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8TQB009)

作品数:1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郑欣赵呈晨章译文杨丽萍刘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低俗
  • 10篇低俗化
  • 10篇电视
  • 7篇节目
  • 6篇电视节目
  • 4篇少年
  • 4篇青少年
  • 3篇社会
  • 2篇亚文化
  • 2篇收视
  • 2篇文化
  • 1篇电视购物
  • 1篇电视购物节目
  • 1篇电视观众
  • 1篇电视剧
  • 1篇电视栏目
  • 1篇电视新闻
  • 1篇电视新闻节目
  • 1篇电视娱乐
  • 1篇电视娱乐节目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郑欣
  • 1篇朱倩雅
  • 1篇姚悦月
  • 1篇庄屿瑞
  • 1篇汤玥
  • 1篇刘瑛
  • 1篇赵呈晨
  • 1篇李雯
  • 1篇杨丽萍
  • 1篇章译文
  • 1篇施瑞婷
  • 1篇刘琳

传媒

  • 4篇重庆社会科学
  • 2篇东南传播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青年探索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新闻界
  • 1篇湖南大众传媒...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视节目低俗化与“污名化”:一种文化研究的视角被引量:4
2012年
电视媒体低俗化屡禁不止,并引发广泛关注,在学界曾经持续掀起一股批判热潮。本文尝试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探讨电视节目低俗化的诸多争议,重审"低俗"之义、之过、之治,并重新发掘电视传播场域中青少年受众的主体性。研究发现,电视节目低俗化是信息全球化、传媒市场化、文化后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歧途及大众娱乐过度解放的误区。对于低俗化的审视需要"当事人"视角的解读,尤其是要考虑青少年亚文化存在的抵抗空间。
章译文郑欣
关键词:电视节目低俗化污名化文化研究
抵抗与收编:电视节目低俗化对青少年亚文化影响
2012年
时下的电视节目日益被低俗化浪潮所淹没,社会主流文化往往直接干涉青少年媒介接触或担忧负面影响,却较少关注青少年群体理解的低俗化。通过采取焦点小组访谈法,从青少年亚文化角度解读电视节目低俗化,重点探究青少年媒介接触亚文化及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影响,发现在初级影响、次级影响、深层影响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就亚文化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包括收编与妥协的双向作用。
施瑞婷
关键词:电视节目低俗化青少年亚文化
“堵”还是“疏”:动画片低俗化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来,针对动画的日益低俗化趋势,有关部门采取了"禁播令"和"停播令"等一系列严厉措施。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引起了强烈的争议。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一系列"禁播令"及"停播令",分析了动画被"禁"、"停"的主要原因,对"禁"、"停"的管制手段进行了反思,提出应科学看待动画低俗化,努力推动动画分级制的建立,并在积极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姚悦月
关键词:动画低俗化青少年社会化
中美反电视节目低俗化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前,中美两国都采取了立法限制、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措施来管理电视节目低俗化,但两者也存在很大差别。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媒介内外两方面。比较中美两国反电视节目低俗化的措施,可以为中国反电视节目低俗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杨丽萍
关键词:电视节目低俗化
电视剧低俗化的生产播出环节考察
2009年
电视剧的制播分离使得电视剧交易市场得以存在。电视剧低俗化是国产电视剧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但归责于单个一方的批评并不能改善低俗化的现状。电视剧低俗化是整个流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才能最终推动电视剧的健康发展。
刘瑛
关键词:电视剧低俗化
“禁播”的背后:电视购物节目利益链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各种水准参差不齐的电视购物节目泛滥电视机屏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索这些节目"禁播"背后复杂的利益链,对电视购物节目"禁播"背后显隐性利益主体关系逐对剖析。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分类探讨,我们会发现我国在惩治违规电视购物节目问题上所暴露的行政权力羸弱和法律权力缺失等诸多病弊。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视购物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在管理上重视对利益链中隐性利益主体关系的把握。
朱倩雅
关键词:电视购物节目利益链
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成因与博弈效应被引量:1
2009年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化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以电视娱乐节目的历时性发展为个案,分析说明国家、市场、社会等力量在电视娱乐节日的各发展阶段中是如何先后入场,这些力量又是如何演变和相互抗衡,并不断推进电视娱乐节目中的低俗现象发展,形成当今低俗化这一社会问题的。
汤玥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社会
电视栏目的独立视角与平民化诉求被引量:2
2010年
由民生新闻带动的社会民生类节目,以其百姓的立场与视角、平民化的叙述方式,在日趋白热化的电视节目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然而,平民化中的"低"视角、"浅"内涵、"俗"文化,也把社会民生类节目引向低俗化,这一部分归因于节目本身在选题内容、表达方式、监督职能与互动设置上的过失性"越位"与蓄意性"反越位",更深层次地归因于媒体追逐经济利益与满足受众低俗趣味的双重机制,致使社会民生类节目游走在平民化与低俗化之间。
刘琳
关键词:社会民生电视节目平民化低俗化
变迁中的电视受众心理及其社会属性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电视受众的心理要求与收视习惯是复杂多变的,其变化是各种因素影响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探讨电视受众的收视心理及其影响因素,不能单纯从观众自身及其与电视节目实际收视状况的关系来考察。应当紧密结合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电视发展与观众收视心理的社会因素,对受众观念的变迁及受众身份的衍化趋势进行动态的把握,以揭示电视受众心理活动变化的根本动因。
郑欣
关键词:电视观众收视心理社会属性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收视率陷阱及其矫正被引量:2
2010年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娱乐化成为新闻从业人员获取收视率的突破口。在娱乐化的浪潮下,电视新闻制作故事化、夸张性、煽动性越来越强,媒介公信力不断下降,社会效益被经济效益逐步取代。对此现象,新闻从业人员及学术界必须予以关注,寻求一条充分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
李雯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收视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