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331)

作品数:21 被引量:127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永哲胡朝军张蜀澜李丽君张奉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胆汁
  • 8篇抗体
  • 7篇胆汁性
  • 7篇原发性
  • 7篇原发性胆汁性
  • 7篇自身免疫
  • 7篇肝硬化
  • 5篇转录
  • 5篇自身抗体
  • 4篇蛋白
  • 4篇逆转
  • 4篇逆转录
  • 4篇逆转录聚合酶...
  • 4篇自身免疫性
  • 4篇细胞
  • 4篇基因
  • 3篇胆汁性肝硬化
  • 3篇原发性胆汁性...
  • 3篇受体
  • 3篇器官

机构

  • 18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0篇李永哲
  • 15篇胡朝军
  • 12篇张蜀澜
  • 7篇李丽君
  • 7篇张奉春
  • 5篇佟大伟
  • 4篇李晞
  • 4篇张洋
  • 4篇冯雪
  • 4篇李萍
  • 3篇周仁芳
  • 3篇包书萌
  • 3篇董晓娟
  • 2篇邓垂文
  • 2篇王红梅
  • 2篇曾小峰
  • 2篇赵冠飞
  • 1篇栾海霞
  • 1篇沈冰冰
  • 1篇钱家鸣

传媒

  • 13篇中华检验医学...
  • 6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Chines...

年份

  • 3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3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3(TLR3 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检测55例PBC患者(活动期33例、缓解期22例)、20例肝癌患者(疾病对照组)和24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PBMCs中TLR3 mRNA的表达水平。以△Ct=Ct(待测基因)-Ct(内参基因)来比较基凶表达水平的高低。结果PBC患者活动期TLR3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疾病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高于肝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TLR3 mRNA的表达水平与健康人和肝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C患者TLR3 mRNA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
王红梅李永哲赵冠飞张洋冯雪包树萌佟大伟张蜀澜胡朝军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TOLL样受体3
IRF7/KIAA154和STAT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分析IRF7/KIAA1542(rs4963128,rs2246614)和STAT4 (rs7574865)基因多态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SLE易感性的关系,探讨这些基因多态性与SLE患者狼疮肾炎和自身抗体产生及各种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ALDI-TOF-MS基因分型法对748例SLE患者(SLE组)和75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关联分析.同时采用IIF法检测抗dsDNA抗体,采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并分析这些抗体与SLE的关系.结果 在健康对照组中rs574865(STAT4)T/T、T/G、G/G基因型频率和T、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4%、45.6%、45.0%、32.2%、67.8%,SLE组为17.0%、48.1%、34.9%,41.0%59.0%,两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30,P〈0.01).另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组中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升高,而且在3个遗传模型(加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下基因型频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s4963128和rs2246614(IRF7/KIAA1542)2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SLE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49、5.32,P均〉0.05),但rs2246614位点基因型频率在隐性遗传模型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s4963128位点基因型频率在3个遗传模型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症状分析结果显示,rs4963128(IRF7/KIAA1542)在狼疮肾炎组(OR=2.69,95% CI=1.89~3.82,P〈0.01)、抗SSA抗体组(OR=0.61,95%C/=0.43~0.87,P〈0.05)和抗SSB抗体组(OR=0.36,95% CI=0.23~0.56,P〈0.01)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同时,rs2246614在关节症状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 CI:1.06~1.69,P〈0.05).结论 rs7574865(STAT4)与中国汉族人群SLE易感性相关.rs4963125,rs2246614(IRF7/KIAA1542)虽然与SLE易感性无明确相关性,但却与SLE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如狼疮肾�
李萍栾海霞胡朝军张蜀澜李丽君曾小峰张奉春李永哲
关键词:红斑狼疮基因多态性中国汉族STAT4
免疫质谱技术及其临床研究应用前景被引量:2
2010年
胡朝军李永哲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生物标志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机体免疫效应细胞或免疫效应分子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最终导致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的炎症性疾病,其总体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3%-5%。然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逐年上升的致残率与死亡率亦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邓垂文李永哲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效应分子器官功能障碍炎症性疾病免疫应答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therosclerosis被引量:2
2009年
Backgrou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therosclerosis.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expression of MMP-1 mRNA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of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and to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 with atherosclerosis in SLE. Methods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expression of MMP-1 mRNA in PBMCs in 80 SLE patients, including 39 prone to atherosclerosis (Group A) and 41 unprone to atherosclerosis (Group B). Meanwhile, 30 patients who were fre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30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selected as disease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s C and D). The changes of MMP-1 gene expression were analyzed by differences of cycle threshold (ACt), with the following formula: ACt = Cttarget gene - Ctreference gene.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MP-1 mRNA in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Ct=8.64±2.43 vs ACt=12.09±2.26, t=6.588, P 〈0.01).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MP-1 mRNA of S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C (ACt=10.41±2.90 vs ACt=12.29±2.51, t=3.135, P 〈0.01) and Group D (ACt=10.41±2.90 vs ACt=12.48±1.69, t=3.675, P 〈0.01). Conclusions In comparison to disease and control group, expression of MMP-1 mRNA in PBMCs of S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MP-1 mRNA expression was also found between SLE patients prone and unprone to atherosclerosis, indicating that expression of MMP-1 mRNA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and activity of atherosclerosis in SLE.
ZHANG Hai-yingBAO Shu-mengSHOU Wei-lingLUAN Hai-xiaZHANG YangFENG XueTONG Da-weiZHANG Shu-lanHU Chao-junZENG Xiao-fengLI Yong-zhe
关键词:ATHEROSCLEROSIS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分型技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AID泛指机体免疫效应细胞或免疫效应分子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由自身免疫反应参与发病机制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疾病,其总体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3%~5%,其致残率与死亡率的增长幅度也逐年提高.AID因作用对象不同,可表现为器官特异性、非器官特异性或系统性的AID.它可累及任何器官,且女性患者远远多于男性,患病程度也比男性严重.目前,人类已从组织学、血清学及细胞学水平对其发病过程的病理和免疫学异常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但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AID易感性的关系不可忽视.
李萍李永哲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器官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免疫效应分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病机制、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在Light Cycler Real time PCR检测仪上检测78例PBC患者(活动期44例、缓解期34例)、肝癌患者30例(疾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名(健康对照组)PBMCs中GITR mRNA的表达水平和含量。以△Ct=Ct(待测基因)-Ct(内参基因)来比较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结果活动期PBC患者GITR mRNA表达水平(△Ct=10.5±2.8)明显低于缓解期PBC患者(△Ct=7.2±2.3,P〈0.01);活动期PBC患者GITRmRNA表达水平(△Ct=10.5±2.8)明显低于健康对雕组(△Ct=7.4±1.1)与肝癌组(△Ct=5.9±1.3,P〈0.01);缓解期PBC患者GITR mRNA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肝癌患者GIT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PBC患者(P〈0.01)。结论GITR的表达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性,可能参与了PBC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
佟大伟张洋李永哲王红梅赵冠飞冯雪包书萌张蜀澜胡朝军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技术在自身抗体检测及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主要特征。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往往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涉及数十种,甚至上百种自身抗体,如PBC患者存在60多种自身抗体,SLE患者存在100多种自身抗体,所以自身抗体的筛选研究和多种自身抗体的同时检测非常重要,但又困难。
胡朝军李俊李永哲
关键词:蛋白质微阵列抗体检测芯片技术SLE患者自身抗体
人类基因组编码蛋白高通量芯片筛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清标志物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用人类基因组编码蛋白高通量芯片(以下简称"高通量蛋白芯片")筛选出有诊断价值的PBC血清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高通量蛋白芯片(包含17 718个人类基因编码蛋白,共有38 400个蛋白点)筛选21例PBC患者、20例疾病对照患者(AIH 7例,病毒性肝炎8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5例)和1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提取筛选信息后,经统计软件分析确定有价值的诊断PBC的血清标志物.结果 用抗GST抗体对高通量蛋白芯片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该芯片蛋白点的检出率为97.6%,蛋白复点间检测信号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98.用高通量蛋白芯片从PBC组、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筛选出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志物(PDHA1、DBT、DLAT和HK1),他们在3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14/21)、5.00%(1/20)和0(0/10),57.14%(12/21)、5.00%(1/20)和0(0/10),52.38%(11/21)、0(0/20)和0(0/10),52.38%(11/21)、0(0/20)和0(0/10) 3组4项指标分别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DHA1:x2=16.79,P<0.01 Fisher精确检验,P=0.000 DBT:x2=12.86,P<0.01 Fisher精确检验,P=0.004 DLAT和HK1:Fisher精确检验,P均分别为0.01、0.05).其中,针对PDHA1、DBT和DLAT蛋白的抗体为现已使用的PBC标志物-AMA-M2组成部分 针对HK1蛋白的抗体为新发现的PBC标志物,其对PBC的诊断敏感度为52.38%,特异度为100.00%.AMA-M2阳性与AMA-M2阴性PBC患者中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清标志物.经Fisher精确检验,ACA阳性与ACA阴性PBC患者间仅针对着丝粒B(CENPB)蛋白的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00).结论 高通量蛋白芯片是一种快速全面筛选诊断PBC标志物的技术.针对HK1蛋白的抗体对PBC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PBC新标志物.AMA-M2阳性与AMA-M2阴性PBC患者间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清标志物,而针对CENPB蛋白的抗体可作�
胡朝军李永哲李晞张蜀澜李萍李丽君张奉春曾小峰
关键词:蛋白质阵列分析生物学标记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H1亚单位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及其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价值
2009年
目的 克隆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H1亚单位显性表位435bp基因片段,构建表达重组质粒,进行表达、纯化,以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ASGPR蛋白,建立间接ELISA法,并探讨其在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抗ASGPR抗体的价值。方法将ASGPRH1亚单位糖类识别区(CRDH1)435bp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H,经D-半乳糖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谷胱甘肽凝胶珠(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纯化,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B)及蛋白质谱(MALDI—TOF)进行免疫活性鉴定,应用表达蛋白建立ELISA法。同时用该方法检测45例AIH、30例SLE、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1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患者、30名健康献血者的抗ASGPR抗体阳性率。结果经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证实,CRDH1/PEGH目的基因已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基因序列正确,符合表达框架;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为1条相对分子质量42500的蛋白表达条带。质谱蛋白肽指纹数据通过Mascot在人类蛋白质数据库中分析比对,与ASGPRH1亚单位蛋白同源性为98.34%,WB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人ASGPR抗原反应性;间接ELISA检测血清结果显示,AIH组中抗ASGPR抗体的阳性率为35.6%(16/45),非AIH组均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85,P〈0.01)。结论成功克隆的ASGPRH1基因可在啤酒酵母菌中成功表达,且重组的自身抗原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应用纯化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AIH抗ASGPR抗体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张妍李永哲吴琳刘国振张蜀澜胡朝军佟大伟
关键词:肝炎自身免疫性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自身抗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