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305)

作品数:54 被引量:1,272H指数:25
相关作者:郭召杰陈正乐张志诚陈柏林张元元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锆石
  • 9篇新生代
  • 8篇地质
  • 8篇定年
  • 8篇盆地
  • 8篇锆石SHRI...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地质意义
  • 7篇年代学
  • 7篇裂变径迹
  • 5篇同位素
  • 5篇后碰撞
  • 5篇花岗岩
  • 5篇古生代
  • 5篇阿尔金断裂
  • 5篇北缘
  • 4篇岩石
  • 4篇西准噶尔
  • 3篇东段

机构

  • 35篇北京大学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北京工业职业...
  • 2篇核工业北京地...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有色金属矿产...
  • 2篇核工业216...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核工业216...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7篇郭召杰
  • 15篇陈正乐
  • 13篇张志诚
  • 12篇陈柏林
  • 9篇张元元
  • 8篇韩宝福
  • 7篇李丽
  • 7篇崔玲玲
  • 7篇李建锋
  • 6篇蒋荣宝
  • 6篇刘畅
  • 5篇周永贵
  • 5篇韩凤彬
  • 4篇陈石
  • 4篇宫红良
  • 4篇冯志硕
  • 3篇郑恩玖
  • 3篇丁文君
  • 3篇张臣
  • 3篇方世虎

传媒

  • 29篇岩石学报
  • 4篇地质通报
  • 3篇矿床地质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 19篇2010
  • 10篇2009
  • 15篇2008
  • 5篇2007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和静地区新生代原型盆地恢复及后期构造破坏被引量:1
2008年
焉耆盆地和静北部地区发育一个现今地貌上的小型背驮盆地。新生代地层中砾岩砾石成分稳定,以变质岩和沉积岩成分居多,岩浆岩很少;砂岩成熟度普遍低,长石和石英含量少,岩屑含量居多,砂岩成熟度从盆地早期渐新统—中新统的玛萨盖特组到上新统—更新统安吉然组下降。该盆地内部及其周缘地区新生代地层古水流方向主要向南,显示物源是北部的南天山地区,直至更新世时期该背驮盆地并未单独发育,而是焉耆盆地北部的一部分。由于天山地区的侧向扩展作用,更新世以来本区形成了典型的逆冲断裂带,北部的逆冲断层使中泥盆统逆冲到安吉然组之上,中部的一条逆冲断裂使下伏的中泥盆统和花岗岩体抬升,形成了现今的地貌;南部的逆冲断层作用在安吉然组内形成了南陡北缓的断层相关褶皱。和静地区的新生代变形是由北向南进行的,具有西强东弱的特点,西部地区的构造缩短率大于东部地区。
卢鹏张志诚郭召杰王晓丰邹国庆李传新
关键词:新生代原型盆地逆冲断裂褶皱
天山后峡盆地晚中生代反冲断层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天山山脉是通过古生代陆壳增生和晚古生代陆-陆碰撞形成的,新生代又受到强烈的陆内挤压隆升与褶皱断裂作用的改造,但对天山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变形特征知之甚少。在北天山后峡盆地发现一系列北倾南冲的逆冲推覆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推测应属于晚中生代的反冲断层。区域资料,特别是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在中生代晚期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构造隆升事件,后峡盆地的反冲构造就属于该期山脉隆升事件的构造表现。这对进一步认识天山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对该地区的远程效应有重要意义。
李丽陈正乐蒋荣宝陈柏林鲁克改王果郑恩玖黄以王国荣李细根
关键词:天山造山带晚中生代
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沉积记录及其稳定同位素变化的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的沉积记录与天山的隆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始-渐新世安集海河组主要沉积发育水平层理的绿色、灰绿色湖泊相泥岩;晚渐新世沙湾组中上部岩石组合特征为紫红色曲流河相砂岩、粉砂岩和砾岩夹层;早中新世塔西河组下部主要为灰绿色、褐红色砂、泥岩互层,上部主要为土黄色砂岩和粉砂岩夹层;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独山子组为辫状河相灰色砾岩和砂砾岩沉积;晚上新世-早更新世西域组主要为厚层砾岩堆积。土壤碳酸盐中稳定同位素数据表明:安集海河组δ^(13)C平均值为-3.9‰,δ^(18)O平均值为-5.0‰;沙湾组中上部δ^(13)C平均值为-8.1‰,δ^(18)O平均值为-11.0‰;塔西河组δ^(13)C平均值为-5.9‰;δ^(18)O平均值为-7.7‰;独山子组δ^(13)C平均值为-8.5‰,δ^(18)O平均值为-10.3‰;西域组δ^(13)C平均值为-6.0‰,δ^(18)O平均值为-10.4‰。同位素结果和沉积记录共同表明,始-渐新世为湿润温暖气候;晚渐新世为干旱寒冷气候;早中新世早期为半湿润、半温暖气候,晚期为干旱、寒冷气候;晚中新世-早上新世为干旱寒冷气候;晚上新世-下更新世为干旱、半温暖气候。结合古地磁数据和全球气候变化,天山北缘晚新生代以来发生五次主要气候变化事件,即晚渐新世(沙湾组时期中上部)气候转换,约24Ma(沙湾组时期顶部)气候突变,早中新世内部(约24~19Ma)气候转换事件,晚中新世(约7Ma)C_4植被迅速扩张和约3.17Ma以来气候的剧烈震荡。
邓松涛吴朝东顾潇郭召杰
关键词: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古气候变化
新疆三塘湖盆地后碰撞火山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3
2009年
新疆三塘湖盆地广泛出露哈尔加乌组地层,主要为陆相中性喷发岩夹火山碎屑岩。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19.6±9.8Ma(MSWD=4.8)。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哈尔加乌组火山岩高钾富碱,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LREE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强烈富集、大多数高场强元素(HFSE)明显高于MORB,没有Ti的负异常和P的正异常,Nb、Ta负异常明显,基本没有Eu、Ce的异常,Ti/Y(467~494)、Nb/Y(0.41~0.43)值高。判别图解投入板内火山岩和岛弧火山岩区域,整体显示板内火山岩的特征又携带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痕迹。ε_(Nd)(t)值(+5.90~+6.31)为正值、Mg~#较高(0.54~0.57),显示与亏损地幔相关的源区特点,(^(87)Sr/^(86)Sr)_i值(0.70397~0.70464)相对于亏损地幔高、La/Nh(3.12~3.39)、Nb/U(5.86~9.80)比值显示源区有陆壳组分的参与。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资料表明,三塘湖盆地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是碰撞造山中增厚的岩石圈根部拆沉作用致使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致使早期的陆壳组分和弧组分部分熔融而形成的火山喷发,形成于后碰撞伸展转换背景。
陈石张元元郭召杰
关键词:三塘湖盆地锆石SHRIMP定年地球化学分析后碰撞
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特征和年代确定被引量:74
2009年
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及其周缘山区广泛分布,是陆东、五彩湾等地区卡拉麦里大气田的主要储层。根据两个实测剖面和一口钻井岩性剖面的对比,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喷发火山岩具有多期次,间歇性喷发的特征,沉积岩夹层是主要的喷发间断面标志。火山岩地层厚度变化快,岩相岩性变化大。岩石化学分析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主要是亚碱性-碱性、高钾的中基性岩。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350.0±6.3Ma,结合其上覆地层的生物化石证据,认为巴塔玛依内山组属于下石炭统。
谭佳奕吴润江张元元王淑芳郭召杰
关键词:火山岩SHRIMPU-PB定年下石炭统
阿尔金山北缘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2
2009年
阿尔金北缘阿克赛青崖子附近蛇绿混杂岩组成岩石包括蛇纹岩和辉长岩等,呈透镜状构造岩片产出。蛇纹岩以富Mg,贫Al_2O_3、CaO、TiO和∑REE为特征,与世界上典型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特征值一致。辉长岩SiO_2,含量为49.06%~50.70%,具有高的MgO(7.16%~10.01%)和Fe_2O_3(6.36%~12.85%)含量,TiO_2含量低到中等,为0.31%~1.02%,Na_2O和K_2O含量中等,平均分别为0.73%和0.75%,辉长岩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属平坦型或轻微富集型,无负Eu异常,与E-type洋中脊和OIB玄武岩类似。辉长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可能既保留了形成于MORB的背景信息,也记录了SSZ环境改造的结果,推测青崖子蛇绿混杂岩组合可能来自不同构造背景。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确定出青崖子附近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洋壳形成于521±12Ma,为古生代早期。该年龄测定的结果还显示本区在472±10Ma有一次地质事件,可能代表了古生代的洋盆闭合的下限年龄。
张志诚郭召杰宋彪
关键词:蛇绿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SHRIMP测年
新疆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以来不同构造层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32
2009年
卡拉麦里地区石炭纪以来的岩石地层系统由三大套构造岩石地层单位构成,分别是以劈理、紧闭褶皱极为发育的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为代表的造山带基底层系,以开阔褶皱为主要构造变形的石炭纪后碰撞构造层,和高角度正断层及平缓褶皱较发育的二叠—侏罗纪陆内湖盆构造层。它们分别记录了卡拉麦里地区前石炭纪碰撞造山阶段、石炭纪后碰撞阶段和二叠纪后板内断陷-坳陷阶段的沉积-变形特征。
吴润江张元元谭佳奕郭召杰
关键词:卡拉麦里构造层蛇绿混杂岩带碰撞造山
中天山东段古生代淡色花岗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8
2007年
在吐鲁番地区底坎尔南的中天山构造带,新发现含电气石和石榴石的淡色花岗岩侵入于富铝泥质片岩系中。SHRIMP U—Pb 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淡色花岗岩的形成不晚于354±16Ma,同时还给出了600~1200Ma 的原岩继承锆石年龄。淡色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形成年龄的确定,表明中天山在354Ma 前具有与陆缘弧背景相似的构造环境,并在354Ma 前完成碰撞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古生代天山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郭召杰韩宝福张志诚邓松涛刘畅
关键词:古生代淡色花岗岩陆缘弧SHRIMP年龄
甘肃北山柳园地区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80
2007年
北山柳园地区分布大量的花岗岩类岩石,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 定年分析结果为: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代为423±8Ma 辉铜山以东(HT-)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分别为436±9Ma 和397±7Ma。该区花岗质岩石都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K、Ni、Ta、P 和 Ti 负异常的特征,属于准铝质到过铝质的高 K 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无 Sr 和 Eu负异常的特征,ε_(Nd)(t)=-2.5~-0.8,其岩浆源于岩石圈地幔或是软流圈与岩石圈地幔相混合的岩浆熔融,并受到了含有火山弧组分的年轻地壳的混染。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具有 Sr 和 Eu 负异常的特征,ε_(Nd)(t)值分别为+1.4、-4.0~-2.0和-2.7~-0.3。HT-钾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由于岩石圈地幔岩浆作用而导致上覆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花牛山附近(HN-)钾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可能受到了部分年轻地壳物质的混染;二长花岗岩岩浆主要源于年轻地壳的部分熔融。柳园地区4类花岗岩类岩石都是后碰撞构造背景下的岩浆产物,岩浆形成可能与俯冲板片断离有关。
赵泽辉郭召杰王毅
关键词:花岗质岩石锆石SHRIMP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后碰撞
准噶尔北部蛇绿岩形成时限新证据及其东、西准噶尔蛇绿岩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2
2010年
准噶尔北部出露有塔尔巴哈台库吉拜蛇绿岩、洪古勒楞-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及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洪古勒楞蛇绿岩中的堆晶辉长岩样品进行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72±8.4Ma(MSWD=1.4),限定洪古勒楞-和布克赛尔蛇绿岩形成于早奥陶世。对扎河坝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采用SHRIMP U-Pb方法测定年龄为495.9±5.5Ma(MSWD=2.7),证实扎河坝蛇绿岩形成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塔尔巴哈台蛇绿岩、和布克赛尔-洪古勒楞蛇绿岩以及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均在早奥陶世已经形成,大部分以断层侵位的形式侵位于泥盆纪-石炭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准噶尔北部东西三段蛇绿岩在形成时代、区域地质以及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具有可对比性,认为它们构成一条贯穿东、西准噶尔的蛇绿岩带,这为新疆北部及邻区古生代构造格局的重建以及区域构造的对比连接提供了重要信息。
张元元郭召杰
关键词:蛇绿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