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D201301010)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晓波贺美玲刘倩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教师发展阶段论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2014年
- 在职教师教育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想构建科学、合理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关键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发展阶段论正是着眼于教师,研究教师处于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和需求的理论。本文基于教师发展阶段论,将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分为5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按照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对具体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在职教师教育提高效用,开拓新思路。
- 李晓波夏霄天
- 关键词: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 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质量标准探究
- 2014年
- 虽然我国提出要加紧制定教师质量标准,但教师职前教育质量的相关标准仍旧缺失。认证机构缺失、教师职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缺失和政策及国家立法缺失是导致教师职前教育质量标准建设缺失的主要原因。教师职前教育生源质量标准、教师职前教育机构质量标准、一体化的教师职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推动教师职前教育质量标准法制化是建立教师职前教育质量标准应涉及的内容。
- 贺美玲李晓波
- 关键词:教师教育
-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反思与策略探究被引量:2
- 2015年
-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在职前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影响着职前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着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失衡、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与教材有违教育需求、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与管理方法落后以及教育实习时间短且不连续等问题。为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培养质量,需要系统化调试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多元化评价教师教育课程以及建立政府、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小学"四位一体"的教育实习联盟。
- 贺美玲
- 关键词:职前教师教师教育课程课程评价教育实习
- 共生共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实发展途径被引量:1
- 2016年
- 当今高校仍把人力资源的培养重点放在教师发展层面,认为教师水平提高了学生素质就会改善,教育质量也相应地提升,因而忽略了学生对教师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共生融合性。然而,论文认为由于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彼此成长、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开展教育活动须将学生的影响力考虑其中;可以通过消弭传统思想壁垒、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实现师生之间的精神契合,来构建"共生共融"的和谐师生关系。如此行高校师生互促互进,优势互补,藉此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
- 刘倩李晓波
-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质量
- 教师教育专业生源质量的现状与思考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选拔方式仅以高考分数衡量考生,将教师教育专业考试录取与其他专业等同标准和程序,忽视对考生教师专业素养,缺乏对是否期望成为教师方面的考察。同时,随着师范院校的并轨及全国招生规模的扩大又使更多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优质教师教育专业生源外流。在政策方面,对教师教育专业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的自主招生权受限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教育专业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因此,急需反思生源质量问题,改革招生选拔制度,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规模及不断完善国家政策,力求从生源入口上把好质量关。
- 贺美玲李晓波
- 关键词:教师教育生源质量选拔方式教育质量
- 基于教师发展阶段论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被引量:3
- 2014年
- 在职教师教育是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关键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发展阶段论正是着眼于教师,研究教师处于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和需求的理论。文章基于教师发展阶段论,将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分为5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按照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对具体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在职教师教育提高效用,开拓新思路。
- 夏霄天李晓波
- 关键词:在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