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501)

作品数:112 被引量:3,677H指数:32
相关作者:于贵瑞李英年赵亮张一平孙晓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14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3篇雨林
  • 23篇热带季节雨林
  • 23篇季节雨林
  • 22篇涡度
  • 18篇生态系统
  • 17篇土壤
  • 17篇涡度相关
  • 14篇通量
  • 14篇CO2通量
  • 14篇草甸
  • 12篇气候
  • 10篇碳通量
  • 9篇植被
  • 9篇青藏
  • 9篇青藏高原
  • 9篇阔叶
  • 9篇高寒草甸
  • 7篇有机碳
  • 7篇生物量
  • 7篇土壤有机

机构

  • 10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青海大学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科学院华...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贵州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云南西双版纳
  • 1篇北海道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8篇于贵瑞
  • 29篇张一平
  • 25篇赵亮
  • 25篇李英年
  • 23篇孙晓敏
  • 22篇宋清海
  • 15篇赵新全
  • 13篇赵双菊
  • 12篇徐世晓
  • 12篇刘允芬
  • 10篇张法伟
  • 10篇王绍强
  • 9篇古松
  • 8篇温学发
  • 8篇杨振
  • 8篇窦军霞
  • 7篇钟华平
  • 7篇樊江文
  • 6篇沙丽清
  • 6篇高举明

传媒

  • 19篇中国科学(D...
  • 9篇生态学报
  • 9篇Scienc...
  • 7篇生态学杂志
  • 6篇草地学报
  • 5篇冰川冻土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中国农业气象
  • 4篇山地学报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数据...
  • 2篇地理学报
  • 2篇草业科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南开大学学报...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3篇2021
  • 6篇2009
  • 13篇2008
  • 19篇2007
  • 30篇2006
  • 29篇2005
  • 21篇2004
  • 2篇2003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蚀对中国北方脆弱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4
2004年
风蚀是中国北方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退化和沙漠化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土壤剖面普查和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数据,计算出风蚀土壤有机碳的侵蚀量和空间分布,并与风蚀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比较。结果发现土壤风蚀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小,并且随着土壤风蚀强度的增加,相应的表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和NPP基本上逐渐减小,而相应的土壤有机碳的侵蚀量却明显增大。在中国北方严重风蚀的脆弱生态区,土壤有机碳的侵蚀量超过了NPP,风蚀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正常碳循环。
延昊王绍强王长耀张国平
关键词:风力侵蚀土壤有机碳净第一性生产力碳循环
高寒金露梅灌丛生物量及年周转量被引量:28
2006年
采用样方调查与挖掘相结合的方法,以金露梅(P otentilla f ruticosa)灌丛多年累积枝干、地下生物量和当年新生枝叶量及6-9月冠面长度、宽度和高度为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合金露梅灌丛与草本植物在样地所占比例,估算其年净初级生产量及年净固碳量。结果表明:2004年金露梅灌丛地下实际周转量为53.7 g/m2,周转率为26%;当年新生枝叶量为41.0 g/m2,年净初级生产量94.7 g/m2;以草本植物与金露梅灌丛在样地所占比例为60%和40%进行估算,2004年金露梅灌丛草甸总净初级生产量为858.3 g/m2,固碳量481.9 g/m2。
李英年赵亮王勤学杜明远古松徐世晓张发伟赵新全
关键词:金露梅灌丛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固碳量
三种高寒草甸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土壤环境因子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对海北定位站地区分布的金露梅灌丛草甸、矮嵩草草甸和沼泽化藏嵩草草甸3种高寒植被类型群落及土壤环境因子的观测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地上年净生产量依次为矮嵩草草甸(339.594g/m^2)〉沼泽化藏嵩草草甸(339.358g/m^2)〉金露梅灌丛草甸(278.299g/m^2);光能利用率为矮嵩草草甸(0.099%)〉沼泽化藏嵩草草甸(0.091%)〉金露梅灌·丛草甸(0.075%);植被群落的种类组成为矮嵩草草甸(54种)〉金露梅灌丛草甸(47种)〉沼泽化藏嵩草草甸(24种)。观察矮嵩草草甸和金露梅灌丛草甸0~20cm土壤温湿度表明,矮嵩草草甸土壤温度〉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湿度则相反,其中矮嵩草草甸土壤温度较高,土壤湿度较低,金露梅灌丛草甸则是高土壤湿度和低土壤温度,而沼泽化藏嵩草草甸土壤湿度达饱和甚至超饱和状态,土壤温度显得更低。
杨时海李英年蒲继延马玉寿赵亮周华坤王长庭
关键词:植被类型土壤温湿度光能利用率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2003—2005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常规观测资料和涡度相关观测资料,对树冠边界层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近地层尺度参数和理查逊数,并根据结果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对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不同方法计算的稳定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不同状态出现频次有所不同;相对于近地层尺度参数法,理查逊数法计算的大气稳定度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明显,而近地层尺度参数法则未表现出明显波动。
杨振张一平于贵瑞宋清海高举明孙晓敏窦军霞赵双菊谭正洪
关键词:大气稳定度热带季节雨林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6
2007年
精确估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呼吸(Reco)对评价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开路涡度相关法对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Reco进行定位测定,根据2003~2004年数据采用多种呼吸模型对Reco进行估算并分析Reco对环境要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Reco受土壤温度、湿度和冠层气温、相对湿度共同影响,Reco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式存在季节性差异,总体上土壤温度是驱动Reco的主要因子。(2)描述Reco与温度因子的关系模式中,指数方程、Van’tHoff方程、Arrhenius方程和Lloyd-Talor方程,统计意义上具有同等的能力,从温度敏感性指标Q10看,Lloyd-Talor方程比其他方程更适合于描述Reco对温度的响应特征。(3)由土壤温度(Ts)和土壤含水量(Ms)驱动的连乘耦合模型,能综合反映Ts、Ms对Reco的协同作用。在Ms较高时段,连乘模型模拟的Reco高于Tloyd-Taylor方程,而在Ms较低时段连乘模型的结果低于Tloyd-Taylor方程,但二者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4)鼎湖山混交林2003年Reco年总量,基于白天涡度相关通量观测资料的模型估算结果为1100~1135.6gCm^-2a^-1,比基于夜间通量资料估算结果(921~975gCm^-2a^-1)增加12%~25%。采用白天通量资料估算Reco,对克服夜间涡度相关法通量测定结果偏低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可靠评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奠定方法基础。
王春林周国逸唐旭利王旭周传艳于贵瑞唐力生孟泽
关键词:生态系统呼吸涡度相关
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4
2005年
碳在土壤中的储量和存储时间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和最长的,而土地利用方式会影响到土壤碳储量及其循环周期,因此有效的土地利用管理可使土壤成为一个碳汇。土壤储存碳的过程就是土壤有机碳动态平衡的变化,因此认识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是揭示土壤碳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方面。首先介绍了碳的一种稳定性同位素(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在生态系统长期动态过程的重建(如C3/C4植被的历史格局)、土壤有机碳周转周期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土壤有机碳来源、周转周期、土壤CO2通量的变化和组分区分、同位素富集等研究领域的应用,归纳了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未来土壤碳循环同位素示踪的主要研究方向。
于贵瑞王绍强陈泮勤李庆康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碳循环放射性同位素
流域化学风化作用的碳汇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7年
碳循环是连接温室气体、土地利用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的关系纽带。流域的化学风化过程中CO2消耗过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所致的碳汇是"遗漏汇"的主要组成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近来研究动态,探讨并总结了岩石圈化学风化的CO2消耗形成机理及其影响机制,流域CO2消耗通量的计算方法,流域河流的碳化学特征和输送特征对流域环境变化的响应。最后提出了当前流域碳循环研究中待解决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刘建栋胡泓张龙军
青藏高原3种主要植被类型的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光合速率的比较被引量:19
2007年
以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的CO2通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的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和高寒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沼泽化草甸等3种主要植被类型在2005年植物生长季(6-9月)的表观量子产额(a)、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呼吸速率(Reco)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植被类型白天的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和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存在明显的直角双曲线关系(P<0.05),其a、Pmax和Reco呈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在生长季初期(6月)最小,在7月或8月份达到最大;高寒矮嵩草草甸的a、Pmax和Reco大于灌丛草甸和沼泽化草甸,而后两者差别不大。
张法伟李英年李红琴王勤学杜明远赵亮汪诗平
关键词:青藏高原涡度相关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003-2010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水和能量通量观测数据集被引量:2
2021年
碳水通量是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碳水交换量,是量化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热带季节雨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区域气候调节、碳汇吸收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双版纳生态站是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网(CERN)和中国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的基础观测站点,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已开展了17年碳水通量观测工作。本文基于ChinaFLUX数据处理体系,报道了2003–2010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水通量数据集的处理过程、数据结构及使用建议。本数据集经过坐标轴旋转、异常值剔除、数据插补等标准数据处理,形成了30分钟、日尺度、月尺度和年尺度4个时间尺度数据,涵盖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生态系统呼吸、生态系统碳交换总量、蒸散、显热等碳水通量及气温、辐射等相关气象要素。本数据集不仅可以服务于区域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模型参数优化,还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生态安全、政府决策等,并在高质量论文、专著和国家及省部级奖项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数据集是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服务地方应用的有力支撑。
起德花张一平宋清海费学海沙丽清刘运通周文君周立国邓晓保罗艳罗艳
关键词:碳循环水循环气候变化
红壤丘陵区人工林能量平衡闭合研究——以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为例被引量:12
2006年
运用线性回归、能量平衡闭合率和能量不平衡标准差等方法对湍流通量与可利用能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对红壤丘陵区千烟洲实验站人工林2003年能量平衡闭合进行的分析研究表明:本站可利用能量年累计值2798.28MJ·m-2,湍流通量累计值2332.70MJ·m-2。能量平衡闭合率的年值为65%;各月值为52%~76%,1月最低,6月最高;按季节看是夏季最高,冬季最低;1天内是白天高,夜间低,晴天白天可达80%以上。湍流脉动对能量闭合有明显影响,在摩擦速度低于0.4m·s-1时能量闭合随摩擦速度升高而增大。能量不闭合的原因主要是涡度相关仪器与辐射表测定的源面积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采样误差,以及忽略了水平对流产生的影响。
刘允芬于贵瑞李菊宋霞陈永瑞
关键词:湍流通量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