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62512076)
-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 相关作者:戴志军李九发陈吉余李为华赵军凯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特枯水文年长江河口汛期盐水入侵观测分析被引量:18
- 2008年
- 基于2006年汛期10月长江干流大通水文站逐时水位流量资料和长江口区现场实测水文、盐度资料,探讨了特枯水文年份在大型水利枢纽调控影响下的长江口区汛期盐水入侵及其对淡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6年汛期10月大潮期间,外海上溯至北支的咸潮强度较大,倒灌南支严重,导致观测期间陈行水库、宝钢水库河段不存在淡水资源;②北支高盐度的咸水倒灌主要经白茆沙北水道而进入南支,长江入海冲淡水则主要由白茆沙南水道下泄入南支,两股不同性质的水流在白茆沙尾部汇合,其影响范围可到南港吴淞口;③观测期间,外海高盐水团经南北槽上溯,其强度和上溯距离可影响到吴淞口,致使除吴淞口附近水域存在淡水资源外,南港吴淞口以下河段皆为高盐水体覆盖。
- 戴志军李为华李九发陈吉余
- 关键词:长江口盐水入侵淡水资源枯水年汛期
- 特枯2006年长江中下游径流特征及江湖库径流调节过程被引量:15
- 2010年
- 利用1978特枯年、2000~2006年长江中下游宜昌、汉口、大通、城陵矶及湖口等水文实测资料,对2006年长江中下游出现特大枯水水情条件下的径流变化和江、湖与水库的调节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径流变化出现洪季不洪、枯季不枯特征,洪季来水量不到平常年的60%~70%,枯季基本维持平常年的来水量;其中长江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季不洪的主要因素,三峡在枯水期间的调蓄对维持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水量有一定的贡献,洞庭湖与鄱阳湖两大湖泊在枯季因干流水位显著降低形成的胁迫效应是长江中下游枯季不枯的重要因素。
- 戴志军李九发赵军凯蒋陈娟张小玲
- 关键词:径流调节长江中下游三峡水库
- 鄱阳湖与长江水沙通量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利用1956~2005年湖口水文站水、沙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鄱阳湖和长江水沙通量的年代、年际、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水、沙通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①鄱阳湖入江水通量的年代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入江水通量具有明显的递增趋势,21世纪初则呈递减趋势;而沙通量在20世纪50~90年代间有明显的递减趋势。2000年以来呈明显的递增趋势。②水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较大,但沙通量的年际变幅远大于水通量。③水沙通量的季节变化明显,鄱阳湖入江水通量主要集中在4~9月份汛期,其径流量占全年总径流量的68%以上。由于长江水倒灌,鄱阳湖入江的沙通量与水通量变化不一致,输沙量多集中于春夏两季,特别集中于鄱阳湖与长江汛期的间隔期3~4月份。④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相关性较低,但是枯水期至汛期前期的水沙通量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
- 罗小平郑林齐述华顾中宇
- 关键词:鄱阳湖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