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466003)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0H指数:9
- 相关作者:范国强翟晓巧曹喜兵刘飞董占强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泡桐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被引量:9
- 2010年
- 以豫杂一号泡桐为材料,通过对影响AFLP技术体系的各主要因素的研究,建立了适于泡桐AFLP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佳酶切体系(20μL)为500 ng模板DNA,3 U的PstI和M seI,在37℃下双酶切3 h;20μL最佳连接体系中为酶切产物15μL,0.25μmol.L-1PstI接头,2.5μmol.L-1M seI接头,1μL 10×T4 Buff-er,2 U T4连接酶,22℃连接18 h;20μL最佳预扩反应体系中5μL稀释10倍的连接产物,100μmol.L-1dNTP,2 U Taq酶,250μmol.L-1PstI和M seI引物(P+AGT/M+AGT),2μL 10×PCR Buffer.20μL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中5μL稀释20倍预扩增产物,100μmol.L-1dNTP,2 U Taq酶,350μmol.L-1PstI和M seI引物(P+AGT/M+AGT),2μL 10×PCR Buffer.最后,筛选出了97对适宜于泡桐AFLP分析的引物.
- 曹喜兵何佳翟晓巧范国强
- 关键词:泡桐AFLP引物筛选
- MMS对白花泡桐种子发芽率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 2007年
- 在白花泡桐种子萌发的不同时段、采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甲酯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泡处理,记录种子发芽率,测定各处理种苗的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在3种因素中,不同时段的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GA含量影响极显著;浸泡时间对ABA含量影响显著;而3种因素对种子芽内的IAA含量、ZR含量影响均不显著;GA含量与种子的发芽率成正相关。
- 翟晓巧贾峰刘飞范国强张变莉
- 关键词:白花泡桐种子发芽率内源激素
- 5种四倍体泡桐生长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2年生5种四倍体泡桐为材料,研究其光合作用、材积生长量、接干长度、比叶重(SLW)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表明,5种四倍体泡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光合因子的日变化规律相同。9月份叶片的Pn、Gs、Tr、Ci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TF4)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余4个种。此外,四倍体毛泡桐(T4)的树高生长量和接干高增长量、TF4的胸径生长量和比叶重增长量、四倍体南方泡桐(A4)的材积增长量最大。5种四倍体泡桐的树高、胸径、接干、材积的相关性表明,材积与胸径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显著;树高与比叶重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
- 王晓丹赵振利范国强张晓申王安亭李永生
- 关键词:泡桐四倍体光合特性
- 硫酸二甲酯处理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幼苗的形态变化及其SSR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以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幼苗为材料,研究了硫酸二甲酯处理对其幼苗形态和基因组DNA的SSR扩增位点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5 mg.L-1的硫酸二甲酯处理3 h幼芽形成的幼苗仍呈现丛枝病幼苗症状,而质量浓度等于15 mg.L-1、处理5 h或大于25 mg.L-1、处理超过3 h的幼芽形成的幼苗形态上均呈现健康状态,但15 mg.L-1硫酸二甲酯处理5 h的幼苗内仍有植原体存在。此外,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幼苗、健康幼苗、15、125 mg.L-1硫酸二甲酯处理幼苗的DNA在SSR水平上扩增位点相同。
- 范国强赵改丽翟晓巧曹喜兵
- 关键词: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幼苗形态硫酸二甲酯
- 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及质谱鉴定被引量:12
- 2008年
- 借助胶体金免疫电镜和质谱分析技术,利用制备的专化性抗体,进行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m24ku,pI6.8)叶片和茎尖的亚细胞定位和质谱鉴定研究。结果显示: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分布于健康苗叶片和茎尖细胞的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部位,患病幼苗叶片和茎尖细胞相同亚细胞器部位未发现该蛋白质的存在,进一步表明植原体侵染阻断了此蛋白的合成。此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分析该特异蛋白后,通过查询MSDB数据库初步断定该特异相关蛋白为水稻叶绿体分子伴侣Q6K822-ORYSA的同源蛋白。
- 范国强曾辉翟晓巧
- 关键词:泡桐亚细胞定位质谱鉴定
- 光周期对泡桐叶片体外植株再生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07年
- 以毛泡桐、兰考泡桐和白花泡桐叶片为外植体,在其体外器官直接再生的最适MS和1/2MS培养基上,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对泡桐叶片体外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为24 h的光周期可促进泡桐叶片芽的诱导,但不同种泡桐叶片芽诱导率达到最大所需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对幼芽根诱导来说,不同光周期对3种泡桐幼芽生根的作用存在差异.当幼芽诱导根时间为7 d时,光照时间长于或短于16 h的光周期都会抑制毛泡桐和兰考泡桐幼芽根的诱导,并且这些不适宜的光周期对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幼芽生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兰考泡桐.
- 范国强董占强李峰稳贾峰
- 关键词:泡桐光周期叶片体外植株再生
- 泡桐叶片总DNA甲基化水平测定方法被引量:7
- 2007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仪,色谱柱为Thermo Hypersil C18BDS,以pH4.0的甲醇-戊烷磺酸钠10mmol/L-三乙胺(10-90-0.2,v/v)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柱温30℃,在Waters248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273nm处,测定泡桐叶片DNA水解样中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的含量,泡桐叶片DNA总甲基化水平用5-甲基胞嘧啶占DNA样品中总胞嘧啶碱基的百分数表示。
- 贾峰张变莉翟晓巧刘飞范国强黄晓书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DNA甲基化胞嘧啶
- 基于Illumina高通量测序的泡桐转录组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Solexa对泡桐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denovo组装,并对得到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N50值为2278bp、平均长度为1410bp的泡桐unigene共有188019条,将其与NCBI的Nr和Swiss-Prot数据库比对后发现,分别有120808条和85880条unigene与其他物种的基因具有同源性。利用COG数据库可将有关的41914条泡桐unigene分成25类,KEGG数据库分析发现共有43553个unigene参与215种代谢通路。找到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泡桐unigene。
- 邓敏捷董焱鹏赵振利张晓申范国强
- 关键词:泡桐转录组
- 甲基磺酸甲酯处理的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幼苗的生长及SSR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细胞分化以及系统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陆光远等,2005;Meyeret al.,1994;Ulian et al.,1996;Rossi et al.,1997)。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植物形态发生异常。
- 翟晓巧曹喜兵范国强
- 关键词: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SSR
- 组蛋白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在真核基因中,组蛋白会发生多种共价修饰,其中组蛋白的甲基化在表观遗传学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甲基化位点产生不同的作用机理,组蛋白H3K9的甲基化与异染色质形成、基因沉默有关;组蛋白H3K4的甲基化与基因转录激活有关;组蛋白H3K36的甲基化与RNAPⅡ有一定的关系。最近首次报道了组蛋白甲基化的可逆性,并发现组蛋白去甲基酶:LSD1和含有Jmjc域的组蛋白去甲基酶。这些去甲基酶可使不同程度甲基化的组蛋白H3K4、K9、K36去甲基化,同时与基因转录存在联系。
- 刘飞靳飞翟晓巧贾峰
- 关键词:组蛋白甲基化组蛋白甲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