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3CZZJ08)
- 作品数:7 被引量:113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慧明李彦文更多>>
-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山东省人民政府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野下的山东省“黄三角”发展战略研究
- 2014年
-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之点在于通过一种前瞻性的环境友好政策,以市场机制和技术革新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强调市场经济竞争和国家"明智"管治推动下的绿色革新可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实现"环境"与"发展"之间一种兼得或共赢的共生性关系。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近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现代化审视表明,"黄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化,以及经济发展的轻量化、清洁化、节约化和生态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现代化建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发展实践中的"生态化"理念还有待深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稳固和提升。
- 李慧明李彦文
-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理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时代的国际领导及中国的战略选择被引量:63
- 2015年
- 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气候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沿着制度内和制度外两条轨道发展,总体而言具有合作型碎片化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得国际领导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碎片化时代,鉴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全球公地和全球公共产品的特性,其更多地需要方向型、理念型和手段型国际领导,即一种基于多边主义理念下的国际气候制度而形成的绿色国际合作领导。这种国际合作领导的方向在于超越传统现代化话语和理念,重聚绿色发展的金球共识,引导全球走向低碳经济,使全球气候治理各方获得共赢。当前,中美欧的三边互动表明,以联合国气候制度为核心的绿色国际合作领导体制正在显现。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并承担全球气候治理重要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中国一定能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成为绿色国际合作领导的关键一方。
- 李慧明
- 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
-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生态现代化战略——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发展模式的启示
- 2013年
- 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一种前瞻性的环境友好政策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和市场机制促进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并取得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双赢结果。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立法强化环境管治,以传统制造业为突出特色,依靠技术革新推动环境与经济的双赢,立足本土自然和历史禀赋,以高水平的创造力和革新能力维持了可持续增长,并以较高的开放程度促进地区均衡发展。马尔凯大区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生态现代化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模式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必须强调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以技术革新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靠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经济"新增长极。
- 李慧明李彦文
-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 《巴黎协定》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转型被引量:40
- 2016年
- 《巴黎协定》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国际协议,它推动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转型:采取"自下而上"的治理方式;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有了动态发展;法律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国际气候政治格局的历史性变迁、后冷战时代世界形势的变化与全球治理的深入发展等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转型的动因。在全球气候治理方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自愿行动和混合形态变迁的趋势下,要巩固"自下而上"模式,使"软法"更软,发挥更大的动员能力;同时要完善各种实施机制,逐步确立相对中性的"硬法"或制度,加强"软法"的执行力。中国要提升气候治理能力,积极应对国际社会的监督、评审和排名,推动或引领治理方式适当向"自上而下"回归,通过向绿色经济转型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
- 李慧明
- 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
- 秩序转型、霸权式微与全球气候政治: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与领导缺失的根源?被引量:17
- 2014年
- 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根源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和冷战结束以来持续不断的国际秩序深刻转型,直接的根源是美国霸权的式微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而引发的全球经济结构的变迁与重构。宏观层面上,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体系出现的持续权力流散与全球治理本身的去中心化特征,与全球气候治理之间存在持续的张力;中观层面上,中美欧三边互动与气候治理需要的国际合作之间存在持续的张力;微观层面上,中美欧各自国情与全球气候治理之间存在张力。这是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的直接根源。应对全球气候治理制度碎片化和领导缺失,需要霸权国和新兴大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真正从全人类利益出发,构建利益汇合点,形成利益共同体,带领各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各国的自我利益与全球共同利益之间的共赢。
- 李慧明
- 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秩序霸权
- 气候变化、综合安全保障与欧盟的生态现代化战略被引量:1
- 2015年
- 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对于全球经济社会的全局性和弥散性影响,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行动不但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安全考量始终是欧盟气候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其经历了从单向度的生态安全向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多维度结合的综合安全变化。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安全影响,并获得未来低碳经济的主导权,欧盟正在其内部及国际上打造一个综合安全保障战略,通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使欧盟获得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安全与生态安全。欧盟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其重要的战略支点,通过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以撬动整个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最终实现其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德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生态现代化战略既成功实现了减排目标,也提升了德国经济的竞争力,而且还有效缓解了德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是欧盟国家中应对气候变化和实施生态现代化战略比较成功的典范。
- 李慧明
- 关键词:欧盟气候变化生态现代化
- 绿色变革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理论:价值与局限被引量:8
- 2017年
- "生态现代化"是一种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作为一种现实问题导向极强的生态政治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对于促进当代经济社会的绿色变革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当代社会绿色变革提供了一条经济技术路径,从现代化发展本身所具有的最核心要素之一——"经济技术"向度——为当代社会的绿色变革提供了较为现实的政策和手段选择。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不改变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其只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生态改良思想,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当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危机。
- 李彦文李慧明
-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