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312201)

作品数:93 被引量:1,051H指数:20
相关作者:柴天佑王福利常玉清吕哲岳恒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辽东学院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冶金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篇神经网
  • 15篇神经网络
  • 14篇软测量
  • 13篇竖炉
  • 8篇竖炉焙烧
  • 8篇非线性
  • 6篇优化控制
  • 6篇智能控制
  • 6篇自动化系统
  • 6篇综合自动化
  • 6篇综合自动化系...
  • 6篇磨矿
  • 5篇多变量
  • 5篇专家系统
  • 5篇自适
  • 5篇自适应
  • 5篇线性系
  • 5篇非线性系统
  • 4篇智能优化控制
  • 4篇图像

机构

  • 85篇东北大学
  • 5篇辽东学院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上海宝信软件...
  • 2篇辽宁工业大学
  • 2篇沈阳理工大学
  • 2篇辽宁工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上海杉达学院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东软集团
  • 1篇康考迪亚大学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作者

  • 56篇柴天佑
  • 20篇王福利
  • 17篇常玉清
  • 12篇吕哲
  • 11篇严爱军
  • 10篇岳恒
  • 9篇王永富
  • 6篇周平
  • 6篇刘阳
  • 5篇毛志忠
  • 5篇郑秉霖
  • 5篇丁进良
  • 5篇杨强大
  • 5篇张洪祥
  • 4篇杨辉
  • 4篇王普
  • 4篇赵立杰
  • 3篇赵珍
  • 3篇刘积仁
  • 3篇周晓杰

传媒

  • 14篇东北大学学报...
  • 12篇系统仿真学报
  • 10篇控制工程
  • 8篇控制与决策
  • 6篇自动化学报
  • 6篇控制理论与应...
  • 6篇信息与控制
  • 5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计算机集成制...
  • 2篇化工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化工自动化及...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模糊系统与数...
  • 1篇系统工程学报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计量学报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1篇2009
  • 23篇2008
  • 13篇2007
  • 9篇2006
  • 19篇2005
  • 10篇2004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白棋盘格角点检测算法被引量:18
2007年
分析了现有棋盘格角点检测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棋盘格角点检测算法.该算法定义4个特征方向,并通过黑白检测算子(BW)检测特征方向上像素的灰度分布特征,获得像素级精度的角点坐标位置;再根据局部窗口内响应值的相似度与影响因子对角点坐标加以修正,实现了亚像素级精度的角点坐标定位.该算法对图像的旋转和亮度变换具有鲁棒性.将本方法应用于实际拍摄的棋盘格图像,证明了其对棋盘格角点检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刘阳王福利常玉清吕哲
关键词:角点检测RADON变换亚像素摄像机定标
机器视觉测量中一种新的边缘检测算法被引量:1
2009年
边缘检测是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技术中的关键环节.采用单一结构元素的形态学边缘检测方法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待检测边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视觉测量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元素自适应选取算法.新算法引入了模糊拓扑的思想,通过识别组成待检测特征的像素点来确定特征的形状,构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元素.在边缘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新的数学形态学方法对于复杂多变的边缘特征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能够全面、准确地实现对待检测边缘的提取,更好地满足了机器视觉测量的实际需要.
吕哲王福利常玉清孙天瑜
关键词:计量学机器视觉数学形态学模糊拓扑
改进的方向自适应中值滤波器在注塑产品图像预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分析了将现有方向自适应中值滤波器算法应用到注塑产品图像预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注塑产品图像预处理对于滤波器性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向自适应中值滤波器算法,通过噪声检测和区域检测实现了对图像中各像素点特性的判别,进而根据各像素点自身特性的不同,有的放矢地确定相应的滤波处理方法。在有效抑制注塑产品图像中噪声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边缘保护能力,大幅缩减了计算用时,很好地满足了注塑产品图像预处理的要求。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吕哲王福利常玉清刘阳
关键词:注塑产品中值滤波器
制造执行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被引量:103
2005年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MES)是制造(生产)过程的计算机在线管理系统,处于制造企业计划层与控制层之间的执行层,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设备控制系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制造企业实现敏捷化和全局优化的关键系统。综述了制造执行系统MES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MES的功能模型,给出了协同的MES功能模型和实现综合生产指标优化的流程工业MES功能模型,分析了MES的应用现状,提出了MES的发展趋势和实现管理扁平化和综合生产指标优化的流程工业MES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柴天佑郑秉霖胡毅黄肖玲
关键词:制造执行系统敏捷化
区域自适应中值滤波器被引量:8
2007年
传统的基于噪声检测的中值滤波算法,对于检测出的噪声点往往采用相同的滤波处理方法,而忽视了噪声点自身特性的差异,限制了其滤波性能的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区域自适应中值滤波器,算法在噪声检测的基础上,应用改进的区域判别方法实现对噪声点所属区域的判别,进而根据其所属区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选取滤波处理方法。仿真研究表明,该滤波器算法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获得了更强的边缘细节保护能力,较之传统方法具有更为出色的滤波性能。
吕哲王福利常玉清刘阳
关键词:区域自适应中值滤波噪声检测
冷连轧仿真系统虚拟对象级的设计要点被引量:1
2007年
以某钢厂2030 mm五机架四辊冷连轧机系统为仿真原型,建立了4级结构五机架冷连轧过程动态仿真系统,讨论了对动态轧制过程与实体设备动态行为进行仿真的虚拟对象L0级的结构、功能.建立了含有移动数据库的分布式仿真数据库系统(DDBS),模块化设计仿真模型程序以提高可重性和仿真系统的安全性与可维护性,实现了冷连轧虚拟对象级的基于Web的客户层、应用层、资源层3级结构仿真平台,提供了基于Web服务的人机界面支持系统.设计的冷连轧虚拟对象级为研究和开发轧制自动化新技术而需要进行的虚拟轧制实验提供了合适的平台.
铁鸣柴天佑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模块化
基于未建模动态补偿的非线性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被引量:23
2011年
针对一类不确定的离散时间零动态不稳定的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未建模动态补偿的非线性控制器.采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和一一映射相结合的方法估计未建模动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线性自适应控制器、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以及切换机制组成的自适应切换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上述两种控制器的切换,保证闭环系统输入输出信号有界的同时,改善系统性能.本文将要求未建模动态全局有界的条件放宽为线性增长,建立了所提自适应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通过仿真比较和水箱的液位控制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柴天佑张亚军
关键词:非线性系统
并联型混合建模方法在诺西肽发酵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诺西肽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的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型混合建模方法。该混合模型分两部分:机理模型部分和误差补偿模型部分。利用二氧化碳释放率方程与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推导出了一种新的菌体生长动态模型,并以此作为混合模型的机理模型部分;利用神经网络构成误差补偿模型部分,其中该部分的辅助变量是在分析与诺西肽发酵过程对应的非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隐函数存在定理选取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杨强大王福利常玉清张璇
关键词:软测量神经网络
冶铸轧一体化批量计划编制新技术被引量:11
2005年
研究了钢铁企业MES的核心环节—冶、铸、轧一体化批量计划的编制问题,其目标是为了满足现代的热送热装工艺要求,编制出前后工序协调一致的一体化批量计划。给出了一体化计划编制的框架结构,提出基于模型控制和参数控制的两环控制策略来解决冶、铸、轧三大批量计划难以协调匹配的问题,并给出了评价一体化计划的两个重要的指标:数量和次序匹配率。以某钢铁厂的数据为例进行了数据模拟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钢铁企业的计划编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马天牧张蕾胡国奋郑秉霖柴天佑
关键词:钢铁一体化
机器人角速度两种软测量方法的PD控制对比被引量:4
2004年
对比分析了用LPP差分方法和高增益观测器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的有效性,并用这两种角速度估计方法分别形成了机器人两种不同的PD输出反馈控制器·在机器人仿真实验中,对这两种方法产生的动态和稳态估计误差以及闭环系统的动态和稳态跟踪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这两种方法产生的估计误差及闭环系统跟踪误差的对比结果表明,当角位置测量精确度较高时,利用差分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较理想,而较低时采用观测器方法估计机器人角速度较理想·
王永富柴天佑岳恒
关键词:机器人角速度软测量PD控制高增益观测器输出反馈控制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