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5DZ05815)
- 作品数:2 被引量:49H指数:2
- 相关作者:戴建华陈雷陶岚刘敏陈永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市气象局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一次源于高原东侧低涡的江淮气旋形成及结构分析
-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和T639分析资料,对2010年5月下旬一次江淮气旋的形成及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江淮气旋形成前,在青藏高原东侧的川、黔地区活动着准静止短波系统(500hPa短波槽,700hPa和850hP...
- 陈永林曹晓岗刘敏王慧
- 关键词:江淮气旋青藏高原
- 文献传递
- 一次源于高原东侧低涡的江淮气旋形成及结构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T639分析资料,对2010年5月一次江淮气旋的形成及结构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江淮气旋形成前,在青藏高原东侧的川、黔地区活动着准静止短波系统(500 hPa短波槽、700 hPa 和850 hPa气旋性辐合环流).当青藏高原北支槽从500 hPa输送正涡度、干冷空气,南支槽从700hPa和850hPa输送正涡度、暖湿空气进入导致准静止短波系统活跃并发展东移至长江下游时,向下伸展至地面向上伸展至高空,最终形成庞大深厚的温带气旋.其减弱过程与发展过程正好相反,先从高空开始减弱,然后地面减弱,最后低空低压环流消失.江淮气旋的形成阶段,中心垂线倾斜度≥60 °;在发展过程中上下层低压中心逐渐靠近,成熟阶段垂线倾斜度缩小至≤80 °.分析地面~200hPa江淮气旋环流特征还发现,其外围直径是地面和低空大而高层小.水平风速则是低空大而地面和高层小.本个例的形成过程与已有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经典模式温带气旋形成于一条温度或密度的不连续的锋面上,Petterssen模式由低层向高层自下而上发展,而本例最先形成于低空,然后向地面和上空伸展.
- 陈永林曹晓岗刘敏王慧
- 关键词:江淮气旋青藏高原
- 一种改进后的交叉相关法(COTREC)在降水临近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39
- 2009年
-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采用一种改进后的交叉相关法(COTREC)建立了一种降水临近预报方法。COTREC法的基本原理是对传统交叉相关法(TREC)反演的风场进行水平无辐散处理,得到COTREC风场,用新的风场外推得出的回波能够保持平滑连续的形状。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由于采用水平无辐散限制,使得外推反演得到的风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削弱,从而外推后的回波略慢于实况观测的回波。通过引入数值预报平均风场作为TREC风场背景场,较好地解决了TREC风场受到削弱的问题,并用该方法对2007年6月23—24日强雷雨天气和2007年台风"圣帕"两次降水过程进行了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交叉相关方法的降水临近预报与雷达实际观测比较一致,可作为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降水临近预报方法之一。
- 陈雷戴建华陶岚
- 关键词:大气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