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

作品数:224 被引量:1,260H指数:17
相关作者:李建国高艳霞芦春莲曹洪战曹玉凤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6篇农业科学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化学工程
  • 12篇机械工程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理学
  • 10篇医药卫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冶金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1篇奶牛
  • 13篇繁殖
  • 11篇中药
  • 10篇小麦
  • 10篇病毒
  • 9篇杂交
  • 9篇除尘
  • 9篇除尘器
  • 8篇电除尘
  • 8篇电除尘器
  • 7篇猪繁殖
  • 7篇猪繁殖与呼吸...
  • 7篇猪繁殖与呼吸...
  • 7篇呼吸综合征
  • 7篇呼吸综合征病...
  • 7篇繁殖与呼吸综...
  • 6篇厌氧
  • 6篇荷斯坦奶牛
  • 5篇动物
  • 5篇玉米

机构

  • 98篇河北农业大学
  • 25篇河北省农林科...
  • 24篇河北工业大学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6篇燕山大学
  • 14篇长城汽车股份...
  • 11篇邯郸市农业科...
  • 9篇承德医学院
  • 7篇北京安伯胚胎...
  • 6篇河北科技大学
  • 5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河北省科学院
  • 4篇张家口市农业...
  • 3篇河北省畜牧兽...
  • 3篇保定职业技术...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3篇天津市工大镀...
  • 3篇河北耿忠生物...
  • 2篇东北大学
  • 2篇承德石油高等...

作者

  • 27篇李建国
  • 23篇高艳霞
  • 21篇曹玉凤
  • 18篇李秋凤
  • 18篇曹洪战
  • 18篇秦建华
  • 18篇芦春莲
  • 16篇张宏彦
  • 12篇刘全清
  • 11篇王延吉
  • 10篇任丽琴
  • 10篇丁志江
  • 10篇肖立春
  • 9篇韩秋成
  • 9篇尹国
  • 9篇崔明晖
  • 9篇任爱民
  • 8篇李运起
  • 8篇田树海
  • 7篇孙继国

传媒

  • 18篇黑龙江畜牧兽...
  • 18篇河北农业科学
  • 8篇畜牧与兽医
  • 7篇环境工程
  • 7篇华北农学报
  • 7篇汽车电器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中国奶牛
  • 6篇动物医学进展
  • 6篇动物营养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汽车工程师
  • 4篇中国家禽
  • 4篇水处理技术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燕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中国沼气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8篇2016
  • 20篇2015
  • 23篇2014
  • 40篇2013
  • 26篇2012
  • 23篇2011
  • 52篇2010
  • 27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2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忍冬叶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研究忍冬Lonicera japonica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制备液相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忍冬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忍冬苷(lonicerin,Ⅰ),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Ⅱ),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dicaffeoylquinic acid,Ⅲ),1,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Ⅱ,Ⅲ,Ⅳ为首次从忍冬叶中分离得到。
刘婵娟陈四平
关键词:忍冬叶化学成分
谷子冬季南繁加代的关键技术及注意事项被引量:1
2012年
总结了海南谷子冬季南繁加代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简要阐述了试验地的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以及病虫鸟鼠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以供谷子南繁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宋国亮赵治海王晓明范光宇苏旭史高雷王峰邱风仓冯小磊
关键词:谷子南繁
河北省发酵类抗生素菌渣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被引量:22
2013年
河北省作为抗生素生产大省,每年产生的抗生素发酵菌渣约30万t。抗生素菌渣作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处理困难,其处置过程已成为限制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瓶颈。系统地总结了河北省抗生素菌渣产生和处置现状,指出了菌渣产生及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菌渣处置技术需求,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发酵类抗生素菌渣的残留消除技术及环保管理提出建议及对策。
赵卫凤鲍晓磊张媛张焕坤陆雅静王洪华
关键词:抗生素菌渣环保
保定市某猪场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评价猪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体,选择长白×大白二元杂交种母猪40头,分别于接种猪日本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的第0,15,45天耳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结果表明:免疫前猪乙型脑炎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5.0%(14/40),免疫后第15,45天猪乙型脑炎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5.0%(34/40)、80.0%(32/40)。说明猪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陈振师汪恩强张恒李浩
关键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河北地方株ORF6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从河北沧州分离到一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接种Marc-145细胞,经4代盲传,出现细胞病变,经鉴定为PRRSV,命名为HB-3(cz)株。根据GenBank公布的PRRSV JXA1株ORF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P1/P2),用RT-PCR方法扩增完整ORF6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M-T载体并转化克隆菌,阳性重组质粒PGM-M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后将克隆质粒PGM-M双酶切后连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Rosseta-DE3中成功获得表达,经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蛋白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王娇孙继国陈赛娟刘涛王坤赵泽坤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河北分离株ORF6基因原核表达
承德钒钛磁铁矿低碱度烧结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承德钒钛磁铁矿的低碱度烧结过程和烧结矿质量,探讨了低碱度钒钛烧结矿替代球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高碱度钒钛烧结矿相比,低碱度钒钛烧结矿的成品率高、强度好、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好,可以满足高炉冶炼要求。但其垂直烧结速度慢,w(FeO)高。碱度控制在0.8,配碳量控制在3.4%~3.6%,配加20%的澳矿粉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李凤臣孙艳芹孙丽芬张振锋李福民吕庆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碱度烧结矿质量工艺参数
混合动力轿车低压BSG系统功率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几种混合动力BSG系统结构及其各自特点,以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为目标,对BSG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及各种工况下与发动机配合输出的扭矩分配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功率分析及车辆需求的BSG系统设计方案。基于本文设计的低压BSG系统已经应用于长城某轻混样车中,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唐会莉王玉珏绳鹏飞
关键词:混合动力轿车燃油经济性低压系统
基于双MCU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长城汽车某传统车型改装成纯电动车的实际需求,及对整车控制系统的要求设计整车控制器,详细介绍电源管理、CAN通信、输入信号处理以及继电器驱动等电路的设计方法。基于双MCU的硬件设计方案增强了整车控制系统的硬件故障自诊断能力,大大提高了整车控制器的可靠性。
宋雪静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硬件设计
构树叶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构树叶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将45周龄体况一致的健康海兰灰蛋鸡4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Ⅳ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1.5%、2%的构树叶,定期采样测定各组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指数。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构树叶均可增加蛋重,以2%添加组效果最佳(P<0.05),各试验组对产蛋率有一定的改善,而对采食量和料蛋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1.5%添加组的蛋黄颜色、蛋壳相对重、蛋壳厚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蛋形指数、蛋黄系数、蛋黄相对重、哈夫单位等指标上1.5%添加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日粮中添加1.5%~2%的构树叶即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
李艳芝李茜王彦超侯海锋史万玉钟秀会郑长山
关键词:构树叶蛋鸡蛋品质
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及其弥补措施被引量:6
2014年
现有的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下,电动汽车必须使用多块电池构成的电池组来满足使用要求。由于同一类型、规格的电池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值存在差别,使其在电动汽车上使用时,性能指标往往达不到单体电池的原有水平,严重影响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本文对电池组内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生产、配组、使用、维护等过程提出弥补不一致性的措施。
杨帆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聚类分析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