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1347) 作品数:27 被引量:77 H指数:4 相关作者: 郭太良 林志贤 姚剑敏 杨倩 杜世远 更多>> 相关机构: 福州大学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更多>>
基于区域分割的动态规划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1 2015年 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动态规划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参考图像经自适应多阈值切割之后,得到一个由区域组成的集合,并沿着各个闭合区域的边界进行动态规划跟踪,然后对于非匹配区域和区域内部分别作视差融合和视差插值处理,获得最终的稠密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视差图横向"条纹"瑕疵和边界区域上的误匹配点明显减少,层次更加分明,整个视差图平滑性较好,匹配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汤炎甫关键词:视差图 动态规划 引入零视差缓冲的DIBR改良方法 2015年 针对图像部分像素深度值失真,导致图像变形后物体边缘失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零视差缓冲"的方法。首先,选取4幅具有不同复杂程度场景的图像,引入零视差缓冲对图像进行变形;其次采用传统图像质量评价体系(结构相似度SSIM和模糊系数K)对得到的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最后,对比传统DIBR方法和引入零视差缓冲方法得到的视点图中物体边缘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变形图像的SSIM平均提高了4.66%,K平均下降了1.73%。提高了视点图中物体边缘的质量,提高了3D图像的整体质量。 林坚普 吕昭宏 许胜允 辛琦 姚剑敏 郭太良关键词:深度图 图像变形 基于双面光栅的LED三维立体显示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2012年 LED显示屏已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大型显示,将3D显示技术应用到LED显示上已经成为LED显示的新的热点和方向。针对LED显示屏上各个LED显示单元之间上下左右出现倾斜、歪曲,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等现象,导致传统的光栅很难精确对齐、3D串扰很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面光栅。其中,后光栅用于保证组成LED显示屏的每个LED子像素的发光中心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保持一致,前光栅则用于立体分光。同时,还设计了LED三维立体显示系统,以ARM作为视频控制系统,FPGA实现3D像素预处理和显示屏控制,通过在LED屏前放置双面光栅,系统最终可以实现较好的3D显示效果。 杨倩 林志贤 杜世远 郭太良关键词:LED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性别识别方法 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人工智能进行性别识别时,人脸图像在获取的时候容易受到光照、遮挡等影响,这些因素给人脸性别识别带来了困难。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性别识别,并通过扩展网络结构,进一步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的分类能力。并且对识别效果进行置信度分析,通过设置卷积神经网络的拒识区域来解决拒绝区间的问题。在实际测试中,通过拒绝7.46%的测试样本,达到98.67%的正确识别率。 蔡诗威 郭太良 姚剑敏关键词:性别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置信度 一种基于双线激光的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1 2012年 三维扫描系统在扫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被测物体遮挡了CCD的可视区域导致扫描数据的丢失问题,从而使重构模型产生缺陷。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措施通过在以CCD为中心的对称位置增加一路激光器,使得系统可以获取两幅不同角度的点云图,然后将这两幅点云图进行拼接互补了单幅点云图的缺陷。最后,分别对被测物体的上、中、下3个部位的距离及其对应的三维模型的距离进行多组数据的测量,并计算出其均方误差为0.22~0.403mm。 郑建用 姚剑敏关键词:激光 CCD 一种基于激光散斑去相关技术的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解决测量范围有限和摄像机标定复杂的问题,本文在传统的数字散斑相关计量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字散斑去相关测量的三维重建方法。首先通过激光照射散射体的不同面元发生干涉,在物体表面叠加形成散斑图像;其次利用不同空间距离处参考散斑图像的去相关特性来估计物体的位置;最后通过三角测量原理求出物体散斑图像和参考图像局部偏移量来确定物体的三维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得到基本完整的物体深度图像,并且与物体自身特性无关,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董小龙 郭太良关键词:激光散斑 三维重建 去相关 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印刷电路板定位配准 被引量:1 2015年 电路板自动光学检测中常通过检测电路板的边缘直线来确定其旋转角度和平移量从而完成定位配准,存在运算量大、精度不高的问题。对传统Hough变换检测直线方法进行改进,从图像金字塔、约束投票角度、约束搜索点的区域3个方面提高Hough变换的效率,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法提高检测精度。定位配准时,先运用改进的Hough变换求取电路板边缘直线的近似参数;然后在原图上对边缘直线进行拟合求取电路板的精确旋转角度和平移量,完成定位配准。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完成电路板的定位配准,对大小为1 920×1 080像素的电路板图像,定位时间约为60 ms,定位误差小于1个像素。 李孟 姚剑敏 郭太良关键词:机器视觉 印刷电路板 HOUGH变换 基于ORB和角点方向夹角约束的快速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图像间存在不同形变、光照等情况下配准难度大的问题,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配准方法计算量大、无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ORB)与角点方向夹角约束的快速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在两幅图像中分块提取ORB特征点,采用一种基于双阈值的汉明距离进行特征点匹配,针对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无法剔除错误匹配的特征点,以角点方向夹角一致性为约束条件,有效剔除误配点;然后再用RANSAC算法计算出最佳变换矩阵,完成图像配准。实验表明,采用具有不同形变、光照等情况下的3组图像,该方法不仅能很好地配准图像,并且3组图像配准的平均时间为80.399 ms,不到SIFT配准方法所需时间的1/20,兼顾了图像配准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曾世聪 郭太良 林志贤关键词:图像配准 ORB 基于背景提取和分区修复的DIBR空洞填补方法 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基于深度图的视点绘制中空洞填补时产生的图像失真问题,提出一种还原空洞区域可靠纹理的空洞填补方法。通过从临近的帧画面中提取有效信息还原真实的背景图像,用于新视点中背景区域的空洞填补。并通过区分前景和背景图像区域,对不同区域的空洞采取不同的填充方法,从而获得较为可靠和真实的填补效果。从实验结果来看,该方法获得的PSNR数据优于其他算法,并且与真实视点比较的结构相似度达到99.1%,比传统方法提高10%以上。 陈悦 姚剑敏 郭太良关键词:3DTV 基于改进On-line Boosting算法的视频目标跟踪 2015年 针对目前基于在线学习的On-line Boosting算法用于视频目标跟踪时对于快速移动的目标,容易引起跟踪漂移的问题,提出一种将Surf算法融合于On-line Boosting的Surf-Boosting视频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在原先的On-line Boosting算法的基础上增加跟踪漂移判断,对已跟踪漂移的视频帧使用Surf算法进行目标定位,将Surf定位到的目标作为正样本放到后续On-line Boosting算法中继续跟踪学习。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原有算法的跟踪漂移问题,在跟踪过程中的正确率达到98%,实现对快速移动目标的正确跟踪,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蔡明琼 郭太良 姚剑敏关键词:ON-LINE BOOSTING SURF 目标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