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369)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闫鸿斌才学鹏贾万忠田广孚李万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球虫
  • 2篇免疫
  • 2篇艾美耳球虫
  • 1篇疫苗
  • 1篇致病力
  • 1篇体液免疫
  • 1篇种鸡
  • 1篇黏膜免疫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免疫
  • 1篇细胞因子
  • 1篇免疫机理
  • 1篇鸡球虫
  • 1篇鸡球虫苗
  • 1篇虫苗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田广孚
  • 3篇贾万忠
  • 3篇才学鹏
  • 3篇闫鸿斌
  • 1篇郭爱疆
  • 1篇张冬峰
  • 1篇刘红霞
  • 1篇孟庆玲
  • 1篇李万坤

传媒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鸡抗球虫免疫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闫鸿斌贾万忠田广孚才学鹏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黏膜免疫细胞因子免疫机理
四价鸡球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在实验条件下观察自主研制的四价鸡球虫苗(LCV)对平养鸡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试验设空白对照组(NC)、攻虫对照组(PC)和免疫组(VC)3个试验组,每组30只鸡。试验结果:空白对照组、攻虫对照组和免疫组的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0%、84.77%和94.97%;免疫后(免疫后攻虫前)排卵囊高峰期间(免疫后5d~10d),免疫组平均OPG(即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为2.70×104,攻虫后排卵囊高峰期间(攻虫后6d~13d)攻虫对照组组平均OPG为2.32×106,高于免疫组(2.69×105)(p<0.01);攻虫后各组死亡率依次为0、10%和0;3个组的ACI(抗球虫指数)分别为200.0、154.77和184.97,免疫组试验效果最佳。结果表明,LCV安全性高、免疫保护效果理想,接种该疫苗后的鸡对较大剂量攻虫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闫鸿斌贾万忠田广孚李万坤孟庆玲郭爱疆才学鹏
关键词:球虫疫苗免疫
6种鸡艾美耳球虫兰州株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在试验条件下,测定了鸡艾美耳球虫兰州株的毒力,为进行鸡球虫病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效果评价试验等研究提供攻虫剂量的选择依据。试验设空白对照组(NC)、不同剂量感染组1组~8组,共9个组,每组20只鸡。结果显示:(1)NC组、第1组~第7组(第8组全部死亡)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0%、77.23%、77.02%、76.42%、72.86%、63.91%、67.19%和42.06%,其中NC组相对增重率极显著高于所有感染组(p<0.01);第1组和第2组显著高于第5组和第6组(p<0.05),极显著高于第7组间(p<0.01);第7组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2)空白对照组、第1组~第7组各组料肉比依次为2.01、2.21、2.24、2.29、2.33、2.78、2.94和4.06,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其中第7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第6组和第5组显著大于NC组和第1组~第5组(p<0.05)。(3)攻虫后第8d,每组剖检5只鸡,各肠段平均病变记分各组依次为0、1.79、2.33、2.54、2.63、2.5、2.67和2.8。(4)感染后排卵囊高峰期间,各组平均每克粪便中卵囊数(OPG)值分别为0、3.05×104、2.35×104、32.20×104、62.23×104、60.45×104、103.51×104和150.11×104(第8组除外)。(5)各组死亡率依次为0、5.0%、5.0%、15%、25%、40.0%、45.0%、95%和100%。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用虫株均具有较强的毒力,每只鸡感染6个虫种每个虫种1×104个孢子化卵囊时,感染鸡生长严重受阻;感染剂量为6个虫种每个虫种2×105/只时,半数感染鸡死亡;6个虫种每个虫种3×105/只的感染剂量可导致全部感染鸡死亡,因此,攻虫试验时选择6个虫种每个虫种1×104/只~1×105/只的剂量为宜。
闫鸿斌田广孚贾万忠刘红霞张冬峰才学鹏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致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