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1082)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 相关作者:裘进浩季宏丽刘灿昌刘露尹慧慧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新型自供电式压电能量回收接口电路被引量:4
- 2014年
- 阐述了经典能量回收接口电路及二次同步开关电荷提取电路(DSSH)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两种电路各自的优缺点。基于DSSH电路回收功率与负载无关、回收效率高等优点,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的自供电优化设计方案,克服了其难以实现能量自给的缺点。使用LTspice建模仿真,验证了这一方案的有效性,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出该电路最终回收功率约可达经典电路的400%。搭建了振动能量回收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路实际输出功率可达经典电路的2.31倍,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 王玉霞季宏丽裘进浩尹慧慧
- 关键词:能量回收阻抗匹配同步开关自供电
- 悬臂梁智能结构主共振响应的最优化控制被引量:7
- 2013年
- 应用最优化控制方法研究悬臂梁主共振响应的减振控制。由主共振振动定常解的稳定条件得到反馈控制增益的参数范围。以主共振有控制振动峰值与无控制振动峰值的比值为减振的衰减率,以该衰减率为目标函数,反馈控制增益参数范围为约束条件,利用最优化方法计算得到衰减率最小的速度反馈控制参数。计算发现速度反馈控制参数数值越大,衰减率越小,控制效果越好。以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能量函数为目标函数,计算得到能量函数值最小的位移反馈控制参数,实现智能结构体主共振响应的控制器设计。由悬臂梁主共振振动实验实测数据计算出最优化控制参数,设计非线性主共振振动实验控制系统,进行减振控制实验研究。
- 刘灿昌裘进浩孙慧玉季宏丽刘露
- 关键词:压电悬臂梁最优化控制
- 切割-填充法制备粗压电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驱动器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切割-填充法制备了一种粗压电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驱动器,该驱动器由叉指电极电路板、环氧树脂黏结层和粗压电陶瓷纤维复合材料层三部分组成。理论计算了粗压电陶瓷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电性能,并采用TF Analyzer 2000铁电分析仪和基于LabVIEW的动态应变采集系统测试了该驱动器的P-E回线和应变性能。结果表明:粗压电陶瓷纤维复合材料的理论压电常数d33和剩余极化强度Pr分别为634pC·N-1和31.4μC·cm-2。且在±1,000V正弦交变电压作用下,驱动器可以产生纵向和横向应变分别为30με和20με,即纵向和横向伸缩分别可达0.63μm和0.34μm。
- 温凯裘进浩季宏丽朱孔军
- 关键词:压电陶瓷驱动器叉指电极压电复合材料
- 考虑非局部效应的纳米梁非线性振动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建立考虑非局部效应和轴向非线性伸长的两端固支纳米梁物理模型,推导其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考虑非局部效应和轴向非线性纳米梁的固有频率,研究考虑非局部效应的纳米梁主谐波共振响应。数值结果表明,非局部效应对两端固支纳米梁固有频率和幅频关系均有影响。
- 刘灿昌裘进浩季宏丽刘露
- 关键词:非线性模型多尺度
- 二维低频多模态振动能量回收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改善传统的振动能量回收结构收集能量方向的单一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维低频多模态振动能量回收结构,该结构是由螺旋形弹性基片和黏贴在基片上的压电陶瓷片组成的。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实验平台对结构的发电性能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实现了x-y平面内两个方向的振动能量的收集;在1-100Hz的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多模态,拓宽了能量回收的频带范围,最大输出功率可以达到0.259mW;在低频21.2Hz时输出功率为0.128mw,也有较好的能量回收性能。
- 尹慧慧季宏丽裘进浩朱孔军王玉霞
- 关键词:能量回收压电陶瓷多模态宽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