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820020)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成韩红兴更多>>
相关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北方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农民
  • 3篇农民集中
  • 3篇农民集中居住
  • 3篇居住
  • 3篇集中居住
  • 2篇法治
  • 2篇法治社会
  • 1篇地方政府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诉讼
  • 1篇刑事诉讼法
  • 1篇形式审查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改革
  • 1篇行政管理
  • 1篇养成
  • 1篇移送
  • 1篇政府
  • 1篇职业共同体
  • 1篇审查

机构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杨成
  • 2篇韩红兴

传媒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行政论坛
  • 1篇河北法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下的公诉方式变革被引量:10
2013年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公诉方式的修改意义重大,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刑事公诉方式与庭前程序及审判程序密不可分,其深层价值和潜在功能不容忽视。公诉方式作为审判模式的航标,与审判模式相生相克,引领着审判模式变革的进路与方向。我国刑事公诉方式经历了从"全案移送、实质审查"到"部分移送、形式审查"再到"全案移送、形式审查"的历史变革。审视刑事公诉方式的价值和功能,探究修法的理由,需细致分析公诉方式对审判模式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韩红兴
关键词:公诉方式形式审查审判模式
农民集中居住的困境及其展望——以建设法治中国为视角被引量:3
2014年
农民集中居住是一个自然生长的历史过程。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方式强制推动农民大规模的集中居住,违背了以工业化引导城市化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泯灭了农民独立的人格,侵蚀了农民的财产权,窒息了农村社会市民化的空间,导致其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展望未来,只有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前提下,以建设法治中国为契机,推进制度改革,充分保障农民的权利,才能确保农民集中居住的良性推进。
杨成
关键词:农民集中居住城市化法治社会
论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建构——以农民集中居住良性推进为视角被引量:3
2014年
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角色错位:即为农民集中居住的主导者和政府自身利益的追逐者。而服务型地方政府是有限政府和公共性政府,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能确保地方政府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公共利益维护者和农民权利保护者等角色。以农民集中居住良性推进为视角,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的路径是:科学定位地方政府的角色,优化地方政府的职能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对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杨成
关键词:行政管理行政改革农民集中居住角色错位服务型地方政府
农民土地财产权与农民集中居住的良性推进被引量:11
2014年
由于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残缺,地方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强势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将节约出来的农村宅基地复垦,并以"增减挂钩"的形式换取城镇商业用地指标,从中获取丰厚的土地增值收益。可以说,获取土地增值收益是地方政府强迫农民集中居住的巨大动力。因此,为了确保农民集中居住的良性推进,我们必须改革并完善相关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从制度上根除地方政府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弊端。
杨成
关键词:农民集中居住土地财产权
论法治社会中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养成被引量:6
2013年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以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学者为主体的法律职业群体,以共同的教育背景、职业培训方法和职业准入资格为前提,以知识共同体为基础,以统一的评价机制为保障,在统一的解释标准下,通过对话和交流,形成同质一体的观念上的自主体。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法治的孕育和发展中起到主体性作用,科学地阐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特性,充分关注法律职业的培育,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韩红兴
关键词:法治法律家法律职业共同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