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5-002-03)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智付国楷王涛周琪张妙月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市三峡水务长寿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水
  • 2篇氧化沟
  • 2篇氧化沟工艺
  • 2篇正交
  • 2篇除磷
  • 1篇低碳源
  • 1篇低碳源污水
  • 1篇动力学
  • 1篇悬浮填料
  • 1篇氧传递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研究
  • 1篇深度处理
  • 1篇生活污水
  • 1篇生态床
  • 1篇水厂
  • 1篇水处理
  • 1篇水深度处理
  • 1篇碳源

机构

  • 6篇重庆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重庆市三峡水...

作者

  • 3篇付国楷
  • 3篇张智
  • 3篇王涛
  • 2篇周琪
  • 2篇张妙月
  • 1篇林洁
  • 1篇张驰
  • 1篇喻晓琴
  • 1篇张春玲
  • 1篇张媛
  • 1篇郭旋
  • 1篇涂茂
  • 1篇岳波
  • 1篇孙媛
  • 1篇王敏

传媒

  • 3篇水处理技术
  • 2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合氧化沟在联合曝气下氧传递研究
2012年
为改善污水处理厂Carrousel氧化沟运行情况,从一种新的角度———氧的传递出发,建立氧的传递反应模型,通过清水充氧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在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小试装置中,投加悬浮生物填料及改变曝气方式后系统氧的传递效果。结果表明,填料投配率为30%时,系统的氧的传递系数KL,α最大;且将系统原倒伞曝气改为倒伞+微孔的联合曝气方式后,氧的传递效果大大增加。最终确定系统优化工况为:填料投配率30%,HRT=10 h,污泥龄为25 d,采用联合曝气(倒伞转速为58.5 r/min,微孔曝气体积流量为80 L/h),夜间间歇曝气。
张妙月王涛王峰青扈庆朱俊李科
关键词:传质模型
投料氧化沟工艺除磷效能的正交试验研究
2012年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投配率、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龄(SRT)对投料氧化沟系统除磷兼顾脱氮效果的影响。通过对TP、TN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投配率和HRT对系统除磷、脱氮均有显著性影响;SRT对脱氮有显著性影响,而对除磷影响较小。选取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为投配率30%,HRT为厌氧2 h、缺氧2.2 h、好氧7.8 h,SRT=25 d,此时出水中ρ(TN)≤15.72 mg/L,ρ(TP)≤0.82 mg/L,均达到了理想的去除效果。
王涛孙媛张妙月涂茂岳波
关键词:正交试验除磷
低碳源城市污水厂碳源优化利用运行模式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中试规模试验,利用物质平衡分析方法,追踪碳源在各个季节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分配和利用情况,以求掌握控制碳源分配的关键性参数,从而建立基于碳源利用的污水厂优化运行模式.在原水年均COD,NH4+-N,TN和TP浓度分别为129,25.6,31.5和3.38mg/L,C/N值和C/P值分别为4.3和39.5的条件下,冬季宜采用倒置A2/O工艺,春季宜选用改良型A2/O工艺,夏季宜选用预缺氧+倒置A2/O工艺,秋季宜选用低氧/常氧交替的预缺氧+倒置A2/O工艺,此时出水带走的COD占系统输入总量的26.1%~29.4%,同化COD比例为27.5%~36.2%,直接好氧氧化的COD比例为4%~22.2%,用于反硝化脱氮的COD比例为14.8%~33.6%,用于聚磷菌超量储磷的COD比例为3.05%~6.9%,出水除总磷指标外,可以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碳源分配的优劣可以作为污水厂工艺筛选和参数调整的重要依据.
付国楷张春玲喻晓琴张智周琪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A2/O工艺低碳源污水
污染物在人工复合生态床中的迁移转化途径被引量:1
2010年
构建了处理能力为4.5 m3/d的3级阶梯型人工复合生态床生活污水处理中试装置,运用质量平衡的分析方法对稳态运行阶段系统内污染物迁移转化途径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87.14%,其中通过微生物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去除比例分别为68.45%和18.69%;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0.21%,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同化和植物吸收三者的去除率分别为53.64%、5.39%和1.18%;系统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59.36%,基质吸附、微生物同化和植物吸收三者的去除率分别为43.55%、12.26%和3.55%。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基质吸附是磷去除的主要途径。
付国楷张驰张智张媛郭旋林洁
关键词:人工复合生态床生活污水迁移
悬浮填料氧化沟脱氮除磷的中试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溶解氧(DO)含量、污泥回流比、污泥龄(SRT)对悬浮填料氧化沟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对COD、NH4^+-N、TN、TP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O含量对系统COD、NH4^+-N、TN、TP的去除均有显著影响,污泥回流比对系统NH2-N、TN、TP的去除有显著影响,SRT仅对TP的去除有显著影响。悬浮填料氧化沟系统脱氮除磷的优化运行工况为氧化沟DO的质量浓度0.8-1.2mgm,污泥回流比75%-100%,SRT为10-15d。在此优化工况下运行,出水COD、NH2-N、TN达到GB18918-2002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TP达到一级B标准。
王涛布暹陈贵生徐明刚
关键词:氧化沟工艺悬浮填料正交实验脱氮除磷
人工湿地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反应动力学被引量:7
2012年
比较3种不同形式人工湿地(潜流、表面流和组合流)对城市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潜流湿地对有机物、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高于其它2种湿地,其标准温度下反应动力学常数(KA20)分别为0.29、0.20和0.28m/d;表流湿地对氨氮的去除效率最高,其KA20值为0.12m/d。温度变化对3种人工湿地中有机物和总磷去除的影响不明显,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有明显影响,尤其对表面流湿地影响最为显著。3种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而显著下降,污染物的面积去除量将随着面积负荷的不断提高逐渐趋于定值,因此人工湿地宜在低负荷工况下运行。
付国楷王敏张智周琪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反应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