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SM201110028010)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学荣代蕊张永庆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铜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3篇资本逻辑
  • 2篇硬核
  • 2篇身体
  • 2篇世界历史
  • 2篇主体间
  • 2篇主体间性
  • 2篇文本
  • 2篇逻辑
  • 2篇交往
  • 2篇范式
  • 1篇德意志意识形...
  • 1篇地理空间
  • 1篇新结构主义
  • 1篇宣言
  • 1篇学术论争
  • 1篇意蕴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意蕴

机构

  • 14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铜仁学院

作者

  • 11篇王学荣
  • 2篇代蕊
  • 1篇张永庆

传媒

  • 2篇理论导刊
  • 1篇安徽广播电视...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探索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中共贵州省委...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生产思想发展轨迹辨正:从“两座高峰论”到“三个阶梯说”被引量:1
2013年
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是对"空间生产"问题做过深入系统研究的"双子座",长期以来,学术界把列斐伏尔和哈维看作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但笔者认为,列氏和哈氏两位大师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各自的研究中都不约而同地"回归"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不断吸收和汲取营养。因此,与其说列斐伏尔和哈维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不如说卡尔.马克思、亨利.列斐伏尔与大卫.哈维是"空间生产"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梯",因为他们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三阶递进关系。深入发掘马克思、列斐伏尔和哈维"空间生产"思想发展和衍化的内在逻辑,其意义不仅在于理论史、思想史,对增强我们的空间意识以及发展空间生产的实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王学荣
关键词:社会空间
从发展战略到思维方式变革: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反省与范式转换被引量:3
2012年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的主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但可持续发展不单单是"发展战略",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经济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动态发展的"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人类思维方式开始经历从"线性"到"系统"的转换,在此基础上,人类的世界观、经济观、价值观、道德观(或曰"环境伦理观")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可以说,从"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转换,是一场深刻的"思维革命"。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亦是人类对发展问题不断进行哲学反省的结果。
王学荣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思维环境伦理观
走出“拟真的超级现实”伪世界——基于主体间性哲学的探寻
2014年
在现代工业社会,科学技术的二重性使它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作为社会统治力量的异化状态。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异化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意识形态性质,一个显豁状况是,人的生存呈现为"拟真的超级现实"伪世界。身体哲学理论所彰显的主体间性逻辑有力地回应了新的意识形态批判课题,而马克思交往理论同样蕴含着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为当代人类社会走出这种生存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能路径。
代蕊
关键词:主体间性身体交往
“硬核”与“辅助保护带”:马克思主义的新结构主义分析与研究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
2012年
运用拉卡托斯的"硬核"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结构主义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的"硬核"和"辅助保护带"加以正确区分,我们便获得了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新尺度,同时也获得了一个区分教条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新标准。
王学荣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结构主义
资本逻辑“功”与“祸”述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资本逻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资本逻辑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刺激了现代化的"生成"与发展,引发了全球化的趋势,使历史变成了"世界史",可见,在创造现代文明方面资本逻辑"功不可没";然而另一方面,资本逻辑在创造现代文明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给人类带来的"祸害"也不可忽视,主要表现为,资本逻辑造成了人的抽象性存在,导致人的"异化",使人成为"单面人",此外,资本逻辑还引起了世界的动荡,导致了道德意义和道德责任的丧失。因此,我们应客观、理性地看待资本逻辑这把"双刃剑"。
王学荣
关键词:双重逻辑生产力
为“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正名——从一场关于“商品二因素提法问题”的学术论争说起
2012年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学术界曾经有过一次关于"商品二因素"提法的学术讨论,洪大璘、洪远朋、奚兆永三位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著名学者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例如,"二重性"究竟是不是"二因素"的同义语?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仍然采用"劳动二重性"的提法,是否也可以有"劳动二因素"的提法?如果也可以有"劳动二因素"的提法,那么"劳动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否也可以"同时并用"?等等。彻底弄清楚这些问题,对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王学荣
关键词:二重性
四个向度、两个层面: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立体结构——基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考察被引量:2
2012年
马克思在分析"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时展现出很宽的理论视野,突出表现为"四个向度"、"两个层面"。资本逻辑、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城市化以及人学观是马克思分析空问生产与再生产的四个向度;具体而言,资本逻辑是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内在动力,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反映了资本生产在空间上的布展,城市化的出现是生产要素空间集聚的产物,社会新人的"生成"和"显现"是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主体向度。这"四个向度"又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两个层面":客体层面和主体层面。其中,资本逻辑、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以及城市化是马克思分析"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的"客体层面",而社会新人的"生成"和"显现"则是马克思分析"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的"主体层面"。"主一客体辩证法"在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体系中已经萌芽。
王学荣
关键词:资本逻辑世界历史主体向度
对质疑“《导言》、《问题》不成熟论”的质疑——与林锋先生商榷
2012年
有学者对马克思的《问题》和《导言》这两部早期著作中的"人类解放理论"作了详细论述,以此为由对"《问题》、《导言》不成熟论"提出了质疑,并试图从"五个方法论原则"对"《问题》、《导言》不成熟论"进行驳斥。事实上,这五个驳斥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足够的证据表明:《问题》和《导言》作为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尚未摆脱"旧哲学"的影响,仍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旧哲学的"痕迹",的确具有"不成熟性"。该学者的"质疑"和"驳斥"是不能成立的。
王学荣
关键词:人本主义
走出“拟真”的“物象化”世界——基于主体间性哲学的探寻被引量:1
2014年
马克思早期的"异化"范畴带有浓厚的抽象人本学色彩,而后期的"物象化"范畴更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更能彰显当下的历史现实,即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按照卢卡奇的逻辑,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意识形态性质,一个显豁状况是人的生存呈现为"拟真"的"物象化"世界。身体哲学理论所彰显的主体间性逻辑有力回应了新的意识形态批判课题,而马克思交往理论同样蕴含着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为当代人类社会走出这种生存困境提供一条可能路径。
代蕊
关键词:物象化主体间性身体交往
社会批判的互主体性逻辑及方法论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理解
2015年
由日本哲学家广松涉所指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物象化理论,是一种以互主体性为主导逻辑的社会批判理论。从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生成逻辑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当中还与物象化批判同构性地存在着人象化批判、意识象化批判。其中,物象化、人象化分别是指现实的个人在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层面发生的"颠倒"性事实关系,而意识象化则是指由物象化、人象化在意识层面引发的"颠倒"现象。立足现实的个人辩证法批判物象化、人象化和意识象化,探讨上述批判蕴含的方法论意义,有助于在互主体性哲学范式下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批判的当代视野。
张永庆
关键词:社会批判互主体性方法论意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