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BYY004)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陆莲枝石岩更多>>
相关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思维
  • 3篇英语
  • 3篇壮语
  • 2篇方位词
  • 1篇隐喻
  • 1篇隐喻思维
  • 1篇英语民族
  • 1篇语法
  • 1篇认知思维
  • 1篇神话
  • 1篇神话思维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特色
  • 1篇史诗
  • 1篇思维方式
  • 1篇思维视角
  • 1篇民族
  • 1篇贝奥武甫
  • 1篇《贝奥武甫》

机构

  • 5篇百色学院

作者

  • 5篇陆莲枝
  • 1篇石岩

传媒

  • 2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作家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文教资料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壮英方位词空间隐喻思维对比分析
2011年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空间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向其他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思维过程。壮英方位词"上/下"在范围、社会地位和价值取向,"前/后"在时间、社会关系和事物排序,"里/外"在亲疏关系和心理情感等喻化思维中体现了类同性和差异性。
石岩陆莲枝
关键词:壮语英语方位词隐喻思维
壮英方位词“上/下”表达及认知思维对比
2010年
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壮语的"上/下"空间关系主要靠方位词"gwnz/laj(上/下)"来表达,是用附近的物体来表示和目标体之间大致的距离,它传达出的位置信息是模糊的、大概的,而英语中表达不同的空间概念主要靠不同的介词表达出精确的三维空间关系,体现了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思维认知上存在差异。
陆莲枝
关键词:认知思维
壮英史诗《布洛陀》和《贝奥武甫》的审美特色对比及思维解读被引量:7
2010年
《布洛陀》和《贝奥武甫》分别是中国壮族和英国的民族史诗,有其独特的艺术轨迹和审美特点,是中国壮族和英国人民艺术思维和传统审美的典范。从修辞、意象和格局的审美特色来看,《布洛陀》反映了壮族的柔性、积极和集体的思维倾向,《贝奥武甫》反映了英民族的刚性、消极和注重个体的思维倾向。
陆莲枝
关键词:审美特色思维
壮语与英语的语法形态比较及其思维方式解读被引量:1
2010年
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又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语法形态特征。壮语无词形变化、词类转换随意性强、组句灵活等特点体现了壮民族的概括性和整体性思维倾向.英语有形态变化、词类转换有章可循、组句强制规约等特点体现了英民族的明晰性和个体性思维倾向。
陆莲枝
关键词:壮语英语思维方式
神话思维视角下的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人类起源观对比
2011年
神话是人类儿童时期的所思和所想,神话思维混合着原始人类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的人类起源观体现了两个民族水崇拜和土崇拜的共性思维,同时也反映了壮语民族的"人本主义"思维倾向和英语民族的"神本主义"思维倾向。
陆莲枝
关键词:神话思维英语民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