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作品数:275 被引量:1,381H指数:17
相关作者:于宏伟温志英常明胡瑞省韩卫荣更多>>
相关机构:石家庄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44篇理学
  • 39篇经济管理
  • 27篇机械工程
  • 2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建筑科学
  • 16篇农业科学
  • 15篇文化科学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矿业工程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8篇红外
  • 37篇光谱
  • 36篇红外光
  • 36篇红外光谱
  • 27篇光谱研究
  • 20篇二维红外光谱
  • 12篇细胞
  • 10篇血管
  • 10篇乙烯
  • 10篇甲基
  • 10篇红外光谱研究
  • 9篇硬脂
  • 9篇硬脂酸
  • 8篇企业
  • 8篇综合征
  • 7篇新生儿
  • 7篇窒息
  • 7篇黄酮
  • 6篇心肌
  • 5篇新生儿窒息

机构

  • 50篇石家庄学院
  • 29篇河北经贸大学
  • 20篇河北大学
  • 14篇河北北方学院
  • 1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1篇河北联合大学...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师范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河北工程大学
  • 7篇河北科技师范...
  • 7篇石家庄经济学...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唐山学院
  • 6篇河北省人民医...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河北一品制药...
  • 5篇河北建筑工程...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赣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8篇于宏伟
  • 13篇常明
  • 13篇温志英
  • 8篇胡瑞省
  • 8篇韩卫荣
  • 7篇郄彦辉
  • 7篇刘波
  • 7篇顾丹丹
  • 7篇郧海丽
  • 6篇柳丽霞
  • 6篇曹志强
  • 6篇李海鹰
  • 6篇郝玲
  • 6篇李素娟
  • 6篇杨文智
  • 5篇秦婷
  • 5篇张春晖
  • 5篇肖士恩
  • 5篇华玉
  • 5篇刘宝剑

传媒

  • 6篇山东医药
  • 6篇理化检验(化...
  • 6篇红外技术
  • 6篇光散射学报
  • 6篇河北建筑工程...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材料导报
  • 5篇中国粮油学报
  • 4篇商业时代
  • 4篇脑与神经疾病...
  • 4篇河北大学学报...
  • 4篇煤矿机械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4篇食品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河北工业大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精细石油化工...
  • 3篇经济论坛
  • 3篇棉纺织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27篇2015
  • 25篇2014
  • 22篇2013
  • 26篇2012
  • 29篇2011
  • 28篇2010
  • 31篇2009
  • 27篇2008
  • 18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疏肝健脾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疏肝健脾通络中药,对照组用多潘立酮,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MTL)、血管活性多肽(VIP)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MTL、VIP水平在治疗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疏肝健脾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MTL、VIP的分泌而达到治疗效果。
杨洁张春晖刘成云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胃动素血管活性多肽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8
2010年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属于药剂学的分支,又是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新药开发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这门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其教学质量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相关工作密切相关。因此,优化教法,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娜李唐棣吕立勋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力学教学药剂学药学专业新药开发
医务人员癌症病情告知技能训练的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告知癌症病情是医务人员为癌症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基本内容,然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我国医生通常不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家属。医生不告知癌症患者真实病情一方面是出于保护患者的目的,另一方面尚存在告知癌症病情困难大、
孙玉倩孙秉赋丁焕然袁淑青窦娜郝晶赵佳
关键词:癌症患者病情告知医务人员文化背景医生
1,3-双(2,6-二烷基苯基)氯化咪唑鎓盐的合成及其在Pd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N,N'-双(2,6-二烷基苯基)乙烷二亚胺与多聚甲醛在氯化氢的作用下,关环反应合成1,3-双(2,6-二烷基苯基)氯化咪唑鎓盐(1a和1b),收率分别为35%和40%,通过IR和1H NM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Pd(OAc)2/(1a和1b)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d(OAc)2/(1a和1b)可以高活性地催化4-三氟甲基氯苯与苯硼酸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收率可达到98%~99%,高于传统催化体系Pd(OAc)2/PPh3。
于宏伟韩卫荣周中高施继成
关键词:PD催化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无瘤技术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中无瘤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对40例患者实施开腹胃癌根治术(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及术中淋巴结清扫,无吻合口瘘、十二指肠残端瘘、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发生;No.12a组淋巴结平均清扫(3.8±1.25)枚,其中癌转移平均为(1.3±0.13)枚;所有患者肿瘤近、远残端病理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术后随访患者均健康生存,复查增强CT等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远处转移等。腹腔镜组各评价指标均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无瘤原则,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手术近期效果。
张振翼秦瑞峰袁增江孙广新霍浩然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无瘤技术
二甲基硅油CH_3变形振动模式ATR二维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在303 K^393 K的温度范围内,首先采用变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分别研究了二甲基硅油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去卷积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实验发现:在1800 cm-1~600 cm-1的频率范围内,二甲基硅油主要存在着CH3伸缩振动模式(νSi-CH3)、CH3变形振动模式(δSi-CH3)、CH3摇摆振动模式(ρSi-CH3)、Si-O伸缩振动模式(νSi-O)和Si-C伸缩振动式(νSi-C)等5种红外吸收模式。以二甲基硅油的δSi-CH3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相关二维红外光谱的研究,考查温度对于二甲基硅油δSi-CH3红外吸收强度变化的影响。实验发现:二甲基硅油δSi-CH3在1253 cm-1和1258 cm-1频率处有红外吸收峰,而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δSi-CH3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1258 cm-1>1253 cm-1。本项研究拓展了ATR-FTIR技术在二甲基硅油热变性方面的研究范围。
常明郧海丽魏晓菲张世林门晓朋朱巍于宏伟
关键词:二维红外光谱二甲基硅油热变性
依达拉奉对海人酸致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海人酸(KA)致痫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60±20g,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组(sham)(n=6):右侧海马CA3区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2模型组(KA)(n=12):右侧海马CA3区注入KA 4μg·kg-1(4μg·μl-1);3依达拉奉组(n=12):右侧海马CA3区注入KA 4μg·kg-1(4μg/μl);术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10mg·kg-1·d-1,直到处死的时间点为止。以上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8w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检测。结果各实验组间大鼠24h各时段定位航行试验(PNT)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差别(P>0.05);模型组、依达拉奉组在8w时开始的PNT中,大鼠各个时段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依达拉奉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在造模后24h开始的空间探索试验(SPT)中,原平台象限内的游泳时间、穿环数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发作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8w的SPT,与假手术组相比,原平台象限内的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5),穿环数明显减少(P<0.05)。依达拉奉组和模型组相比,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内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穿环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反复的慢性痫性发作可引起认知功能减退,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表现,依达拉奉可部分改善由于癫痫发作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刘惠卿孟丽冯荣芳张志英岳月红尹楠刘昌林郭宗成
关键词:癫痫海人酸依达拉奉水迷宫实验
2005~2008年河北省儿童流感病毒检测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2005~2008年河北省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结果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共采集流感样患儿咽试子标本2 071份,分离出205株流感病毒,检出率为9.90%。2005~2006年流行期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0.05%,H1N1优势株;2006~2007年流行期分离阳性率为11.85%,以H3N2占优势;2007~2008年流行期分离阳性率为8.08%,B型流感病毒替代了A型流感病毒占据优势地位,B型yamagata系成了优势株。按月统计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高峰在每个流行期的1月或3月;3岁以上儿童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高于3岁以下儿童。结论近年来河北省儿童中同时流行着H1N1、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然而,不同年份优势株不一样。儿童流感病毒阳性率3岁以上是高峰年龄段,冬春季是发病高峰季节。
彭世强高伟刘艳芳刘兰芬齐顺祥王晖
关键词:流感病毒儿童
骨康胶囊联合钙尔奇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骨康胶囊联合钙尔奇D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四肢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四肢骨折患者40例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以骨康胶囊和钙尔奇D治疗3月,对照组单纯予以钙尔奇D治疗3月。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骨痂局部的骨密度(BMD),并进行组内和组问对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痂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康胶囊联合钙尔奇D可以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四肢骨折患者骨痂的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
平少华张立才朱艳丽
关键词:骨康胶囊钙尔奇D骨质疏松四肢骨折骨密度
温肾通降胶囊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观察温肾通降胶囊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 :应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血脂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温肾通降胶囊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 B(apo B)的含量 ,提高 HDL - C/TC比值。结论 :温肾通降胶囊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王生茂石辉荣张明霞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药制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