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980001)

作品数:13 被引量:628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福锁巨晓棠刘学军陈新平毛达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冬小麦
  • 8篇小麦
  • 7篇土壤
  • 6篇氮肥
  • 4篇氮素
  • 4篇硝态氮
  • 3篇玉米
  • 3篇夏玉米
  • 3篇硝态氮淋洗
  • 3篇淋洗
  • 2篇中氮肥
  • 2篇土壤剖面
  • 2篇尿素
  • 2篇轮作
  • 2篇轮作体系
  • 2篇肥效
  • 1篇氮肥管理
  • 1篇氮肥适宜用量
  • 1篇氮肥推荐
  • 1篇氮素平衡

机构

  • 1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业局

作者

  • 14篇张福锁
  • 7篇巨晓棠
  • 6篇刘学军
  • 5篇陈新平
  • 3篇毛达如
  • 3篇任理
  • 3篇袁福生
  • 2篇黄生斌
  • 2篇潘家荣
  • 1篇贾良良
  • 1篇边秀举
  • 1篇刘坤
  • 1篇刘宏斌

传媒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学报
  • 2篇核农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中硝态氮淋洗的传递函数模拟和预报被引量:30
2001年
运用传递函数模型 (TransferFunctionModel,TFM)作为随机模拟工具 ,对灌溉入渗—重分布条件下非饱和土壤中硝态氮的运移进行了数学模拟 .获得了实验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迁移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和中值与均值迁移时间及运移体积分数 ,仿真了实验期间硝态氮的出流浓度动态 。
任理袁福生张福锁
关键词:非饱和土壤硝态氮
冬小麦生长条件下土壤硝态氮淋洗的传递函数模拟和预报被引量:8
2004年
观测了地中渗透计的土壤在 3种不同施肥量下冬小麦自播种至返青期硝态氮的淋洗动态 ,由试验资料获得了硝态氮在土壤中迁移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 ,进而运用传递函数模型对土壤排水出流液中的硝态氮浓度和淋洗量动态进行了数学模拟和预报。
任理袁福生张福锁
关键词:土壤冬小麦硝态氮淋洗
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分布的随机—对流传递函数模拟被引量:10
2002年
依据地中渗透计出流口处观测的硝态氮通量平均浓度动态 ,建立土壤硝态氮迁移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 ,由随机 -对流假设 ,得出某一时刻土壤剖面不同埋深处硝态氮迁移距离的驻留概率密度函数 ,以其作为响应函数构造对流对数正态传递函数模型 ,仿真拟稳定流条件下田间土壤剖面硝态氮的驻留浓度分布 .经与实测资料对比 。
任理袁福生张福锁
关键词:土壤硝态氮传递函数
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效应及氮素平衡研究被引量:202
2002年
在华北平原北部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不同水氮管理措施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氮量为 0、12 0、2 4 0和 36 0kg·ha-1的条件下 ,12 0kg·ha-1的施氮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产量。不施氮肥在第 2季即显著减产 ,但再增加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通过土壤测试进行分期优化施氮 ,夏玉米 冬小麦 夏玉米 3季作物累计施入氮肥 2 2 5kg·ha-1,比常规施氮 (90 0kg·ha-1)少施 6 75kg·ha-1,但作物产量并没有降低。年际供水变化是作物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施氮量、播前Nmin和生育期内的氮素矿化量在氮素输入项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总输入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氮素输出项中 ,作物携出量并不随输入量的增加有显著的变化 ,从而导致施氮量很高时氮素盈余量也很高。在高量施氮条件下 (≥ 2 4 0kg·ha-1) ,氮盈余主要以残留Nmin积累在土壤剖面中 ,氮素表观损失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
关键词:轮作冬小麦夏玉米氮肥氮素平衡
旱地土壤氮素矿化参数与氮素形态的关系被引量:78
2000年
应用间歇淋洗培养方法 ,以长期不同培肥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 ,求得土壤氮素矿化参数 ,并探讨氮素矿化潜势 (N0 )、碱解氮、微生物氮、可浸提易矿化氮、全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 35℃和 2 0℃条件下培养 ,一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试验数据 ,模拟方程和模拟参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经过 15年的培肥和轮作 ,无论是单施氮肥区 ,还是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区 ,N0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这标志着土壤活性有机氮库增加。k值变化范围在 0 0 0 4 6 2 8~0 0 1314 8d- 1之间 ,说明可矿化氮以每天 0 46 %~ 1 31%的平均速率矿化释放。而且 ,在本试验条件下 ,淋洗液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有机态N ,因此进行氮素矿化研究时 ,同时测定NH4 N、NO3 N和Norg的含量是必要的。 35℃下 ,N0 占全氮的比例为 7 2 3%~ 17 36 % ,变异系数 30 4% ;易矿化有机态氮占全氮的比例为 0 2 7%~ 0 48% ,变异系数 2 0 0 % ;碱解氮占全氮的比例为 5 55%~ 6 54% ,变异系数仅 5 8% ;微生物氮占全氮的比例在 2 16 %~ 5 18%之间 ,变异系数 2 8 8%。从几种指标测得的平均值看 ,N0 >碱解氮 >微生物氮 >易矿化氮 ,而变异系数是N0 >微生物氮 >易矿化氮 >碱解氮。虽然N0 的绝对值远高于田间实际矿化量 ,?
巨晓棠边秀举刘学军张福锁毛达如
关键词:旱地土壤氮素氮素形态
尿素与DCD和有机物料配施条件下氮素的转化和去向被引量:65
2002年
采用好气土壤培养试验 ,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和DCD条件下土壤不同氮库的动态。结果表明 ,尿素、尿素与小麦秸秆、苜蓿秸秆、鸡粪配施的条件下 ,硝化作用在 7d之内完成。DCD处理的NH4 N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说明DCD对土壤硝化过程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与单施尿素相比 ,C N高的小麦秸秆显著地降低了NH4 N、NO3 N的含量 ;C N低的苜蓿秸秆和鸡粪显著地增加了NH4 N、NO3 N的含量。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不仅含量低 ,且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 ,施肥后土壤微生物氮的含量有所增加 ,但处理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15N标记结果表明 :肥料氮的回收率在 84 .1%~ 92 .0 %之间 ,加入DCD显著提高了肥料氮的回收率 ,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CD处理肥料氮主要以有机固定态或粘粒矿物固定态存在 ,其次以NH4 N形式存在 ;其他处理肥料氮在土壤中主要以NO3 N形式存在 ,加入秸秆增加了化肥氮被土壤固定的比例 ,鸡粪中的氮素几乎全部以极易矿化的形式存在。
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
关键词:尿素DCD氮素转化氮素去向配施
高肥力土壤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去向研究被引量:40
2001年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的耕作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田间15N微区试验 ,研究了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在每季施氮量 1 2 0~ 3 60kg hm2 条件下 ,冬小麦对化肥氮的吸收率为 2 3 8%~44 5 % ,夏玉米为 2 6 5 %~ 5 1 1 % ,整个轮作周期为 2 8 0 %~ 5 1 6%。而后茬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量较少 ,低于施氮量的 1 0 %。当季化肥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的2 0 %~ 5 0 % ,轮作周期化肥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的 3 0 %。当季和轮作周期化肥氮的损失量和损失率 ,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显著升高。当施氮量分别为 2 40kg hm2和 72 0kg hm2 时 ,整个轮作周期化肥氮的损失率分别为 1 9 0 %和 40 5 %。
潘家荣巨晓棠刘学军张福锁毛达如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氮肥
对我国持续农业发展中氮肥管理与环境问题的几点认识
本文通过对我国氮肥施用现状,氮肥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综合分析,结合我们近十年来在北方旱作条件下氮素转化和去向、水氮综合管理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施用氮肥仍是我国农业增产的主要措施、应正确评价氮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其他农...
张福锁巨晓棠
关键词:氮肥管理环境问题氮素循环持续农业
文献传递
冬小麦施氮对下茬夏玉米的后效被引量:24
2002年
对冬小麦施氮在下茬夏玉米上后效的研究表明:1)冬小麦收获后土壤残留的无机氮量与冬小麦生长季的总施氮量呈极显著的平台加线性相关关系,即在一定的施氮范围内,土壤残留无机氮保持一恒定的值,但超过一个临界值(93.7kg·hm^-2)后土壤残留无机氮量与冬小麦季总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2)冬小麦收获后0-90cm土壤残留无机氮与下茬夏玉米的籽粒产量呈显著的线性加平台的关系,夏玉米在达到平台产量时的土壤残留无机氮为63.6kg·hm^-2;3)在该试验所处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冬小麦189kg·hm^-2的施氮量就可以满足冬小麦,夏玉米两茬作物对氮素的需求;4)土壤残留无机氮的利用能极大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夏玉米生长季氮肥的优化施用应充分考虑前茬作物冬小麦收获后的土壤残留无机氮量。
黄生斌陈新平张福锁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氮肥后效肥效
不同灌溉策略下冬小麦根系的分布与水分养分的空间有效性被引量:66
2003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少量多次和少次多量的灌溉方式下冬小麦根系的分布与水分养分的空间有效性。结果表明 :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降低了冬小麦返青后表层根系的生长 ,减少了拔节后该层根系的衰退。在少次多量的灌溉方式下返青期不灌水促进了表层根系的生长 ,然而拔节后该层根系衰退较多 ,但中层 ( 3 0~ 60cm)根系生长高于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不同灌溉策略下根系分布的差异并不影响冬小麦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由于播前土体内蓄水不足 ,三种灌溉方式下 0~ 90cm土壤可用水在收获后均消耗殆尽。灌溉促进了表层硝态氮的吸收和向下迁移 ,但两种灌溉方式下硝态氮在土体内的迁移均未超出 60cm土体 ,仍在根层之内。而不同的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土体速效磷钾的分布没有影响。扬花前两种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并无差异 ,扬花后少次多量的灌溉方式由于水分供应不足 ,影响了灌浆 ,降低了千粒重 ,进而影响了产量 ,同时土壤水分缺乏也减少了该时期养分的吸收。而在少量多次的灌溉方式下 ,扬花后灌水不仅可以促进冬小麦灌浆 ,提高千粒重 ,而且增加了对养分的吸收。
刘坤陈新平张福锁
关键词:灌溉策略冬小麦根系水分养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