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53)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浩陈雏顾恒陈阳尹鸿翔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沙棘
  • 3篇中国沙棘
  • 3篇抗氧化
  • 3篇黄酮
  • 2篇学成
  • 2篇苷类
  • 2篇化学成分
  • 2篇黄酮苷
  • 2篇活性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异鼠李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中黄
  • 1篇色谱
  • 1篇色素上皮
  • 1篇色素上皮细胞
  • 1篇沙棘果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作者

  • 8篇张浩
  • 7篇陈雏
  • 3篇顾恒
  • 1篇刘显波
  • 1篇肖蔚
  • 1篇刘嘉辉
  • 1篇唐昌云
  • 1篇李章万
  • 1篇陈聪
  • 1篇尹鸿翔
  • 1篇周旻
  • 1篇袁媛
  • 1篇雍正平
  • 1篇叶利明
  • 1篇杜蕾蕾
  • 1篇陈阳
  • 1篇阿呷尔布
  • 1篇李亚真
  • 1篇郑苗

传媒

  • 6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国际沙棘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中国沙棘的资源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08年
青藏高原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集中分布于高原东北至东南的边缘地带,即从祁连山至横断山脉这一地区。中国沙棘一般适合生长在年降水量400800mm,年均温5~15℃,海拔1000-4000m的山地,年降水量是影响中国沙棘分布的关键因素。本文就中国沙棘在青藏高原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论述,并对考察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顾恒张浩陈雏刘显波
关键词:中国沙棘资源分布生态保护年降水量
沙棘属植物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沙棘的简单重复序列区间聚合酶链反应(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方法对影响ISSR-PCR反应的各因子,如模板DNA用量、TaqDNA聚合酶浓度、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等进行单因素梯度实验。结果筛选出了优化的反应条件。结论建立的反应体系多态性高,系统稳定,可应用于沙棘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亲缘关系分析。
肖蔚张浩陈雏阿呷尔布
关键词:沙棘
中国沙棘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研究中国沙棘果实的化学成分,并测定部分化学成分体外活性。方法采用95%乙醇渗滤提得总浸膏,经溶剂萃取及柱层析分离,采用化学及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建立H2O2损伤模型,使用3种单体与细胞共孵育,进行MTT检测分析。结果分得3个新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3-O-β-D-(6-O-反式芥子酰基)槐二糖-7-O-α-L-鼠李糖苷(Ⅰ)、山柰素-3-O-β-D-(6-O-反式芥子酰基)槐二糖-7-O-α-L-鼠李糖苷(Ⅱ)和槲皮素-3-O-β-D-(6-O-反式芥子酰基)槐二糖-7-O-α-L-鼠李糖苷(Ⅲ)。化合物Ⅲ对RPE有抗氧化活性,化合物Ⅰ则无,槲皮素活性最强。结论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沙棘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雍正平陈雏张浩刘嘉辉
关键词:中国沙棘化学成分抗氧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沙棘果中总黄酮苷类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沙棘果实中总黄酮苷类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合的方法筛选,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70℃下采用60%的乙醇浸提,固液比1∶15,回流提取(0.5 h×3)。结论首次将水解后的沙棘总黄酮苷元作为沙棘总黄酮提取工艺的评价指标,在分析检测方法上不仅应测定水解前,还应考察测定水解后总黄酮苷元的含量。
袁媛张浩郑苗
关键词:沙棘总黄酮苷正交试验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川西高原产沙棘中异鼠李素含量被引量:3
2008年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川西高原产沙棘中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对异鼠李素含量在0.1%~0.8%范围内的川西高原产沙棘,采用SiO2拌样法,测定其在12000~4000cm-1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校正模型,比较了光谱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校正结果的影响。当采用消除常数偏移量处理方法时能最有效地提取光谱中的有效信息,此时校正集相关系数(r2)为0.7398,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107,预测集标准偏差(SEP)为0.073。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快速简便。
叶利明周旻张浩陈雏李章万陈聪王颜萍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沙棘异鼠李素PLS
沙棘膏制备过程中黄酮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藏药沙棘膏制备过程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UPLC法检测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黄酮苷元的含量变化;采用体外抗氧化试验检测沙棘膏制备过程中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沙棘膏在制备过程中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增加了20.3%、19.2%;所含3种主要黄酮苷元的总量增加约7.5倍。结论沙棘膏在制备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和黄酮苷元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这支持了传统藏药加工方式的合理性。
李亚真杜蕾蕾陈雏唐昌云张浩
关键词:黄酮类抗氧化性
中国沙棘果实中的黄酮苷类成分被引量:31
2007年
目的研究中国沙棘果实中的黄酮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5%乙醇渗滤提取得总浸膏,经溶剂萃取及柱层析分离,采用化学及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3-O-槐二糖-7-O-鼠李糖苷(Ⅰ)、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Ⅱ)、异鼠李素-3-O-葡萄糖-7-O-鼠李糖苷(Ⅲ)、丁香亭-3-O-芸香糖苷(Ⅳ)、山柰酚-3-O-槐二糖-7-O-鼠李糖苷(Ⅴ)、山柰酚-7-O-鼠李糖苷(Ⅵ)、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Ⅶ)和槲皮素-3-O-芸香糖(Ⅷ)。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中国沙棘果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胡颓子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陈雏张浩顾恒尹鸿翔陈阳
关键词:中国沙棘黄酮醇苷化学成分
自然存放条件下沙棘果浆中抗氧化物质的变化
2009年
目的考察自然存放条件下沙棘果浆中主要抗氧化物质的变化。方法将不同存放时间的沙棘果浆制成样品溶液,分别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DPPH法测定清除自由基活性,HPLC法测定黄酮类成份、抗坏血酸的含量,测定样品溶液pH。结果存放过程中,总黄酮与抗坏血酸的含量逐渐降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降低;pH先降后增,30 d时有一最低值。结论实验结果可作为沙棘的食品、药品工业生产的参考。
顾恒张浩陈雏
关键词:沙棘抗氧化物质高效液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