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1644-1860)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綦岩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清代
  • 2篇历史沿革
  • 2篇城市
  • 1篇形制
  • 1篇行政级别
  • 1篇渔村
  • 1篇下属
  • 1篇金代
  • 1篇空间结构

机构

  • 8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8篇綦岩

传媒

  • 2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北方文物
  • 1篇理论界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形制与内部空间结构(1644~1860年)
2013年
清代是黑龙江地区城镇发展的重要时期,城镇的形制分为无明确形制(分散型)城镇和明确形制(集中型)城镇。双层城垣的城镇为将军衙门所在地,单层城垣城镇修筑较晚,多为商业交换中心或屯垦地区;城墙质地分为土城、木城和桅木隔石(土)城,城镇级别越高,城墙质地越高级;城门数目和城墙相关设施符合中国传统城镇形制。城镇的行政级别与城镇人口(率)、城垣结构、城墙质地、占地面积成正比。衙署居于空间布局的主体地位,位置多偏东或偏北,位于地势较高、风水较好的地点;学校多建于城内东南方向;祭祀场所分布十分广泛;民宅和工商业店铺多居于外城。
綦岩
关键词:空间结构清代形制
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的研究价值(1644-1860)
2012年
清代是黑龙江地区城镇发展的突出时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研究有利于扩宽黑龙江地方史研究视角,探察清代黑龙江中心城镇变迁的历史动力,揭示城镇空间结构特征,从而有利于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研究影响着国家边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綦岩
关键词:清代
渔村到城市——哈尔滨城市形成的突变模式
2012年
哈尔滨城市形成表现为突变模式,从荒芜平原到渔村,再到城市的演变过程中,哈尔滨城市形成没有经历城镇的环节。通过历史沿革考察,哈尔滨城市形成经历了区域母体的孕育,城市个体的孵化,区域母体的衰落城镇个体的出现,城镇个体相互作用和突变五个阶段。突变的基础是区域内其他城镇发展的结果,突变的动力是中东铁路的修建,突变的表现是商埠形成带来的繁荣。城市的形成使得哈尔滨在区域整体中表现出自身的体征,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哈尔滨发挥着中心城市的团块作用。
綦岩
关键词:历史沿革
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体系的构建(1644-1860)
2013年
清代是黑龙江地区城镇发展的重要时期,顺康时期均为军事政治职能的城镇,顺康以后,城镇在军事政治职能发展的基础上,经济型城镇突现,兴起阿勒楚喀城、呼兰城、拉林城和双城堡四座城镇。城镇多设于边境、江边、平原、盆地的古城遗址区域,具有历史延展性。城镇行政中心主要由两个方向由北向南迁移,构成链形结构形式和三角结构形式的空间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空间作用力。
綦岩
关键词:清代
哈尔滨城市形成的漫长前夜——从历史沿革与区域视角考察被引量:2
2012年
哈尔滨城市形成的漫长前夜是中东铁路修建前哈尔滨区域城镇体系形成的过程。哈尔滨区域城镇体系孕育了哈尔滨城市从荒芜沃野到渔村再到城市的突变模式,哈尔滨城市的形成没有经历过城镇阶段,但却在区域城镇体系中表现出城镇边缘地带的特征。通过历史沿革的考察,哈尔滨城市形成经历了区域母体的形成,城市个体的孵化,区域母体的衰落与城镇个体的出现三个阶段。
綦岩
关键词: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城市形成被引量:2
2012年
哈尔滨的城市形成表现为突变模式,经历了区域母体形成,城市个体孵化,区域母体衰落城镇个体出现,城镇个体相互作用和突变五个阶段。突变基础是区域内其他城镇发展的结果,突变动力是中东铁路的修建,突变表现是商埠形成带来的繁荣。哈尔滨城市形成在区域整体中表现出自身体征,城市化过程加快,发挥中心城市的团块作用。
綦岩
关键词:城市
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发展特征(1644—1860)
2013年
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在顺康时期均为军事政治城镇(驻防城),兴起宁古塔旧城、宁古塔新城、瑷珲旧城(黑龙江旧城)、瑷珲新城(黑龙江新城)、布特哈城、墨尔根城、齐齐哈尔城、三姓城八座城镇;顺康以后,在军事政治职能发展的基础上,经济型城镇突现,兴起阿勒楚喀城、呼兰城、拉林城和双城堡四座城镇。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存在着区域特征:一是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发展具有边缘性、滞后性的特征,清政府在城镇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主导的内力作用;二是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发展具有民族性、外向性的特征,沙俄侵略者骚扰侵略是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外力作用;三是清代黑龙江地区城镇的发展具有空间的隔离性(不平衡性),时间的间歇性、突变性特征。
綦岩
关键词:清代
路下属路,是路非路——金代蒲与路行政级别研究
2013年
蒲与路是金代最北部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是上京路的路下属路,虽称之为路,但并非金代最高行政单位的路,其实为节镇州。对蒲与路的管辖范围、官员设置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管理情况,以及蒲与路城的交通、内部空间结构与外部空间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解决人们对蒲与路行政级别的误解。
綦岩
关键词:金代行政级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