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16-172)

作品数:12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娄玉杰刘淑霞李林高云航高强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有机碳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黑土
  • 2篇施肥
  • 2篇团聚体
  • 2篇秸秆
  • 2篇肥料
  • 1篇氮肥
  • 1篇氮水平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效性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施氮
  • 1篇施氮水平
  • 1篇水解
  • 1篇酸水解

机构

  • 1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刘淑霞
  • 11篇娄玉杰
  • 5篇高云航
  • 5篇李林
  • 4篇史喜林
  • 3篇高强
  • 3篇李鹤
  • 2篇张恒芳
  • 2篇张亦驰
  • 1篇吴晓丽
  • 1篇张晓平
  • 1篇耿艳秋
  • 1篇黄丹丹
  • 1篇王冰
  • 1篇朱锡明
  • 1篇慕姝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吉林农业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7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钾素形态及有效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3年
简要概述了土壤钾素的形态、不同形态钾的有效性、钾在土壤中的转化、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钾素的影响,指出了不同钾素形态之间的转化速率是影响土壤供钾能力的主要因素,今后应该加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钾素转化动力学以及耕作方式对土壤钾素固定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张亦驰李林史喜林刘淑霞高强娄玉杰
关键词:土壤钾有效性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19
2012年
依据吉林省德惠市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01年),对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模式下秋翻(MP)、垄作(RT)和免耕(NT)3种耕作方式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粒级分布、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下,>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均在70%以上,最高可达93.29%,各粒级含量在两个土层中表现规律性不强。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在20%以上,最高可达35.5%,且表层高于底层。与干筛法测定的团聚体相比,>0.25 mm团聚体含量明显减少,最大减少幅度为58.76%。两个土层中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下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与水稳性团聚体对耕作处理的响应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即RT>NT>MP。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3种耕作方式下有机碳含量表现为NT>RT>MP,表层高于底层,且玉米-大豆轮作高于玉米连作。比较3种耕作方式,垄作更有利于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且玉米-大豆轮作好于玉米连作。
黄丹丹刘淑霞张晓平许继平吴立君娄玉杰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团聚体有机碳
化肥对薄层黑土中镉、铅活性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在食品安全领域,重金属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小白菜和薄层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分别模拟被镉和铅污染的土壤,通过施入不同类型的化肥,研究被镉、铅污染的薄层黑土中,化肥对镉、铅活性及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铅污染的土壤中,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镉、铅存在形态所占比例的影响不同;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地上部鲜重、干重及叶长的影响不同,其中硝酸钙、骨粉和硝酸钾处理的小白菜上述3项指标值相对较高,而在氯化铵、普钙和氯化钾处理中,上述3项指标值则相对较低;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对镉、铅的吸收量影响不同。
王冰慕姝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
关键词:化肥小白菜
玉米秸秆低温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分解效果测定被引量:8
2013年
在低温条件下,从腐烂的秸秆与土壤的混合样品中分离出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4株菌株,测定这4株菌在玉米秸秆发酵中的CMC酶活。结果表明,菌株A14和A41在整个培养过程中CMC酶的活性比较高,分别为8.341 U/g和8.792 U/g。采用A14、A41处理玉米秸秆10 d,降解率分别达30.80%和31.52%。确定菌株A14和A41的最佳产酶条件为摇床转速150 r/min,接菌量为菌悬液(108个孢子/mL)与秸秆用量比1/10(质量比)。
张恒芳李林史喜林娄玉杰高云航刘淑霞
关键词:玉米秸秆降解率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而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包括有机碳的难降解性、有机碳与微粒间的作用以及受团聚体的保护机制,影响有机碳稳定性的因素有土壤本身的特性及外在的因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今后应该加强有机碳的物理稳定性与化学结合机制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期推动有机碳的研究,为土壤固碳及培肥提供依据。
吴晓丽李林史喜林刘淑霞高强娄玉杰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肥料效应函数模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肥料效应函数对于配方施肥确定经济合理施肥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肥料效应函数的概念,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杜召永李林刘淑霞娄玉杰
关键词:肥料效应函数
不同施氮水平对草甸黑土有机碳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氮肥的施用会影响作物生物量,从而影响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碳的量,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和积累。该研究在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结合2种酸解法,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黑土中土壤酸水解碳和酸解残留碳的变化,以揭示不同氮肥处理对草甸黑土有机碳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包括不施氮肥(N0)、优化施氮70%(N168)、优化施氮(N240)、传统高量施氮(N270)、优化施氮130%(N312)。结果表明:2种酸解法获得的有机碳组分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施用氮肥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4个施氮处理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N0(P<0.05),N240处理有机碳含量最高;施用氮肥提高了土壤中易酸解有机碳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中N240处理含量最低,N312处理含量最高,但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氮肥降低了土壤难降解有机碳的含量,N240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N240处理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与N0的相近,低于其他氮肥处理,N270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P<0.05),而N312显著降低了土壤难降解有机碳指数(P<0.05)。施用氮肥通过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合理的氮肥用量可以增加土壤中难降解有机碳指数,提高有机碳的化学稳定性。可以通过合理施用氮肥来调控草甸黑土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
李林李鹤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
关键词:草甸黑土土壤有机碳氮肥酸水解
低温秸秆降解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秸秆原位还田是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培肥改土、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经成为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秸秆进入土壤之后,腐解缓慢,很难得到广泛的推广,因此通过开发秸秆降解菌加快秸秆纤维素的降解速度提高秸秆腐解效率成为秸秆还田技术的关键。本文对低温微生物、低温秸秆降解菌、以及施加菌剂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李鹤张恒芳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
关键词:秸秆还田
牛粪对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牛粪对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探讨黑土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变化规律和供磷能力的变化,明确牛粪在提高土壤磷利用效率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牛粪可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随着牛粪用量的增加,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均有所增加。铝结合态磷酸盐(Al-P)和铁结合态磷酸盐(Fe-P)的增加幅度最大,闭蓄态磷酸盐(O-P)的增加幅度最小。施用牛粪可以改变各种无机磷占无机磷总量的比例顺序,由未施牛粪的Fe-P>钙结合态磷酸盐(Ca-p)>AL-P>O-P,到施用牛粪的Fe-P>AL-P>Ca-P>O-P;表层土壤各种形态磷的含量高于下层土壤,而相对含量是除了AL-P外,其余各形态磷的含量均是下层土壤的高。试验结果说明,施用牛粪可以使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向AL-P转化,增加黑土中对植物有效性高的无机磷的含量。
史喜林李鹤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
关键词:牛粪黑土磷素有效性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的核心组成,对碳的循环很重要。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还影响生态环境。通过对国内外对土壤组分、活性有机碳的认识以及对土壤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的研究,综述了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的因素,以期为以后有机碳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朱锡明韩春爽娄玉杰刘淑霞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团聚体施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