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10-001)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5
- 相关作者:张学农王晓青顾宗林周奕袁明月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北京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pH敏感型脂质体肝靶向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考察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pH敏感型脂质体(pH-LPC-lips)的体内外抑瘤作用,及其在小鼠体内的肝脏靶向性。方法以空白脂质体(blank-lips、blank-pH-lips)为对照,MTT法考察乳糖化-去甲斑蝥素(Lac-NCTD)和2种载药脂质体(Lac-lips、pH-LPC-lips)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作用。采用HPLC法评价HepG2细胞对Lac-NCTD及其脂质体的摄取过程。建立H22肝癌细胞小鼠荷瘤模型考察脂质体在体内抗肿瘤活性。用Cy-7标记羧甲基壳聚糖(CMCT)制备Cy-7荧光标记的pH-LPC-lips,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采集荧光信号,考察该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靶向性。结果与Lac-NCTD、Lac-lips相比,pH-LPC-lips在体外对肿瘤细胞HepG2的亲和性更好,细胞毒作用更显著。体内抑瘤实验表明,pH-LPC-lips可以更好地抑制H22肿瘤的生长。pH-LPC-lips可以靶向聚积在小鼠肝脏和肿瘤部位,有很好的靶向作用,从而减小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抗肿瘤效果。结论优化的pH-LPC-lips可以在呈弱酸性的肿瘤部位主动释药,并对肝脏和肿瘤部位具有靶向性,从而表现出更好的抗肿瘤作用。
- 周奕叶建林
- 关键词:磷脂复合物抗肿瘤活性肝靶向性
-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醋酸甲地孕酮的浓度
- 2010年
-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醋酸甲地孕酮浓度的HPLC法。方法:以达那唑为内标,使用正己烷进行萃取,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8 nm。结果:在0.032-4μg·mL^-1范围内,醋酸甲地孕酮/达那唑峰面积比(Y)与血浆中醋酸甲地孕酮的质量浓度(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2.70X+2.71×10^-2,r=0.999 1(权重因子1/c^2)。方法的定量限为0.016μg·mL^-1,检测限低于0.006 4μg·mL^-1,醋酸甲地孕酮高、中、低3个浓度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方法回收率为95%-105%,提取回收率为89%-95%。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实验室自制醋酸甲地孕酮固体分散体在大鼠体内药动学性质研究中血药浓度的测定,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大鼠血浆中醋酸甲地孕酮浓度的测定。
- 林平张华王学清王坚成张烜张强
- 关键词:醋酸甲地孕酮高效液相色谱法大鼠血浆
- 阿苯达唑-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以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为模型药物,壳聚糖为载体,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Po188)为助溶剂,研制阿苯达唑壳聚糖纳米粒(ABZ-CS-NPs),分别对体外药剂学性质和体内药动学及肝靶向性分布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挥发法制备纳米粒;动态透析法探究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特性;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考察纳米粒的肝靶向性;建立RP-HPLC快速测定血浆中阿苯达唑(ABZ)和阿苯达唑亚枫(ABZSX)含量,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纳米粒平均粒径(155.8±2.82)nm,载药量(13.38±0.44)%,包封率(79.57±0.96)%。纳米粒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大鼠口服纳米后体内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亚枫血药浓度经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原料药混悬剂的146.05%和222.15%。结论:ABZ-CS-NP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在体外具有较好缓释特性和pH敏感性,显著提高了原料药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了ABZ和ABZSX的作用时间,显示出良好的肝靶向性。该新型肝靶向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王晓青顾宗林袁明月朱爱军陈维良施林森张学农任伟新迪理木拉提.巴吾东顾俊鹏许晓东
- 关键词:阿苯达唑纳米粒肝靶向性体内药动学
- 明胶微球制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10
- 2015年
- 明胶微球的制备是药剂学实验课的一个学习内容,但以原实验方法制备的明胶微球容易黏连,粒径较小且收率不高。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学习效果,对原有的实验处方及制备过程进行了改进。在采用的新处方中,对油相种类、明胶溶液浓度及用量、水油比、交联剂种类等进行了改进;并且改进了制备工艺,包括各成分的混合顺序、脱水洗涤等。结果显示:用新方法制备出的微球外观圆整、透明、呈球形,分散性好,粒径较大,优于原方法所制备的微球;此外,还提高了明胶微球的制备量和收率。
- 顾梦洁王欢胡新王桂玲范田园
- 关键词:明胶微球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栓塞微球的制备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素壳聚糖-丝素蛋白栓塞微球(Norcantharidin-loaded chitosan-fibroin micro-spheres for embolization,NCTD-CS-SF-MS),考察其包封率,载药量及外观形态,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NCTD-CS-SF-MS,其中以液体石蜡为油相,壳聚糖(chitosan CS)与丝素蛋白(silk fibroin SF)的物理混合溶液为水相,Span-80为乳化剂,戊二醛为交联剂。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及X-射线衍射(XRD)、差示量热扫描(DSC)表征微球特性。采用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微球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释药性能。结果: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约(184±5)μm,载药量(15.08±2.85)%,包封率(27.46±1.25)%。微球在0.1 mol.L-1 HCl、PBS(pH=7.4)和生理盐水中的释放均遵循Weibull方程。结论: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缓释作用显著。
- 张光宇迟美玉倪静陈袁兰宋玉玲王晓青张学农
-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栓塞微球
-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及其pH敏感型脂质体的制备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合成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并制备其pH敏感型脂质体。方法:将乳糖化-去甲斑蝥素与磷脂聚合成药物磷脂复合物,并采用FT-IR、DSC和1H-NMR对其进行表征。逆向蒸发法制备药物磷脂复合物脂质体;利用羧甲基壳聚糖与脂质体表面的静电吸附作用,使羧甲基壳聚糖吸附在脂质体表面,制备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pH敏感型脂质体;考察了药物与磷脂的复合率,磷脂复合物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大小和分布,以及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药物磷脂复合率为(97.2±2.01)%,磷脂复合物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70.00±1.30)%,平均粒径为(47.18±4.16)nm,粒径跨距为(0.70±0.07),电镜显示其形态圆整,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率高,制成的pH敏感型脂质体性质稳定,且具有缓释特性。
- 周奕许静玉管敏张学农
- 关键词:磷脂复合物体外释放
- 醋柳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醋柳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进行评价,该给药系统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醋柳黄酮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评价指标包括自微乳化时间、粒径及多分散指数、形态学特征、体外分散性、稳定性、在体小肠吸收及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该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在3 min内即形成微乳,平均粒径低于40 nm,多分散指数低于0.2,电镜下观察粒子形态为球形;20 min时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以槲皮素计)接近90%,显著高于普通胶囊剂;加速试验条件下放置6个月,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所有指标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该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在体小肠吸收速率常数(以槲皮素计)显著高于醋柳黄酮乙醇溶液(P<0.05);以醋柳黄酮的混悬液为参比制剂,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大鼠灌胃给药相对生物利用度(以槲皮素计)为518%。
- 李桂玲范雅婷张燕惠李艳芳李馨儒刘艳李眉
- 关键词:醋柳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分散性小肠吸收生物利用度
- HPLC-MS/MS法研究PVP包衣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建立HPLC-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去甲斑蝥素(NCTD)浓度,并考察PVP包衣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制剂(PVP coated NCTD-chitosan nanoparticles,PVP-NCTD-NP)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使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源(ESI-),多重反应离子(MRM)模式检测药物;采用高氯酸作为蛋白沉淀剂,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PVP-NCTD-NP和原药NCTD溶液后的血药浓度;利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NCTD在0.102 5~10.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最低检测限为50 ng·mL-1;经3P97软件拟合,NCTD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与原药相比,PVP-NCTD-NP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25.5%。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选择性高,适用于NCTD药代动力学的研究;PVP-N-CTD-NP可促进药物的吸收,显著提高NCTD的生物利用度。
- 丁信园王文娟顾宗林洪承娇张学农
- 关键词:HPLC-MS/MS去甲斑蝥素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