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40005) 作品数:7 被引量:35 H指数:3 相关作者: 裴向军 张晓超 谢睿 张远明 黄润秋 更多>> 相关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调查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交通运输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海原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运动影响因素及滑距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海原大地震诱发的黄土滑坡滑距,通过单因素分析出对滑距的影响因素。再以多元回归分析为理论基础,对其中的30组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出滑距的预测公式。并将此公式用于其余调查的30组滑坡中进行验算,证明该公式较准确,可运用于对海原地震诱发的黄土滑坡的滑距推导。最后,提出对地震诱发的黄土滑坡滑距预测的应用前景设想。 刘维 裴向军 蒲丹关键词:黄土滑坡 强震作用下饱和黄土液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黄土液化是黄土地区的三大典型震害之一。针对海原大地震诱发的固原市石碑塬大规模低角度滑坡,基于室内饱和黄土的动力学试验,研究了此处饱和黄土的一系列液化特征和其孔压与应变的增长发展规律,及其围压和所受动应力对孔压发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黄土的液化应力比随动应力循环次数的增长逐渐减小,且饱和黄土一旦发生液化,其强度迅速丧失。动荷载作用下,击实试样的轴应变在2%之前,孔压匀速增长,轴应变增长缓慢;轴应变达2%以后,动应力开始有部分消减,轴应变开始加速增长,故2%应变可视为击实试样液化的一个结构强度临界点,且最大孔压值未能完全达到有效围压。 谢睿 裴向军关键词:饱和黄土 土动力学 黄土液化 孔压 基于Google Earth的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地质灾害研究 被引量:14 2015年 详细精确的滑坡编目是地震滑坡灾害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多源高精度卫星影像对1920年海原8.5级地震触发的黄土滑坡进行了详细解译,共解译得到1 000处滑坡,并利用多边形圈出了滑源区和堆积区。海原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吉县西南部和海原县东南部。统计分析表明,地震触发的滑坡灾害主要受高程、坡高、坡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参数的控制,大量低角度高速远程滑坡主要是由于黄土液化的作用。 李为乐 黄润秋 裴向军 张晓超 张远明关键词:海原地震 黄土滑坡 EARTH 黄土液化 强震触发黄土滑坡发生机制试验 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地震破坏程度后黄土的变形特性及稳态强度,通过MTS土动三轴仪进行了不同围压(100、150、200 k Pa)、不同动应变(0,1%、2%、3%)条件下的饱和黄土静力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样条件下,应力路径对稳态强度影响极小,不同震动破坏程度的试样在试验结束后的残余强度几乎相等;黄土液化后的稳态强度随着初始孔隙比的减小而增加;饱和度主要对黄土的黏聚力产生影响;初始有效固结压力与稳态强度有良好的拟合关系。比较震后斜坡重力驱动剪应力与稳态强度的关系,可判断斜坡会否发生破坏。 芮雪莲 裴向军 张晓超关键词:黄土滑坡 液化后变形 稳态强度 影响因素 黄土滑坡地震液化数值模拟分析——以宁夏石碑塬滑坡为例 被引量:2 2015年 以宁夏石碑塬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测绘和试验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该黄土坡液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黄土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作用下,非饱和黄土几乎没有液化现象,而在地下水位附近的饱和黄土易发生液化,导致其物理力学参数降低,即使在很缓的角度下也易产生边坡失稳;地震结束之后,由于液化导致孔压比减小,黄土渗透性较之前更低,边坡的孔隙水压力消散缓慢,滑带强度恢复也缓慢,易产生长距离滑动。 王双 裴向军 张晓超 张硕关键词:黄土液化 孔隙水压 黄土滑坡 强震触发石碑塬滑坡黄土动力特性 被引量:6 2014年 1920年海原地震触发了宁夏固原石碑塬大型黄土滑坡,黄土液化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石碑源滑坡黄土动三轴试验研究,探讨了强震作用下石碑塬滑坡黄土的动力特性,并依据试验成果,从液化的地震强度条件、地层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石碑塬滑坡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相同围压下滑移区外饱和黄土的初始动弹性模量和达到相同动应变所需的动应力远远大于滑坡后壁和滑移区饱和带黄土,说明在同一地震动作用下滑移区外黄土较不易发生破坏。同时,对黄土的液化判定也表明滑移区外黄土不液化,滑坡后壁和滑移区饱和带黄土可能液化,并且液化的同时抗剪强度衰弱。石碑塬滑坡处于饱和状态的砂质黄土层在强烈的地震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累积增长并伴随着残余变形的不断增大,最终饱和砂质黄土发生液化流滑;液化的同时,抗剪强度降低,结构遭到破坏。 徐敏 裴向军 张晓超关键词:黄土液化 延安市阳崖黄土边坡开挖破坏离心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人工开挖是黄土地区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开挖导致斜坡一定范围内产生卸荷回弹和应力重分布,斜坡应力重新平衡的过程伴随着斜坡形变,甚至破坏。延安市宝塔区枣园镇阳崖滑坡为典型开挖诱发的黄土边坡,本文选取阳崖滑坡为地质原型,采用TLJ-500大型土工离心机对边坡坡脚开挖状态下变形破坏过程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对模型控制点监测数据分析,研究边坡坡脚开挖前后坡体形变位移特征、坡体内部土压力响应特征以及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坡脚开挖后临空面附近产生局部垮塌,其坡体位移、潜在滑移面以及拉张裂缝均由坡体前缘往后部渐进性变化发展。开挖后坡体内部产生明显的应力松弛,且越靠近开挖面卸荷效应越明显,开挖主要影响坡体的中前部分,对坡体后部影响较小甚至无影响,分析得知坡体变形破坏机理为典型的渐进后退式。 贾杰 裴向军 谢睿 贾俊 贺密关键词:开挖 黄土边坡 变形破坏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