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5000834)

作品数:23 被引量:62H指数:6
相关作者:侯艳宁吴红海王娜于动震薛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神经甾体
  • 10篇位置偏爱
  • 9篇孕酮
  • 9篇条件性位置偏...
  • 9篇吗啡
  • 7篇皮质
  • 7篇吗啡依赖
  • 6篇神经元
  • 6篇皮质神经
  • 6篇皮质神经元
  • 4篇受体
  • 4篇脑区
  • 3篇递质
  • 3篇相关脑区
  • 3篇脑皮质
  • 3篇阿片
  • 3篇大脑
  • 3篇大脑皮质
  • 2篇单胺
  • 2篇递质水平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白求恩...
  • 3篇白求恩国际和...
  • 2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侯艳宁
  • 17篇吴红海
  • 7篇王娜
  • 5篇于动震
  • 4篇薛改
  • 3篇江平
  • 3篇任进民
  • 2篇张翠欣
  • 1篇李瑞利
  • 1篇于洋
  • 1篇闫彩珍
  • 1篇袁玲
  • 1篇张文
  • 1篇王娜

传媒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药物依赖...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华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吗啡依赖大鼠纹状体内神经甾体水平的变化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吗啡躯体依赖、精神依赖和戒断对♂大鼠纹状体内神经甾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纹状体和血浆中脱氢表雄酮(DHEA)及其硫酸酯(DHEAS)、孕烯醇酮(PREG)及其硫酸酯(PREGS)和别孕烯醇酮(AP)的含量。结果:(1)与纳洛酮对照组比较,纳洛酮催促吗啡戒断大鼠的纹状体内PREG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浆中PREG、AP、DHEAS和PREG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DHE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2)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吗啡精神依赖大鼠的纹状体内DHEA和PREG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浆中DHEA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慢性吗啡处理可影响大鼠纹状体内某些神经甾体的水平,表明神经甾体可能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
王娜吴红海侯艳宁
关键词:吗啡依赖神经甾体纹状体硫酸酯孕烯醇酮
脱氢表雄酮对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谷氨酸释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谷氨酸释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经不同浓度(1×10-7、1×10-6、1×10-5mol·L-1)和不同作用时间(0.5,1,1.5,2,5,24,36,48,72h)的脱氢表雄酮处理后,采用OPA-巯基乙醇柱前衍生,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脱氢表雄酮处理后,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的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脱氢表雄酮处理组1,1.5,2,5,24,36,48,72h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的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脱氢表雄酮可抑制神经元谷氨酸的释放,这可能介导了其对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作用。
薛改吴红海侯艳宁
关键词:脱氢表雄酮谷氨酸大脑皮质神经元
乙醇、乙醛对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甾体合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长时程乙醇、乙醛处理对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甾体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乙醇、乙醛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和存活率的影响,并采用HPLC-MS分离测定游离型神经甾体孕烯醇酮(PREG)、脱氢表雄酮(DHEA)、别孕烯醇酮(AP)及结合型神经甾体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孕烯醇酮硫酸酯(PREGS)的含量,观察不同浓度乙醇、乙醛处理72 h后,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星形胶质细胞中各类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乙醇、乙醛处理72 h后,各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PBS对照组比较,低浓度(25 mmol.L-1)和中浓度(50 mmol.L-1)乙醇分别使DHEAS和DHEA水平显著下降(P<0.05);中、高(100 mmol.L-1)浓度乙醇可使AP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01)、PREGS水平显著下降(P<0.05),高浓度乙醇还可显著降低PREG的水平(P<0.05);低浓度(12.5 mmol.L-1)乙醛可使PREG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中(25 mmol.L-1)、高(50 mmol.L-1)浓度乙醛可使DHEA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乙醇和乙醛对神经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甾体的合成均有一定影响,但二者的作用特点有所不同。
张翠欣侯艳宁
关键词:乙醇乙醛星形胶质细胞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孕酮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孕酮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GLU和GABA释放的影响。方法孕酮(10μmol.L-1)处理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采用OPA-巯基乙醇柱前衍生,荧光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理后不同时间点(0.5、1、1.5、2、24、36、48、72)细胞培养液中GLU和GAB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孕酮处理组1、1.5、2、24、36、48、72h GLU水平均下降(P<0.01);孕酮处理组0.5、1、1.5、2、24、36、48、72h GABA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孕酮通过抑制神经元GLU的释放,促进GABA的释放来调节氨基酸类递质系统,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薛改吴红海侯艳宁
关键词:孕酮大脑皮质神经元
孕酮对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相关脑区中枢多巴胺D2受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孕酮对于吗啡所致奖赏效应及相关脑区中D2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吗啡组、孕酮组和孕酮加吗啡组,建立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伏隔核、腹侧被盖区和纹状体D2受体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5mg·kg-1吗啡可诱导大鼠产生稳定的CPP效应(P<0.01),15mg·kg-1孕酮虽自身不能产生CPP效应,但与吗啡合用时能抑制吗啡CPP效应的获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吗啡组大鼠伏隔核、腹侧被盖区和纹状体中D2受体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均为P<0.01)。与吗啡组比较,合用15mg·kg-1孕酮可使伏隔核和纹状体中D2受体的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0.01和P<0.05),而在腹侧被盖区中未见变化。结论孕酮可以有效抑制吗啡CPP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逆转吗啡诱导的伏隔核和纹状体中D2受体水平的变化有关。
于动震侯艳宁
关键词:孕酮条件性位置偏爱D2受体奖赏效应
孕酮对大鼠吗啡奖赏效应及下丘脑和纹状体内单胺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孕酮对于吗啡所致奖赏效应及下丘脑、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建立离体电化学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及纹状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吗啡(5mg·kg-1)可诱导大鼠产生稳定的CPP效应;孕酮(5mg·kg-1及20mg·kg-1)本身不产生CPP效应,但能抑制吗啡诱导的CPP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吗啡诱导CPP形成时,下丘脑内NE水平明显升高(P<0.05),纹状体内NE、DA和HT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吗啡组比较,合用20mg·kg-1孕酮使纹状体内DA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孕酮对吗啡的CPP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纹状体内DA水平有关。
王娜吴红海任进民侯艳宁
关键词:条件性位置偏爱孕酮
吗啡依赖对大鼠不同脑区内神经甾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探讨吗啡精神依赖对大鼠脑内神经甾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10d腹腔注射吗啡5mg.kg-1,诱导CPP形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伏隔核、杏仁核、下丘脑和血浆中脱氢表雄酮、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及孕烯醇酮硫酸酯的含量。结果经10d吗啡训练后,吗啡组大鼠在伴药侧的停留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吗啡诱导的大鼠CPP形成。与对照组相比,吗啡组大鼠下丘脑内孕烯醇酮明显降低,伏隔核和血浆中的脱氢表雄酮明显降低。结论吗啡诱导CPP形成,吗啡处理影响大鼠脑内某些神经甾体的水平,表明内源性神经甾体可能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
王娜吴红海侯艳宁
关键词:吗啡依赖神经甾体条件性位置偏爱
足底电击诱发吗啡CPP重现大鼠杏仁核谷氨酸和GABA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足底电击诱发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重现大鼠杏仁核中的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变化。方法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生理盐水组(C组)、消退组(E组)、重现组Ⅰ(R1组)、重现组Ⅱ(R2组)和重现组Ⅲ(R3组)。E组、R1组、R2组和R3组腹腔注射4mg·kg-1盐酸吗啡后进行训练,每天1次,连续10 d,C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CPP测试判断CPP形成后,给予7 d的消退期。以足底电击诱发CPP的重现,E组给予假电击。NS组、E组和R1组于足底电击或假电击后立即断头处死大鼠,R2组和R3组分别于足底电击后1 h和4 h处死,立即取脑,分离杏仁核。采用柱前衍生.电化学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LU和GABA含量,并计算GLU/GABA比值。结果与C组和E组比较,R1组、R2组和R3组在CPP箱伴药室中的累积停留时间延长。与C组比较,各组GLU和GABA含量降低。与E组比较,R2组GABA含量降低。R2组GLU/GABA比值高于C组、E组、R1组和R3组(P<0.05或0.01)。结论足底电击可诱发大鼠吗啡CPP的重现,杏仁核GLU和GABA递质系统特别是GABA系统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吴红海侯艳宁
关键词:吗啡依赖杏仁核电刺激
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大鼠海马内神经甾体水平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吗啡躯体依赖、精神依赖及戒断对雄性大鼠海马内神经甾体水平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递增剂量吗啡建立大鼠吗啡躯体依赖模型,纳洛酮诱发戒断症状;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建立吗啡精神依赖模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海马和血浆中脱氢表雄酮(DHEA)及其硫酸酯(DHEAS)、孕烯醇酮(PREG)及其硫酸酯(PREGS)和别孕烯醇酮(AP)含量。结果:大鼠吗啡躯体依赖形成时海马内DHEA、PRE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0.88±0.19/0.67±0.17,t=2.52,P〈0.05,10.94±2.02/7.53±2.64,t=3.24,P〈0.01),血浆中DHEAS、PREGS水平较对照组升高(115.4±99.7/29.3±8.3,t=3.20,P〈0.01;234.5±216.1/38.2±18.8,t=3.39,P〈0.01);大鼠吗啡精神依赖形成时海马及血浆中DHEA水平降低(0.90±0.55,15.6±5.0/1.63±0.76,24.5±9.8,t=2.42,2.69,P〈0.05),血浆中DHEAS水平显著升高(187.4±44.8/136.7±30.7,t=2.88,P〈0.05)。与纳洛酮对照组比较,大鼠吗啡戒断时海马内DHEA、AP、DHEAS、PREGS水平升高(t=2.33—3.96,P〈0.05),血浆中PREG、AP、DHEAS和PREGS水平升高(t=3.72~4.82,P〈0.01)。结论:吗啡依赖、戒断可影响大鼠海马内某些神经甾体的水平,表明内源性神经甾体可能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
王娜吴红海侯艳宁
关键词:吗啡依赖动物研究戒断神经甾体海马
孕酮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及中枢单胺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观察孕酮对于吗啡所致奖赏效应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模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大鼠伏隔核及腹侧被盖区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吗啡(5mg·kg-1)可诱导大鼠产生稳定的CPP效应;孕酮(5、20mg·kg-1)本身不产生CPP效应,但能抑制吗啡的CPP效应。与对照组比较,吗啡CPP形成时,伏隔核内NE和D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吗啡组比较,合用5mg·kg-1或20mg·kg-1孕酮均可使伏隔核内DA水平下降(P<0.01,P<0.05);合用20mg·kg-1孕酮还可使伏隔核内的NE水平下降(P<0.01)。结论孕酮可有效抑制吗啡的CPP效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伏隔核内DA及NE的水平有关。
侯艳宁王娜吴红海任进民
关键词:吗啡孕酮腹侧被盖区单胺递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