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

作品数:768 被引量:3,612H指数:21
相关作者:王选仓刘立新蒋应军郑元勋乐金朝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6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33篇建筑科学
  • 54篇经济管理
  • 3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8篇机械工程
  • 18篇文化科学
  • 17篇化学工程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电气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6篇社会学
  • 6篇理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9篇公路
  • 142篇沥青
  • 90篇路面
  • 78篇路工
  • 70篇道路工程
  • 68篇高速公路
  • 63篇混合料
  • 53篇应力
  • 49篇混凝土
  • 48篇沥青路
  • 47篇沥青路面
  • 44篇沥青混合
  • 44篇沥青混合料
  • 37篇路基
  • 31篇桥梁
  • 28篇预应力
  • 28篇路用
  • 24篇乳化沥青
  • 23篇碎石
  • 22篇养护

机构

  • 125篇长安大学
  • 101篇郑州大学
  • 72篇河南省交通规...
  • 49篇河南交通职业...
  • 26篇河南农业大学
  • 25篇长沙理工大学
  • 2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1篇东南大学
  • 2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7篇河南大学
  • 14篇北京工业大学
  • 13篇华北水利水电...
  • 1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2篇交通运输部
  • 11篇湖南大学
  • 11篇同济大学
  • 10篇北京化工大学
  • 10篇河南理工大学
  • 10篇许昌学院
  • 8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17篇王选仓
  • 17篇刘立新
  • 15篇蒋应军
  • 15篇郑元勋
  • 14篇乐金朝
  • 12篇袁玉卿
  • 12篇武奇生
  • 11篇李清富
  • 10篇康海贵
  • 10篇田国行
  • 10篇丁雪佳
  • 10篇邓洪亮
  • 9篇李胜利
  • 8篇田耀刚
  • 8篇张德强
  • 8篇侯荣国
  • 8篇李炜光
  • 8篇曹源文
  • 7篇何瑞珍
  • 6篇李明伟

传媒

  • 42篇公路
  • 40篇河南科学
  • 27篇中外公路
  • 26篇公路工程
  • 23篇公路与汽运
  • 20篇公路交通科技
  • 19篇公路交通科技...
  • 18篇路基工程
  • 17篇武汉理工大学...
  • 17篇长安大学学报...
  • 13篇筑路机械与施...
  • 13篇郑州大学学报...
  • 12篇河南科技
  • 10篇中国公路学报
  • 8篇河南农业大学...
  • 7篇水利与建筑工...
  • 7篇重庆交通大学...
  • 7篇物流工程与管...
  • 6篇河南大学学报...
  • 6篇塑料工业

年份

  • 42篇2023
  • 71篇2022
  • 52篇2021
  • 67篇2020
  • 53篇2019
  • 58篇2018
  • 35篇2017
  • 41篇2016
  • 43篇2015
  • 57篇2014
  • 23篇2013
  • 35篇2012
  • 26篇2011
  • 36篇2010
  • 37篇2009
  • 26篇2008
  • 44篇2007
  • 16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7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在桥头跳车评价中的应用
2012年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作为一种机电换能器,在研究桥头跳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排除人体主观性的影响,客观测试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产生的竖向加速度,评价车辆通过路桥过渡段时人体的舒适性。对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以及安装固定方法进行介绍。通过在车辆底面和前排座椅安装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连接电荷放大器、采集卡以及PC中的软件,测得通过路桥过渡段时车辆振动产生的竖向加速度,并根据傅里叶变换,得到人体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评价桥头跳车时人体舒适性的依据。
郑木莲王崇涛孟建党崔梦璇徐金欣
关键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桥头跳车加速度抽样定理傅里叶变换
折线先张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曲率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有效地预测折线先张的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挠度,对该类梁的徐变曲率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2根7.5 m长的折线先张全预应力简支梁进行长期加载,定时观测了2根梁的跨中徐变挠度和不同高度截面的徐变应变,绘制了试验梁的徐变系数和徐变挠度系数时程曲线,并将2个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试验梁不同时段跨中截面不同高度的徐变应变实测值,绘制了试验梁不同时段跨中截面弯曲应变徐变图,验证了试验梁长期荷载作用下平截面假定的适用性,并指出徐变作用引起梁跨中截面中和轴的移动情况。基于平截面假定,以根据试验值建立的徐变应变几何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曲率参数为纽带,从理论角度推证了徐变挠度系数与徐变系数间的数值关系,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在徐变系数已知的情况下徐变挠度系数的计算公式。
王俊刘立新
关键词:桥梁工程平截面假定徐变系数
超大粒径级配碎石在沥青路面基层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采用贝雷法和Fuller公式分段方法设计超大粒径级配碎石,依托郑登快速路试验段工程,应用于旨在增强超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整体性和均匀性的施工工艺中,并采用Pavement Quality Indicator(PQI)重点关注了试验路段的均匀性。结果表明:第一,超大粒径级配碎石经过级配检验,证明其构成了紧密骨架密实结构,力学指标相比于骨架型级配碎石和连续型级配碎石均有较大提高;第二,通过试验路弯沉测试、雷达扫描和压实度检测,发现其作为沥青路面基层,具有强度高、连续性好、密实均匀的优点。因此,超大粒径级配碎石的应用研究对于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公路长寿命服役有着一定的意义。
索智查伟聂磊戚凯林
关键词:道路工程级配设计PQI
基于模糊评价理论的农路建设项目绩效评价
2023年
为了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发展,把握未来农村公路规划的建设方向,有必要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绩效分析和评价。首先按照“价值-目的-目标-标准和指标”逻辑思路,构建出农村公路绩效评价的初选指标体系;其次,引入因子分析法,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确立一套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结构;然后,采用集值统计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最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以河南省“四好农村路”为例,确定了资金管理、工程效果、规划与执行、环境影响、社会经济效益、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对基层执政能力影响7个评价领域,构建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绩效水平为73.16,属于“较好”等级。研究表明,该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评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能够根据绩效结果,给出提升农村公路规划发展的建议和方向。
聂世刚徐冰草吴旭
关键词:农村公路绩效评价
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分析了交通运输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构建了财务风险单项指标预警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模型,建立了交通运输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对10家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判断。
付晶晶
关键词:财务指标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从路面结构层层间状态、路面抗裂、路面荷载特性、路面耐水性、路面养护特性等5方面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特点,提出防止路面早期损坏的措施.
王明远
关键词:道路工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面养护
工业废渣复合胶凝材料泡沫轻质土制备及性能被引量:4
2022年
为促进工业废渣资源化循环利用,制备工业废渣复合再生胶凝材料(RC)及相应泡沫轻质土。利用松香树脂类、蛋白类两种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经高速剪切混溶制备复合类发泡剂,通过不同发泡剂种类、搅拌转速和搅拌时间下的RC泡沫土流动度、湿密度和抗压强度优选最佳工艺,不同湿密度和龄期下抗压强度对比RC泡沫土和水泥泡沫土力学性能,干缩和冻融循环试验对比RC泡沫土和水泥泡沫土耐久性,借助XRD分析RC泡沫土成分。结果表明,复合类发泡剂融合了松香树脂类发泡剂稳定性好和蛋白类发泡剂发泡倍数高的优势,RC泡沫土制备过程最佳搅拌转速为200 r/min,搅拌时间为2 min。RC和水泥两种泡沫土流动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初期抗压强度相当;随着龄期增加,RC泡沫土强度增长幅度高于水泥泡沫土,28 d和56 d龄期时RC泡沫土强度为水泥泡沫土强度的1.21倍和1.35倍。相同条件下RC泡沫土抗干缩和抗冻融性能优于水泥泡沫土。RC水化产物中增加了钙矾石,且水化硅酸钙含量高于水泥水化产物。
赵正峰王笑风王国栋褚付克闫毅军王晔晔殷卫永
关键词:工业废渣复合胶凝材料泡沫轻质土流动度耐久性
基于有限元的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力学分析
2022年
为研究在车辆载荷作用下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对交通量的调查分析,选择代表车辆进行后续研究。以车辆的平衡速度、轮路接触应力及沥青路面温度场为基础,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沥青路面结构模型,选择坡度、温度场、装载率进行单因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坡度对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影响较小,但温度和装载率对其影响较大:高温状况下基层层底拉应力较低温状况下增大约80%;200%装载率则较100%装载率增大基层层底拉应力约400%。对于文中所研究的路面结构,剪应变和剪应力峰值区域出现在路表下方6 cm附近,因此在路面设计施工时,可针对性提高中面层上部及中上面层连接处的抗剪切能力,以提高长大纵坡段的路用性能。
陈全胜侯圣均蒋晨晨汤维宇蒋婷婷
关键词:道路工程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动力响应
基于混沌时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汽油机瞬态空燃比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由氧传感器构成的瞬态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混沌时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瞬态空燃比预测模型。对试验采集到的一维空燃比数据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构造多维空间数据,恢复空燃比时间序列的多维非线性特性,然后采用LS-SVM对重构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及预测,得出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前馈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较,混沌时序LS-SVM预测模型具有更强的非线性预测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瞬态空燃比的预测精度。
徐东辉李岳林雷鸣何剑锋吴钢解福泉
关键词:空燃比相空间重构瞬态工况支持向量机
特长公路隧道避难联络通道间距设置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根据我国特长公路隧道交通流特性,运用避难行为理论对隧道内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后司乘人员的避难行为进行分析,在考虑司乘人员避难疏散所需的安全性最大与设施设置成本最低双重因素的约束下,结合多目标模型分析的透明化、合理化、弹性化等优点,可建立人身安全性最大与设施设置成本最低为目标的特长公路隧道避难联络通道间距设置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第三长高速公路隧道雪峰山隧道避难联络通道设置间距提出最优值。工程实例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指导符合我国国情的特长公路隧道避难联络通道间距的设置。
任其亮
关键词:交通工程特长隧道多目标规划
共7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