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KZ200711417017)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何鉴刘红梅张晓宏郑才俊王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电致发光
  • 2篇电致发光器件
  • 2篇发光
  • 2篇发光器件
  • 1篇铱配合物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真空镀膜
  • 1篇溶液法
  • 1篇配合物
  • 1篇蒎烯
  • 1篇吡啶
  • 1篇小分子
  • 1篇磷光
  • 1篇磷光材料
  • 1篇聚合物电致发...
  • 1篇聚合物电致发...
  • 1篇光材料
  • 1篇分子
  • 1篇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郑才俊
  • 2篇张晓宏
  • 2篇刘红梅
  • 2篇何鉴
  • 1篇王静

传媒

  • 2篇影像科学与光...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效溶液法小分子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以小分子化合物CDBP[4,4′-bis(carbazol-9-yl)-9,9-dimethyl-fluorene]为主体材料,Ir(pppy)3[tris(5-phenyl-10,10-dimethyl-4-aza-tricycloundeca-2,4,6-triene)Iridium(III)]为磷光客体材料,采用溶液法和真空蒸镀法相结合的制备工艺,制作了小分子磷光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表明,通过器件结构的优化,Ir(pppy)3(重量百分比为2)掺杂的多层绿光电致发光器件效率达22.0 cd/A,最大亮度达到26600 cd/m2,这一结果可与当今基于真空蒸镀的小分子或基于溶液法的高分子磷光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相媲美.本工作为降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成本,扩展溶液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中材料的选择范围提供了实验依据.
刘红梅郑才俊何鉴张晓宏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真空镀膜
带烷氧基的苯基蒎烯吡啶铱配合物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旋涂法将一组带烷氧基的苯基蒎烯吡啶铱(Ⅲ)配合物(Ir(RO-pppy)3)磷光材料掺杂到PVK中,制作出了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ITO/PE-DOT:PSS(40 nm)/PVK0.7:PBD0.3:(x%.)Ir-complex(80 nm)/CsF(1.5 nm)/Mg:Ag(200 nm).实验结果表明,带有长烷氧基链配体的铱(Ⅲ)配合物能表现出更好的器件行为,当掺杂浓度为3.2%时,器件的最高发光效率达19.9 cd/A(7.8 lm/W,9.1V),CIE为(0.20,0.56);器件最大亮度为15700 cd/m2(8.4V).通过对这组铱(Ⅲ)配合物的光物理行为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考察了主体材料与配合物之间的能级配置以及能量转移的机理.
何鉴刘红梅郑才俊王静张晓宏
关键词:磷光材料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