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752NM024)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张乐谢春娟尹东光张礼刘斌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对氨基苯甲酸
  • 1篇三甲氧基硅烷
  • 1篇三联吡啶
  • 1篇三联吡啶钌
  • 1篇吡啶
  • 1篇联吡啶
  • 1篇联吡啶钌
  • 1篇甲酸
  • 1篇甲氧基
  • 1篇甲氧基硅烷
  • 1篇检测HIV
  • 1篇硅烷
  • 1篇氨丙基
  • 1篇氨基
  • 1篇氨基苯
  • 1篇氨基苯甲酸
  • 1篇苯甲酸
  • 1篇P24抗原
  • 1篇SIO
  • 1篇TB3+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篇刘斌虎
  • 2篇张礼
  • 2篇尹东光
  • 2篇谢春娟
  • 2篇张乐
  • 1篇胡艳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双稀土配合物掺杂的Ag@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0年
首先合成配合前驱体对氨基苯甲酸(PAB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及双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然后采用反相微乳液法成功制备出表面带氨基的核壳型稀土配合物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Ag@SiO2荧光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光稳定性及氨基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中Eu3+与Tb3+在最大发射峰处的荧光强度较Eu3+/Tb3+-PABA-DTPA-APTMS掺杂的没有银核的SiO2荧光纳米粒子分别提高了3.0和3.4倍,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呈规则球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光稳定性,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该纳米粒子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荧光探针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
尹东光张礼刘斌虎谢春娟张乐胡艳
关键词:TB3+
荧光纳米粒子Ru(bpy)_3/SiO_2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检测HIV p24抗原被引量:4
2010年
以三联吡啶钌(Ru(bpy)3)为内核材料,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合成了表面带氨基的核壳结构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进行了光稳定性、荧光分子泄露与纳米粒子表面氨基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纳米粒子表面带氨基活性基团,每毫克纳米粒子约含385nmol氨基,纳米粒子呈规则球形,大小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70±6)nm,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用100W氙灯在最大发射波长照射90min后,其荧光强度仅衰减8%;在水溶液中不易发生染料泄露,连续超声1h后,染料泄露少于0.05%。以合成的纳米粒子作荧光探针标记链霉亲和素后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检测HIV p24抗原。结果显示,荧光强度与p24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检出限为3.1μg/L。本纳米粒子作为新型荧光探针,可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及荧光免疫分析等系统。
尹东光刘斌虎张礼谢春娟张乐
关键词:三联吡啶钌P24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