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委基金(22761147)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朱一飞郭力杨天祝刘宁宁檀国军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AE大鼠SFO中NF-kB、HO-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时,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穹隆下器(SFO)中的变化,为证明SFO是感受外周信息物质的早期位点之一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双色标记技术,观察了完全福氏佐剂+豚鼠脊髓匀浆(CFA-GPSCH)诱导大鼠EAE1d、7d、14d、21d时SFO部位HO-1、NF-κB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大鼠脑仅有少量HO-1、NF-κB蛋白表达;实验组大鼠诱导EAE后,伴随着大鼠EAE症状及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出现和进行性加重,其HO-1、NF-κB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在诱导后1d,SFO部位即出现HO-1/NF-κB阳性细胞表达,而其他脑区变化不明显;7d时进一步增多;14d时,HO-1+/NF-κB+细胞至高峰,主要位于脉络丛、穹隆下器、血管"套袖样"病灶的周围,与EAE病变部位一致,此时大鼠EAE病情最重、体重减轻最显著、脑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21d时脑组织HO-1+/NF-κB+细胞逐渐下降,大鼠EAE症状也逐渐恢复。应用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后,HO-1+/NF-κB表达明显减少,大鼠EAE症状和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说明NF-κB水平的高低可以调节HO-1的活性及其生物学作用。结论SFO可能是外周信息物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的重要而早期的位点之一。
- 朱一飞檀国军郭力刘宁宁李波杨天祝
- 关键词:脑脊髓炎血红素氧合酶-1核转录因子-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