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XF013)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洪永红李雪冬郭莉莉刘婷张立平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法律
  • 1篇援助
  • 1篇中非合作论坛
  • 1篇人权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人文主义
  • 1篇种族
  • 1篇种族歧视
  • 1篇主义
  • 1篇律师
  • 1篇律师制度
  • 1篇格老秀斯
  • 1篇关怀
  • 1篇国际法
  • 1篇法律合作
  • 1篇法律援助

机构

  • 3篇湘潭大学

作者

  • 2篇洪永红
  • 1篇刘婷
  • 1篇郭莉莉
  • 1篇张立平
  • 1篇李雪冬

传媒

  • 1篇河北法学
  • 1篇西亚非洲
  • 1篇法治研究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非律师制度初探被引量:1
2008年
南非律师制度经历了从种族歧视到黑人与白人律师平等发展的变迁。由于先后受到荷兰与英国的殖民统治,南非律师制度具有法系混合特征。在迈向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律师制度的人权保障功能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已引起世界关注。
张立平
关键词:律师制度种族歧视法律援助
国际法的人文关怀
2010年
国际法从产生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其人文关怀,本文从国际法的起源、国际法的发展、近代国际法学的产生和国际法的内容四个方面来具体论述国际法所体现的人文关怀。格老秀斯将国际法从神学中解脱出来,以人文主义作为其法学基础,创立了国际法学。当今社会,人文主义已贯穿于现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在未来的道路上,国际法将继续以其人文关怀进一步完善国际人权立法,更全面、具体地保护世界人民的基本权利。
洪永红
关键词:国际法人文主义人权格老秀斯
中非法律交往五十年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被引量:2
2010年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但中非法律界人士的交往却很晚。与其他大陆相比,双方交往次数也不多,无法满足中非关系发展的需要。中非法律界交往分为法院人员、检察机关人员、司法行政机关人员和民间往来4个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与非洲国家法律交流与合作总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扩大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非法律交往逐步开展,但在"文革"中受阻。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中非法律合作大步发展。2009年发表的《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提出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开创了中非法律合作的新纪元。
洪永红李雪冬郭莉莉刘婷
关键词:法律合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