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78068)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朱乐东丁泉顺徐建英王淼郭震山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抖振
  • 2篇桥梁
  • 2篇斜拉
  • 2篇斜拉桥
  • 2篇风洞
  • 2篇风洞试验
  • 2篇风作用
  • 2篇大跨度
  • 2篇大跨度斜拉桥
  • 1篇电耦合
  • 1篇抖振分析
  • 1篇抖振响应
  • 1篇悬臂
  • 1篇悬臂状态
  • 1篇压电
  • 1篇压电材料
  • 1篇应力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元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朱乐东
  • 3篇丁泉顺
  • 1篇孙振忠
  • 1篇王海涛
  • 1篇张广玉
  • 1篇郭震山
  • 1篇陈志刚
  • 1篇王淼
  • 1篇王武义
  • 1篇常光照
  • 1篇徐建英
  • 1篇杨玉英
  • 1篇杨笑梅

传媒

  • 4篇工程力学
  • 1篇桥梁建设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用裂纹单元分析双压电材料界面力电耦合奇异场被引量:7
2007年
为了求解双压电材料在机械荷载和(或)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界面裂纹尖端的力电耦合奇异场,提出了一种全数值方法。该全数值方法的实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用一维有限元方法求解不同压电材料界面裂纹尖端力电耦合奇异场特征解;然后,采用杂交有限元列式构造一种所谓的裂纹单元,在该杂交有限元的列式中,假设应力场和电位移场是利用上述一维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的特征解推导出来的;利用该单元可以得到全部的力电耦合奇异场的解。通过对单一压电材料中心裂纹尖端力电耦合奇异场的计算,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得到了验证;进而用该方法研究了双压电材料界面力电耦合场奇异场。
王海涛杨笑梅
关键词:压电材料奇异性有限元
斜风作用下桥梁结构静风荷载响应分析
提出了斜风作用下一种简单有效的桥梁结构静风荷载响应分析方法.用该分析方法计算了南京长江三桥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静风响应,并将分析结果与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可见,静风响应分析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值得...
丁泉顺朱乐东
关键词:桥梁结构静风荷载静力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小波的二维转动装置优化设计与摩擦试验研究
2006年
针对地面对接仿真试验台对二维转动装置的要求,对多种方案分析后,设计了一种抗弯件式结构形式的二维转动装置,它能满足质量轻、刚度强度大和摩擦力矩小的要求。利用基于小波的约束随机方向法对该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这种优化方法不仅提高了优化速度,而且克服了传统约束随机方向法不易求得全局最优解的缺点,优化后其质量降低了30%。随后对该装置的摩擦力矩进行了测试,主动仿真试验台二维转动装置最大摩擦力矩5.6N·m,被动仿真试验台二维转动装置最大摩擦力矩1.325N·m。说明抗弯件式二维转动装置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结构,为仿真试验台真实的模拟对接过程奠定了基础。
陈志刚王武义张广玉
关键词:小波摩擦力矩
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双悬臂状态抖振性能被引量:11
2006年
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对斜风作用下湛江海湾大桥施工阶段最长双悬臂状态的抖振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大跨度斜拉桥梁抖振响应法向风不一定是最不利的情况;抖振响应随风偏角呈非单调变化,最大值可能在0°~15°风偏角范围内发生;抖振响应随风速的增加近似地按两次曲线增加,并且基本固有模态对抖振响应的贡献占到了主要成份;最长双悬臂状态塔顶纵向抖振响应显著地大于裸塔塔顶纵向抖振响应,而两者随风偏角的变化形态也互不相同。试验和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只要解决好诸如气动导纳等气动参数的取值问题,可以对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作出合理的理论预测。
朱乐东王淼郭震山丁泉顺
关键词:桥梁与隧道工程大跨度斜拉桥双悬臂状态抖振响应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抖振分析
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裸塔抖振性能被引量:12
2005年
通过气弹全模型试验对斜风作用下湛江海湾大桥裸塔抖振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风偏角的增加,该桥裸塔抖振响应呈非单调变化,顺桥向和横桥向抖振位移响应在30°风偏角附近达到最小值,在0°或90°附近达到最大值;从总体上看,桥塔抖振位移响应随风速的增加近似地按两次曲线增加;对于桥塔顺桥向、横桥向和扭转抖振响应,峰值因子有所不同,试验平均值分别为2.72,3.38和3.62.
朱乐东曹映泓丁泉顺徐建英
关键词:大跨度斜拉桥抖振
薄板剪应力起皱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以Hill关于弹塑性失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剪应力起皱失稳的速度场分布,给出了临界起皱剪应力理论计算结果,分析了板料屈服强度、硬化指数、板厚方向性指数及板料厚度对临界剪应力的影响,并与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薄板在剪应力作用下可以产生起皱,临界剪应力理论计算、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相符,临界剪应力随屈服强度σs减小、硬化指数n值的增大、板厚方向性指数r值的增大、板料厚度t的增大而增大。
孙振忠杨玉英
关键词:板料剪应力起皱数值模拟
斜风下扁平箱形截面桥梁颤振性能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扁平箱形截面桥梁的颤振临界风速与风偏角的关系明显地受到风攻角的影响。在0°风攻角情况下,扁平箱形截面流线性好,其颤振性能与平板接近,颤振临界风速随风偏角的增加而增加,用传统的平均风分解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结果;而对于非0°风攻角的情况,扁平箱形截面的流线性变差,随着风偏角的增加其颤振临界风速呈起伏变化,最低值一般在斜风的情况下出现,此时,传统的平均风分解方法不再适用。
朱乐东常光照
关键词:风偏角颤振临界风速风洞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