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09-177HLJ)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 相关作者:谢晶日梁国英李明李贺薇王海强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肝消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保肝消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保肝消脂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东宝肝泰片口服,6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超声影像学、肝功、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腹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以及超声影像学表现都有明显改善,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近场与远场的AV值差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ALT、AST、γ-GT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肝功能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脂在治疗后改善明显,表现为TG、TC、LDL-C降低,HDL-C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肝消脂颗粒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疗效优于东宝肝泰。
- 梁国英谢晶日
- 关键词:脂肪肝
- 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SREBP-1、SREBP-2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通过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SREBP-1、SREBP-2影响的研究,探讨保肝消脂颗粒治疗NAFLD的机理。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脂肪肝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保肝消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并设空白组。治疗8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肝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肝匀浆中SREBP-1、SREBP-2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肝指数、肝组织中的SREBP-1、SREBP-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保肝消脂颗粒治疗后,肝指数、肝匀浆组织中SREBP-1、SREBP-2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保肝消脂颗粒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保肝消脂颗粒可有效地降低肝组织匀浆SREBP-1、SREBP-2水平,该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之一。
- 谢晶日王海强李贺薇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SREBP-1
- 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抵抗素、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通过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抵抗素、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探讨保肝消脂颗粒治疗NAFLD的机理。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脂肪肝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保肝消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并设空白组。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抵抗素、细胞色素P45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肝组织中的抵抗素、细胞色素P45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保肝消脂颗粒治疗后,肝组织匀浆中抵抗素、细胞色素P450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保肝消脂颗粒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显著。结论:保肝消脂颗粒可有效地降低肝组织匀浆抵抗素、细胞色素P450水平,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之一。
- 谢晶日梁国英李明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抵抗素细胞色素P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