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51Y251571)

作品数:16 被引量:233H指数:10
相关作者:赵林李韧吴通华乔永平肖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冻土
  • 9篇多年冻土
  • 8篇青藏
  • 8篇青藏高原
  • 6篇活动层
  • 5篇土壤
  • 4篇冻土区
  • 4篇多年冻土区
  • 4篇土壤水
  • 3篇地表
  • 3篇水分
  • 3篇土壤水分
  • 2篇冻融
  • 2篇土壤温度
  • 2篇温度
  • 1篇地表反照率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冻融过程
  • 1篇冻融期
  • 1篇冻融土壤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陇东学院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4篇赵林
  • 11篇李韧
  • 10篇吴通华
  • 9篇乔永平
  • 7篇肖瑶
  • 4篇孙琳婵
  • 4篇庞强强
  • 4篇胡国杰
  • 4篇史健宗
  • 4篇丁永建
  • 4篇邹德富
  • 4篇焦永亮
  • 3篇焦克勤
  • 3篇王志伟
  • 3篇吴晓东
  • 3篇刘杨
  • 2篇岳广阳
  • 2篇杜二计
  • 2篇刘广岳
  • 2篇姚济敏

传媒

  • 7篇冰川冻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土壤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多年冻土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改则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气候寒冷干燥,位于青藏高原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南界附近.201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本底调查”项目在改则地区采用坑探、物探和钻探等多种方法对区域内多年冻土开展了大规模野外考察工作.根据现场钻探资料和后来的地温观测资料,并结合坑探和物探资料对改则地区多年冻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改则地区多年冻土上限深度在2.6~8.5 m之间,部分地区存在融化夹层;多年冻土含冰量在12%~35%之间,主要为多冰冻土,而且一般仅在上限附近发育有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多年冻土温度普遍较高,在-1.5~0℃之间;多年下限深度一般小于60 m,部分地区甚至在10 m左右;多年冻土分布的下界海拔高度约为4700 m,海拔5100 m以上区域普遍发育有多年冻土;区域内多年冻土特征受局地因素影响明显,特别是与坡向、植被覆盖、岩性和含水量等关系密切;现场记录资料和后来的测温资料都显示改则地区部分多年冻土正处于退化状态.
乔永平赵林庞强强陈继邹德富高泽深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两种再分析月平均气温资料在蒙古国的适用性评估被引量:6
2016年
利用蒙古国18个气象站1987-2006年实测月平均气温资料与JRA-55和ERA-interim两种再分析资料月平均气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首先对比了两种再分析气温资料在蒙古国校正前后的质量状况,并分析了资料的误差来源;然后将再分析气温资料与实测气温资料变化趋势进行对比,评估其对于温度变化趋势的反映能力。结果表明,利用气温直减率对再分析资料校正可以显著提升再分析资料春、夏、秋季数据质量,再分析资料偏差主要源于冬季气温偏差;JRA-55和ERA-interim气温数据在蒙古国地区可信度都比较高并各具优势,ERA-interim相对JRA-55偏差略小,而JRA-55则可以更为精准的拟合气温的变化趋势。
王田野吴通华李韧谢昌卫邹德富秦艳慧余文君王蔚华
关键词: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气温
MODIS地表温度产品在青藏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长波辐射计算得到的地表温度对MODIS地表温度(LST)产品在青藏高原中部连续多年冻土区的精度进行验证,并利用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5 TM和Landsat 7ETM+反演的地表温度与MODIS LST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天MODIS LST产品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约为3.42-4.41℃和4.41-5.29℃,夜晚MODIS产品MAE和RMSE分别为2.15-2.90℃和3.05-3.78℃,精度高于白天;MODIS LST与TM、ETM+反演的地表温度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5和0.95.说明MODIS LST产品在连续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较高,是研究多年冻土地表热状况的一个非常好的数据源.而且,不同空间尺度的遥感数据之间一致性较好,可考虑将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多年冻土热状况监测研究.
邹德富赵林吴通华吴晓东庞强强乔永平王志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表温度MODISLANDSAT
玉树地区融合决策树方法的面向对象植被分类被引量:10
2013年
植被类型是反映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最直接、最敏感的指示器。草地作为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可以为高原草地退化、荒漠化等研究提供直接的信息,也可以为全球变暖、冻土退化等提供间接的分析数据,同时还可以为陆面模型的模拟提供重要的参数。大面积区域的植被分类可以通过将研究区内的位置、纹理和地形属性等信息综合考虑来完成,面向对象的植被分类方法可以通过对研究区多重信息进行分割和合并,来生成植被类型图。而且,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决策树分类方法成图时像元分散的缺点。利用TM假彩色合成影像、ASTER DEM数据和MODIS的EVI和LST产品,对玉树地区的高寒草地类型进行了面向对象的划分,总体精度为49.32%。虽然相比仅用单独决策树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略微偏低,不过该方法可以在保持环境、地域等因子同植被类型统计关系的基础上,克服决策树方法带来的"椒盐效应"。此外,植被模型的物理过程、参数计算和获取环境因子等都比较复杂,本研究的方法也可以为植被分类制图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王志伟史健宗岳广阳赵林南卓铜吴晓东乔永平吴通华邹德福
关键词:面向对象决策树植被分类
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冻融状况及土壤水分运移特征被引量:71
2014年
利用位于典型多年冻土区的唐古拉综合观测场2007年9月1日—2008年9月1日实测活动层剖面土壤温度和水分数据,对多年冻土区活动层的冻结融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对冻融过程中的活动层土壤液态水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活动层内部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运移特点对活动层冻结融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动层融化过程从表层开始向下层土壤发展,冻结过程则会出现双向冻结现象.一个完整的年冻融循环中活动层冻结过程耗时要远远小于融化过程.活动层土壤经过一个冻融循环,土壤水分整体呈现下移的趋势,土壤水分逐步运移至多年冻土上限附近积累.同时,土壤水分含量和运移特征会对活动层冻融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
焦永亮李韧赵林吴通华肖瑶胡国杰乔永平
关键词: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冻融循环水分运移
地表能量变化对多年冻土活动层融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5
2011年
利用青藏高原北部唐古拉综合观测场2006-2008年辐射平衡及活动层温度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北部地表能量变化对活动层融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地表能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辐射、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及地面热源强度6-7月最大,11-12月最小;研究时段土壤热通量年平均值0.12MJ.m-2.d-1,活动层土壤以吸热为主;冻融循环期间,活动层温度垂直变化过程与地表能量的变化过程相似.活动层的融化厚度与地表能量过程密切相关,融化期间,随地表接收的太阳能的增大,融化厚度逐渐增大,当地表能量积累为0.0MJ.m-2时活动层的融化厚度最小;随着地表能量的积累,活动层融化厚度随之增大,可用乘幂关系描述二者之间的变化过程.
李韧赵林丁永建王银学杜二计刘广岳肖瑶孙琳婵刘杨石伟
关键词:青藏高原能量平衡活动层多年冻土
长江源区五道梁的土壤热状况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活动层土壤热状况是寒区陆面物理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五道梁能量收支观测站1993年9月~2000年12月份实测辐射及土壤热通量资料结合五道梁气象站1961-2010时段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50 a来该地区活动层土壤的热状况。结果表明:五道梁地区土壤热通量有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变化;20世纪60~80年代,土壤热通量小于0.0 W/m2,活动层土壤以放热为主,自90年代以来,土壤热通量大于0.0 W/m2,活动层土壤以吸热为主。过去50 a中该地土壤热通量呈现增大趋势,平均每10 a土壤热通量增大0.31 W/m2。土壤热通量随净辐射的增大而增大。土壤热平衡系数的变化特点与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点一致。60~80年代,活动层土壤热平衡系数<1,该地区冻土相对比较稳定,而自90年代以来此间土壤热平衡系数<1,表明该地多年冻土呈现出退化迹象。活动层土壤热平衡系数可表示为气温、地表温度及水汽压的函数。
李韧赵林吴通华丁永建肖瑶焦永亮孙琳婵史健宗
关键词:土壤热通量
近40a来青藏高原地区总辐射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利用青藏高原及周边22个日射站近40a的总辐射及日照百分率资料确定了Angstrom-Prescott模型(APM)系数,结合高原及毗邻地区116个地面站的资料估算了高原地区近40a的总辐射.结果表明:高原主体光照充沛,年均日照时数可达3000h以上,有较好的利用前景;总辐射40a平均年总量在高原西部为高值区,此高值带向东北和东南延伸,其中北支可抵达内蒙古高原.年代际变化在高原及周边地区不一致,但从整体上看,总辐射距平值60、70年代为正值,表明这一时期高原总辐射增大;80、90年代总辐射距平为负,这一时期总辐射减小.火山活动是该时段总辐射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总辐射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海拔、日照百分率的增大而增大.纬度、海拔、日照3个因子中,日照是总辐射的一个主要影响因子,纬度对总辐射影响较大,海拔对总辐射影响较小;高原地区总辐射变差系数大值区在高原西部.就平均状况而言,高原地区总辐射变差系数仅为0.031,表明高原地区总辐射波动相对较小,总辐射较稳定.
李韧赵林丁永建吴通华肖瑶辛羽飞孙琳婵胡国杰邹德富焦永亮秦艳慧
关键词:青藏高原总辐射天文辐射日照百分率变差系数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期间水热运移特征分析被引量:27
2014年
以唐古拉监测点气象及活动层土壤水热资料为基础,对青藏高原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冻融期活动层土壤的水热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土壤温度的变化滞后于气温的变化,而且滞后时间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表层土壤温度变化波动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土温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气温的降低引起了土壤温度的降低,从而引起水分的迁移;在冻结期,水分向上下两个冻结锋面迁移,而活动层中部则被疏干,在融化期,活动层底部水分含量高,水分向相变界面附近迁移。拟合了冻结期未冻水含量与土壤温度的关系,相关系数R2平均值为0.89,结果基本能反映实际情况。该研究结果为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冻融土壤水热耦合模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胡国杰赵林李韧吴通华庞强强吴晓东乔永平史健宗
关键词:冻融期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活动层多年冻土
唐古拉地区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监测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2004年5月以来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在青藏高原唐古拉综合监测场获取的实时积雪资料和相关气象数据,评估了SR-50在青藏高原积雪监测中的性能和作用,并对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积雪变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表积雪过程均有较好的监测能力。监测数据清晰地显示唐古拉地区地表积雪深度在夜间相对稳定、在日间迅速降低的特点。唐古拉地区平均年积雪日数为82 d,各月均有地表积雪出现,但夏季的地表积雪较少且持续时间很短。该地区地表积雪总体上呈厚度较薄、消融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2005—2008年该地区瞬时最大积雪深度为22 cm,日平均积雪深度小于5 cm日数占总积雪日数的71.58%。
肖瑶赵林李韧焦克勤乔永平姚济敏
关键词:积雪深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