为91.4%~108%,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4.5%。改进的方法便于控制反应条件,提高分析效率,是较理想的沉积物样品中木质素组成分析的方法。
冯朝军潘建明王红群皮业华
关键词:木质素沉积物气相色谱法微波消解
南海海水中DO的平面、垂直分布以及海-气交换通量被引量:7
2005年
根据1998年7月和1999年1月南海两个航次的综合调查结果,对溶解氧(DO)的平面、垂直分布以及海-气交换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是DO浓度最高的含氧层,在次表层20~75 m处普遍存在着DO浓度的最大值(440 μmol/dm3),同时该层还出现了pH值的最大值和活性磷酸盐浓度的最小值,其位置在温跃层的下界附近.对夏季表层DO和活性磷酸盐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其相关系数为-0.915(n=288),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同时,DO和pH值垂向变化趋势相一致,相关系数为0.951(n=288),两者呈强烈正相关.通过计算,得到1998年夏季和1999年冬季海面溶解氧的海-气交换通量:夏季释放通量为-0.346~0.226 mol/(m2·d);冬季为-0.234~3.123 mol/(m2·d).由于夏季南海海水生物的初级生产力相对要高于冬季,因此夏季溶解氧向上通量的区域较冬季广,同时,海-气交换的通量随区域的变化也有所不同.
刘小涯潘建明张海生姚龙奎
关键词:溶解氧PH值活性磷酸盐
2004年春季长江河口水体与沉积物表层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被引量:7
2008年
2004年5月7日至12日在31°~31.8°N、122.5°E以西到海水上溯至0盐度的长江河口进行14个站位叶绿素α浓度的现场观测,其中N1~N3、M1~M3、S1~S3和R6这10个观测站用3条渔船在4天内进行潮周期的涨憩、落急、落憩、涨急、涨憩5个潮时的准同步周日采样观测;对S2、S3、R2、R3、M3、N2和N3这7个位于长江入海口门站位进行表层泥样的叶绿素α浓度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海区表层海水叶绿素α浓度为0.230~11.500μg/dm^3,平均值为(1.514±1.712)μg/dm^3,高值出现在观测海区东北部的长江冲淡水稀释区,表层海水叶绿素α浓度平面分布从该区的东北部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离岸越近叶绿素α浓度越低,低值出现在长江口门内和测区西南部的广阔浑水区域;底层叶绿素α浓度为0.291~2.620μg/dm^3,平均值为(1.186±0.531)μg/dm^3,其变化幅度与平均浓度均明显低于表层。在涨憩、落急、落憩、涨急和涨憩5个潮周期中水柱平均叶绿素α浓度为1.198~1.910μg/dm^3,涨憩和落急潮时,叶绿素α浓度自表层向底层逐渐下降;落憩和涨急潮时,表层的平均叶绿素α浓度略低于中层和底层。2004年春季观测海区叶绿素α浓度与往年夏季和秋季的观测结果相近,但明显高于冬季。表层沉积物叶绿素α浓度为(0.089±0.052)μg/g(湿重),仅占其上方水体平均叶绿素α浓度的极少部分,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刘子琳张涛刘艳岚潘建明陈忠元刘小涯
UK^(37)沉积地层记录:三门湾海表温度(SST)和EI Nio现象及其对大型底栖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应用UK37估算三门湾(1916~2003年)表层海水温度,SST波动范围在15.97~18.00℃之间,年平均为17.03℃,此计算值比当年实测海水全年平均温度低3.52℃,与秋季海水实测温度相接近。研究显示出,三门湾的EI Nio事件在大尺度上与东太平洋一样,均受制于气候影响因素,但在变化尺度上又受到地理位置和地方性气候(季风)的影响,事件在形式和年代上相互对应,但其颤动幅度远不如东太平洋强烈。同时通过比较EI Nio期间(2003/2002)和非EI Nio期间(2006/2005)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动信号、生物量、栖息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研究显示出三门湾若干大型底栖生物对EI Nio事件产生响应迹象,若干大型底栖生物对EI Ni o的响应主要是通过海洋环流的影响来体现生命和生态效应的,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底栖生物种类数和多样性、以及生命活动及栖息密度分布模式。在EI Nio影响下,台湾暖流入侵势力加强,2003/2002年底栖生物群落种类数减少与海流入侵及盐度密切相关;通过与同海域浮游动物对比研究,三门湾海域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对EI Nio的生态响应均较大,前者可能与三门湾海域水域较浅,外海暖水从底部入侵改变水温和盐度,直接影响底栖生物的生态环境,致使种类数大大减少有关;而后者由于入侵暖水强度增大,携带大量暖水性浮游动物,呈现出在EI Nio时期浮游动物种类数、生物量和丰度有偏高趋势。
张海生陆斗定朱小萤潘建明卢冰高爱根武光海
关键词:NINO事件浮游动物
沉积物中多糖的微波消解及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建立了采用硫酸体系微波消解沉积物中多糖,乙酰化后用气相色谱同时分离测定7种单糖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温度和微波消解时间对多糖水解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100℃下消解60min达到最高效率。将水解得到的单糖还原并乙酰化,采用HP-5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为色谱柱,利用气相色谱法对7种单糖进行分离测定,总分析时间32min。用保留时间定性,内标法(以各个单糖的标样峰面积/内标样峰面积)进行定量。加样回收率为63%~106%,重现性测定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7%。实验结果表明本法是一种快速、有效测定沉积物中糖类物质组成的方法。
朱小萤潘建明刘小涯朱纯薛斌
关键词:沉积物微波消解气相色谱
长江口淡水端淡、盐水混合表层pCO_2的急剧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被引量:10
2006年
根据2004年5月长江口淡水端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实测数据,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对pC02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淡水端盐度0~15的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pC02由3500μatm左右大幅度下降至约1000μatm。生源要素的补充使生物活动的急剧增加是pCO2以对数形式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这一性质显著体现的拐点为(S〈0.6,50〈浊度〈110)这一范围。同时由于生物活动和物理混合作用的分别控制,使得长江口淡水端淡、盐水混合初期表层水碱度与盐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拐点处的盐度约为0.6。
李岩张龙军苏征王晓亮潘建明
关键词:长江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