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508)

作品数:4 被引量:84H指数:4
相关作者:杜景龙杨世伦李鹏张文祥赵华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北槽
  • 4篇冲淤
  • 4篇冲淤演变
  • 3篇长江口
  • 2篇九段沙
  • 1篇深水航道
  • 1篇拦门沙
  • 1篇航道
  • 1篇河段
  • 1篇GIS分析
  • 1篇长江口深水航...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4篇杜景龙
  • 3篇杨世伦
  • 1篇赵华云
  • 1篇张文祥
  • 1篇姜俐平
  • 1篇李鹏
  • 1篇王兆华

传媒

  • 2篇海洋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海洋工程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对九段沙冲淤影响研究被引量:43
2005年
根据1989~2003年长江口九段沙附近地形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的支持下,分析了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对九段沙冲淤演变的影响.在长江来沙减少总的情势下,九段沙总的淤积速率在明显下降,但北槽深水航道工程使局部冲淤形势发生逆转:九段沙顶端到江亚南沙大片区域淤积速率显著增强,沿北槽深水航道南导堤外缘形成一个10 km长的淤积带;九段沙东侧水下三角洲受工程的影响不大,淤积速率持续降低并底端发生冲刷.
杜景龙杨世伦张文祥李鹏赵华云
关键词:九段沙北槽冲淤演变长江口
长江口深水航道一、二期工程建设以来北槽河段的冲淤演变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前后的水下地形资料,在G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治理工程对北槽拦门沙河段的影响。结果表明:整治工程使得河道平均水深增加,河床上下平顺相接,河床横断面形态趋于均匀,河势趋于稳定。至2005年初,北槽河道上段水深比工程前的1998年初平均增加了1.34m,中段则淤浅0.63m,下段刷深0.81m,河床纵向上变得和缓、平顺;丁坝段的冲刷南侧的强度较北侧大,中下段河槽北偏,深泓从原来的东南-西北走向改呈东西向,全槽形成了一条上下段平顺相接的微弯自然深泓线,河槽的形态也从工程前的宽缓或陡峭形变为均匀的“V”字形;下游河段没有产生新的航道拦门沙。
王兆华杜景龙
关键词:长江口拦门沙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对周边滩涂冲淤影响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 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治理工程对九段沙(包括江亚南沙)和横沙东滩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设6年来两岸滩涂面积增长了97 km2,其中横沙东滩优先采取了促淤工程,淤积规模较大,滩地面积累计增长了46 km2,是工程前的1.68倍;九段沙的淤积主要是受整治工程南导堤的影响,其中九段上沙及江亚南沙淤积最为强烈,工程后的面积分别是工程前的1.83倍和2.34倍。
杜景龙杨世伦
关键词:九段沙北槽冲淤演变
长江口横沙东滩近30年来自然演变及工程影响的GIS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二期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治理工程对横沙东滩冲淤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沙东滩在长期的自然演变过程中滩地面积相对稳定,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长江来沙量减少,滩地面积出现减小的趋势;深水航道北导堤工程(1998—2000年5月)使横沙东滩的冲淤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横沙东滩窜沟扭曲、萎缩,白条子沙及其以东浅水区域淤积加剧;促淤工程实施后,形成了一个有利泥沙沉积的环境,过境泥沙的大量淤积及人工吹泥上滩使得横沙东滩淤长速度显著加快。
杜景龙姜俐平杨世伦
关键词:北槽冲淤演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