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

作品数:639 被引量:3,665H指数:23
相关作者:杨新明安淑华李玉坤李金英李索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7篇医药卫生
  • 6篇哲学宗教
  • 3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0篇细胞
  • 48篇血管
  • 47篇动脉
  • 47篇手术
  • 37篇蛋白
  • 35篇梗死
  • 34篇糖尿
  • 34篇糖尿病
  • 34篇疗效
  • 30篇卒中
  • 29篇缺血
  • 25篇肿瘤
  • 24篇预后
  • 23篇血清
  • 23篇术后
  • 22篇基因
  • 22篇急性
  • 21篇血性
  • 21篇食管
  • 19篇皮瓣

机构

  • 96篇河北医科大学...
  • 80篇华北理工大学
  • 70篇河北医科大学...
  • 67篇河北省人民医...
  • 61篇河北医科大学
  • 43篇河北医科大学...
  • 40篇河北省儿童医...
  • 39篇河北医科大学...
  • 29篇河北北方学院...
  • 28篇河北大学
  • 18篇唐山市第二医...
  • 17篇保定市第一中...
  • 13篇河北北方学院
  • 12篇承德医学院附...
  • 11篇沧州市中心医...
  • 9篇承德医学院
  • 9篇开滦总医院
  • 8篇石家庄市第四...
  • 7篇石家庄市第五...
  • 7篇石家庄市疾病...

作者

  • 25篇杨新明
  • 20篇安淑华
  • 19篇李玉坤
  • 17篇李金英
  • 15篇李索林
  • 14篇董艳红
  • 13篇王辉
  • 10篇元小冬
  • 10篇吕佩源
  • 10篇孟宪勇
  • 9篇王秋筠
  • 9篇高文杰
  • 8篇霍树平
  • 8篇张瑛
  • 7篇全冠民
  • 7篇张庆富
  • 7篇甄真
  • 7篇齐进春
  • 6篇田利远
  • 5篇董占军

传媒

  • 46篇河北医科大学...
  • 22篇脑与神经疾病...
  • 17篇临床荟萃
  • 14篇中国老年学杂...
  • 13篇河北医药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8篇中国健康心理...
  • 7篇山东医药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华放射肿瘤...
  • 7篇中华行为医学...
  • 6篇中国煤炭工业...
  • 6篇中华麻醉学杂...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临床小儿外科...
  • 6篇发育医学电子...
  • 5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5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39篇2023
  • 61篇2022
  • 71篇2021
  • 57篇2020
  • 49篇2019
  • 53篇2018
  • 47篇2017
  • 21篇2016
  • 52篇2015
  • 48篇2014
  • 32篇2013
  • 22篇2012
  • 20篇2011
  • 25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6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构建颅内动脉瘤3D模型指导动脉瘤夹闭的诊治体会被引量:4
2015年
颅内动脉瘤是局部血管的异常改变而产生的病理性囊性膨出,常见于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1]。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主要有开颅动脉瘤夹闭及介入栓塞两种方法,在临床动脉瘤夹闭手术过程中术者主要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动脉瘤二维图片来指导手术。
袁宇翟贺鑫史彦芳郭毅王佳良杜磊丁亚楠李春晖
关键词:模拟手术
一期后路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62例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横突间植骨、钉棒系统固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7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采用本术式治疗的62例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下肢痛及腰痛缓解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腰部功能恢复程度;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法判断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入组患者,未发生大血管损伤和脊髓损伤,伤口术后甲级愈合,随访均在1年以上。术后3个月感染指标,均正常。术后3~12个月行X线检查,显示横突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显示:VAS分值为(3.05±0.65)分、(1.88±0.55)分和(0.31±0.42)分,较术前(6.67±1.85)分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1、P=0.012);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较术前均显著好转(Z=2.01、P=0.022);ODI分值为(21.15±5.35)分、(12.26±4.55)分和(5.31±3.12)分,较术前(37.87±4.85)分均显著降低(F=9.31、P=0.031)。结论本术式能够对腰椎椎管和神经根管做到有效减压,且疗效确切。长期抗布鲁杆菌药物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是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田野杨新明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手术治疗脊柱炎腰椎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骨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背景:随着骨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和发展,发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可以在骨组织中积累,影响骨骼的结构及生物力学性能。目前许多研究发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通过特殊的作用机制后能够引起以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细胞为主的骨组织细胞发生病理改变,导致骨重建失衡,骨骼强度下降,骨折发生率增加。目的:综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骨骼生物力学的影响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骨组织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5年1月至2019年7月在Pub Med、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对骨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的文章,检索结果限于英文文献。结果与结论:最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4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骨胶原交联的影响,使得骨强度显著下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通过使骨组织细胞发生病理机制改变影响骨代谢,使得骨组织细胞发生本质改变。最终导致骨代谢平衡紊乱,骨骼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骨代谢相关的细胞活力改变有着直接关系,但具体相关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而这种特殊机制的改变在今后有可能为骨质疏松症提供独特的病理机制、诊断思维和相关治疗及预防策略。
刘畅王娜李玉坤薛鹏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骨强度骨质量
上肢神经沙漏样狭窄的临床诊治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沙漏样狭窄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例上肢周围神经沙漏样狭窄患者,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超声所见、治疗经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行超声检查的8例患者中有7例发现单处或多处沙漏样狭窄,其部位、数量、狭窄程度以及神经的形态变化与术中所见完全符合。根据狭窄程度、电生理结果和术中所见,积极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1例未行超声检查的患者3年后无恢复。结论超声可明确沙漏样狭窄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数量和狭窄程度,为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防止病变遗漏,但与检查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有关。对狭窄严重的完全损伤进行积极的手术干预可促进神经的功能恢复。
许娅莉白江博于亚东邵新中
关键词:超声检查外科手术
尿液IgG_4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研究尿液IgG4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式免疫酶联法测定不同时期糖尿病患者的尿液IgG4含量。结果糖尿病微量白蛋白期尿液IgG4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期 (P <0 .0 1和P <0 .0 5 ) ,而低于临床白蛋白尿期 (P <0 .0 1) ,尿液IgG4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期IgG4阳性率为 5 2 .7%。
刘宽芝焦秀敏王战建李红张丽红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免疫球蛋白G4
远隔缺血后适应在缺血性卒中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C)指缺血事件后通过物理加压对特定组织或器官进行短暂、重复的血管缺血与再通,以改善其远隔的心脏、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对缺血损伤的适应能力。近年来,RIPC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与治疗中,越来越多的生化、影像学指标被用于研究RIPC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本文将对近年来RIPC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谷昊辰王大力安月张江赵晓晶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家族性乳腺癌与散发性乳腺癌临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比较家族性乳腺癌与散发性乳腺癌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性,探讨家族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68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家族性乳腺癌18例,散发性乳腺癌663例,比较两组间临床生物学行为特点。结果家族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Ⅲ级比例(44.4%)明显高于散发性乳腺癌(17.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3,P=0.007);家族性乳腺癌的ER阴性率(50.0%)高于散发性乳腺癌(2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3,P=0.045);家族性乳腺癌的VEGF表达阳性率(44.4%)高于散发性乳腺癌(2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3,P=0.034)。但家族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在年龄分布(χ2=0.505,P=0.918),绝经状况(χ2=0.915,P=0.633),肿瘤大小(χ2=1.595,P=0.660),临床分期(χ2=1.882,P=0.597),病理类型(χ2=2.430,P=0.876),腋淋巴结转移率(χ2=0.999,P=0.607),PR(χ2=3.088,P=0.214)及C-erbB-2表达(χ2=3.094,P=0.213)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族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ER阴性率、VEGF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散发性乳腺癌,提示预后较差。
陈丽芬路洪超周军高威李春晓王桂兰耿翠芝
关键词:乳腺肿瘤家族性生物学行为
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预测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诊断和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DN)患者80例(A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86例(B组)及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C组);分别检测各组CysC、Hcy、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A组CysC、Hcy、Scr、BUN水平显著高于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组、C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sC、Hcy联合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敏感的指标,对早期的预测、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燕袁鲁亮张海松刘宁张刚
关键词:胱抑素C
维生素D水平与骨密度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及骨密度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早期RA组患者58例、晚期RA组患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3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行方差分析,分析25(OH)D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抗角蛋白抗体(抗AKA抗体)相关性,并利用骨密度仪对3组行骨密度检测。结果 25(OH)D浓度在早期RA组[(30.24±13.72)ng/mL]及晚期RA组[(27.78±8.55)ng/mL]较正常对照组[(36.71±10.65)ng/mL]明显减少(P<0.05),早期RA组与晚期RA组间25(OH)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DAS28评分、RF、ESR、CRP、Hb、Plt、抗CCP抗体及抗AKA抗体无相关性。骨密度检测发现,早期RA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比例6.9%,正常对照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占5.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但早期RA与晚期RA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检测对早期RA诊断意义不大。
赵蕾张志华王天成白春强姜凤云郝长来
关键词: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维生素D骨密度
五味子乙素通过上调miR-486-5p的表达对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对miR-486-5p表达及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中miR-486-5p的表达量,Western-blot法检测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中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脂质体转染方法构建过表达miR-486-5p的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MTT法检测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五味子乙素浓度的增加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增殖率和Bcl-2表达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miR-486-5p、Caspase-3和Bax表达呈不断增加趋势(P<0.05)。转染miR-486-5p模拟物组的细胞增殖率在转染3 h与4 h后低于转染miRNA模拟物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转染miRNA模拟物组(P<0.05,P<0.01)。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能通过上调miR-486-5p表达,诱导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发生凋亡,miR-486-5p可作为对人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的靶点。
张卉
关键词:五味子乙素甲状腺肿瘤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