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08GWZX0602)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高建军徐小雅王洪复金慰芳谢月霞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离辐射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头坏死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细胞
  • 1篇肿瘤早期
  • 1篇肿瘤早期诊断
  • 1篇细胞
  • 1篇坏死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于...
  • 1篇骨头
  • 1篇骨头坏死
  • 1篇骨陷窝
  • 1篇股骨
  • 1篇股骨头
  • 1篇股骨头坏死
  • 1篇恶性
  • 1篇恶性肿瘤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1篇张江虹
  • 1篇邵春林
  • 1篇金慰芳
  • 1篇王洪复
  • 1篇徐小雅
  • 1篇高建军
  • 1篇谢月霞

传媒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Ki-67因子在肿瘤细胞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Ki-67因子存在于增殖细胞核仁中,参与驱动细胞周期调控网络,表达强度随周期进程不断变化。Ki-67的标记指数能可靠而迅速地反映恶性肿瘤增殖率,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展、转移、预后相关,是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Ki-67因子可用于癌变可能性预测、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疗效评估,
谢月霞张江虹邵春林
关键词:KI-67肿瘤细胞恶性肿瘤肿瘤早期诊断生物学行为
电离辐射致股骨头坏死早期病理特点和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单次大剂量射线引起大鼠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理改变,为放射性骨坏死特别是放射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37Csγ射线(30Gy)体外局部单侧单次照射大鼠股骨头,受照后2、6和12周取双侧股骨头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改变;照后2周骨髓间充质干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离培养,观察BMSCs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照后12周血管内灌注Microfill造影剂,采用微CT对股骨头毛细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结果^137Csγ射线局部照射后,受照侧股骨头软骨柱紊乱,骨细胞核皱缩、数量减少、空骨陷窝增多、骨小梁面积减少(P〈0.05);受照侧股骨头毛细血管密度由未照侧的12.3%降至6.65%(P〈0.05);BMSCs生长缓慢,集落形成率为10%,较对照组(21%)明显下降(P〈0.05)。结论30Gy单次局部照射后骨组织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空骨陷窝增加,照射后6周空骨陷窝率达30%可作为放射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预诊断的指标之一。辐射致股骨头损伤甚至坏死除了射线对骨组织的损伤外,还与射线对骨髓BMSCs和毛细血管的损伤有关。
徐小雅金慰芳王洪复高建军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放射性骨坏死骨髓间充质于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