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A91130)
- 作品数:4 被引量:80H指数:3
- 相关作者:胡建英施嘉琛贾瑷孙建仙常红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液相色谱测定水样中的氧氟沙星手性对映体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大赛路(CHIRALCELOD-H)手性柱对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分离,考察了在流动相组分、流动相添加剂和流速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V正己烷∶V乙醇∶V乙酸=80∶20∶0.5的流动相能够使氧氟沙星得到较好的分离,左氧氟沙星和右氧氟沙星的质量浓度在0.25~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实际水样中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左氧氟沙星为0.28μg/L、右氧氟沙星为0.10μg/L,最低定量限左氧氟沙星为0.36μg/L、右氧氟沙星为0.21μg/L。氧氟沙星的两组浓度加标平均回收率左氧氟沙星90.1%和88.6%、右氧氟沙星为87.6%和85.4%,左氧氟沙星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2%、6.4%,右氧氟沙星的RSD为4.8%、7.6%(n=3)。
- 孙小杰邵兵董慧茹胡建英
- 关键词:液相色谱手性分离氧氟沙星
- 北京温榆河流域耐药大肠杆菌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7
- 2008年
- 采用滤膜法结合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调查了北京地区温榆河流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磺胺甲厄唑-甲氧苄啶联用)和左旋氧氟沙星4类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温榆河流域总大肠杆菌数为10^3—10^7个/L,耐药大肠杆菌数为0-10^6个,L;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耐药率分别为10%~35%、5%~25%、10%~35%,而使用时间最短的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则低于15%;受渔场排放影响的采样点,四环素耐药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高于该点其他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数量,而左氧氟沙星耐药大肠杆菌数量百分比相对较高的采样点推测可能源于人类排放.
- 施嘉琛胡建英常红万祎张照斌相艳
- 关键词:抗生素
- 环境中的医药品与个人护理品被引量:55
- 2009年
- 医药品与个人护理品(PPCPs)作为一类大量使用和具有潜在生理效应的"新型"化学物质,近年来受到科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环境中的PPCPs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厂不完全处理导致的排放和人类农业或畜牧业活动的直接排放。PPCPs连续性输入使得它们在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持久"存在的状态,进而可能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本文综述了PPCPs的环境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和目前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浓度水平,介绍了当前PPCPs的毒性研究结果及初步的风险评价工作,并对PPCPs类物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贾瑷胡建英孙建仙施嘉琛
- 关键词:医药品个人护理品环境浓度环境行为LC-MS/MS耐药菌
- 诺氟沙星的氯化反应及其遗传毒性的变化被引量:2
- 2008年
- 分别以诺氟沙星初始浓度为10μg·l-1和25mg.l-1进行氯化消毒实验,用HPLC和SOS/umu遗传毒性测试方法,分别测定不同氯化消毒反应时间后残留诺氟沙星的浓度和遗传毒性,反应速度常数分别为0.0243min-1和0.0226min-1;在高浓度反应组,反应45min后反应液的遗传毒性效应有明显的提高,其EC50为131nmol·l-1,低于反应前的EC50(181nmol·l-1),表明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了遗传毒性高于母体的中间产物.
- 朱舟胡建英
- 关键词:诺氟沙星氯化反应遗传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