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787)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相关作者:田力安志辉叶琴童金南宋虎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化石
  • 2篇埃迪卡拉纪
  • 1篇地层对比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层划分与对...
  • 1篇地层序列
  • 1篇陡山沱组
  • 1篇新元古代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地层
  • 1篇元古代
  • 1篇震旦
  • 1篇震旦系
  • 1篇生物群
  • 1篇石地
  • 1篇剖面
  • 1篇磷酸盐化
  • 1篇庙河生物群
  • 1篇化石组合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4篇叶琴
  • 3篇童金南
  • 3篇安志辉
  • 3篇田力
  • 2篇赵小明
  • 2篇宋虎跃
  • 1篇朱士兴

传媒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神农架-黄陵周缘地区庙河段宏体化石新材料
庙河生物群以其化石精美保存和较高分异度而备受关注,是埃迪卡拉纪多细胞生物辐射发展的重要代表。遗憾的是有关该生物群的层位和古地理分布还没有完全解决。以往庙河生物群只在黄陵西缘的庙河村发现,从未在黄陵地区距离不远的其他相当地...
叶琴童金南肖书海安志辉胡军田力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地层对比
文献传递
黄陵隆起北缘伊迪卡拉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2013年
伊迪卡拉纪(中国称为”震旦纪”)是地球历史上重要的成磷期,黄陵隆起北缘的樟村坪地区的磷矿也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磷矿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而且磷也是主要的生源要素。磷矿中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微体化石,磷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磷矿的研究对于解开早期动物的出现及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虽然黄陵隆起南缘的峡东地区即是我国震旦系的标准命名地点和层型参考序列,
安志辉童金南田力叶琴宋虎跃赵小明
关键词:岩石地层地层划分与对比
峡东青林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变被引量:18
2014年
峡东地区的新元古界由于保存良好的"雪球地球"沉积记录及其崩解后的"盖帽碳酸盐岩"和"庙河生物群"等关键地质记录,因而成为国际新元古界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此次报道的青林口剖面是目前在峡东地区发现的出露最为完整的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对于揭示这一关键地质时期的重大生物演变和地球环境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重点介绍该剖面的地层序列并简要分析其沉积演变特点.该剖面出露新元古代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莲沱组、南沱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其中,莲沱组以紫红色砂岩夹页岩为主,由两个沉积旋回组成;南沱组角度不整合在莲沱组之上,以灰绿色杂砾岩为特征,划分为3个岩性段;陡山沱组以"盖帽白云岩"的出现为底界,以黑色硅质页岩的结束为顶界,划分为4个明显的岩性段;灯影组整体具有"两白夹一黑"的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蛤蟆井段、石板滩段和白马沱段.青林口剖面地层出露完整,各组段岩性特征明显,清晰地反映了该区域的沉积环境演变历程.沉积记录显示,本区新元古代中期开始接受沉积,最先沉积陆相莲沱组,经历成冰纪晚期南沱组代表的"雪球"事件后转为海相沉积,埃迪卡拉纪沉积的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均为浅海开阔碳酸盐相或局限页岩相,成为后生动物起源和宏观藻类分异发展的创新基地.
安志辉童金南叶琴田力宋虎跃赵小明
关键词:新元古代地层序列沉积环境
湖北宜昌樟村坪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磷酸盐化微体化石组合被引量:14
2015年
保存于华南新元古代晚期陡山沱组中的磷酸盐化化石被认为与后生动物起源、真核生物演化有重要联系。位于鄂西黄陵隆起北缘的樟村坪地区,是华南最重要的工业磷矿产地之一,主要磷矿层属于埃迪卡拉纪地层,却鲜有磷块岩化石报道。此次研究利用钻孔样品的大量连续切片,在陡山沱组磷矿层中发现了丰富的保存精美的微体化石,化石组合包括可能的动物胚胎化石Megasphaera inornata;大型具刺疑源类Appendisphaerasp.,Cymatiosphaeroides kullingii,Dicrospinasphaera sp.,Ericiasphaera magna,Weissiella sp.;多细胞藻类Wengania globosa,W.exquisite,Sarcinophycus papilloformis,Thallophyca sp.,以及球状丝状蓝藻化石Archaeophycus yunnanensis,Cyanonema majus,Salome nunavutensis,Obruchevella minor,Siphonophycus kestron,S.typicum,S.robustum,S.septatum。这些微体化石的发现丰富了该区磷酸盐化化石资料,同时该化石组合面貌与黔中地区陡山沱组上磷块岩"瓮安生物群"以及峡东陡山沱组典型硅化生物群都具有相似性,化石层位的探讨也为华南不同沉积相区陡山沱组的地层对比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叶琴童金南安志辉田力赵小明朱士兴
关键词:陡山沱组埃迪卡拉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