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08010)
-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宪忠沈祖炎汤荣伟陈建兴陈以一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张弦梁结构张拉过程中的结构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思想,设计了11组考虑梁弦刚度比、矢跨比、撑杆数量、临时支架和施工顺序等参数影响的张弦梁模型并进行张拉试验。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张弦梁结构张拉过程中的整体变形性能、构件内力和几何位形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张拉引起的变形较大时,张拉力与结构变形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临界张拉力标志结构获得整体刚度,其值约为结构自重的0.125/κ倍(κ为矢跨比);张弦梁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张拉阶段结构的最不利受力、不同施工工艺对结构受力和位形的影响。
- 赵宪忠陈建兴陈以一
- 关键词:张弦梁结构正交试验
- 预应力索原长直接求解方法被引量:6
- 2004年
- 索结构在大跨结构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精度的索单元对索结构分析的精度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悬链线元无疑是目前最精确的索单元.但由于其在形成刚度时需要索的无应力长度,目前文献中的方法都为迭代求解,影响了计算速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索原长的直接求解方法,避免了迭代求解.算例表明本方法速度快、精度高,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 汤荣伟沈祖炎赵宪忠苏慈
- 关键词:预应力索大跨结构索结构悬链线算例迭代求解
- 基于悬链线元的索穹顶形状精确确定方法被引量:5
- 2006年
- 针对目前索穹顶结构研究中其形状确定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悬链线元逆迭代的精确修正技术,可以精确求得预张力;使其能在考虑索杆自重的情况下,在给定的初始几何位置上严格平衡.由于刚度矩阵形成和已知索的预张力情况求解索原长是运用悬链线元进行结构分析时需要解决的两个先决问题,首先根据目前文献中处理这两个问题的不足,提出了具有大范围收敛性的刚度迭代技术和不需迭代的索原长高精度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引进逆迭代方法,建立了基于悬链线元的逆迭代形状精确确定方法.最后编制程序对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这一方法精度极高,且收敛速度快,收敛性好.
- 沈祖炎汤荣伟赵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