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2243)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华星张森席德科刘锋罗时钧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等离子体
  • 2篇翼型
  • 2篇主动流动控制
  • 1篇大迎角
  • 1篇单侧
  • 1篇等离子体控制
  • 1篇动特性
  • 1篇迎角
  • 1篇圆弧
  • 1篇圆锥
  • 1篇设计方法
  • 1篇气动
  • 1篇气动特性
  • 1篇气动特性分析
  • 1篇阻挡放电
  • 1篇椭圆弧
  • 1篇离子
  • 1篇离子对
  • 1篇脉冲
  • 1篇脉冲放电

机构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3篇李华星
  • 2篇罗时钧
  • 2篇席德科
  • 2篇刘锋
  • 2篇张森
  • 1篇孟宣市
  • 1篇田滨
  • 1篇赵帅
  • 1篇王健磊

传媒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等离子体激励下分离流变化特性及机理研究
随着自动控制、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复合材料等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主动流动控制技术近年来发展成为拓展和完善飞行器在非设计状态下气动参数的重要手段。表面介质阻挡放电(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
龙玥霄
关键词:等离子体分离流
单侧脉冲放电等离子对圆锥前体的流动控制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单侧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对细长圆锥前体非对称涡进行了主动流动控制研究。通过风洞试验,对不同截面的周向静态压力分布和动态压力变化进行了测量。同时,对不同截面的周向压力分布进行积分,计算其当地侧向力、当地侧向力增量以及圆锥段侧向力和偏航力矩。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单侧脉冲放电可以实现对细长圆锥前体侧向力和力矩的比例控制,并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第八截面动态压力数据的全时间平均和相位锁定平均都达到了收敛。通过比较第八截面相位锁定平均下的压力分布,得出流场的响应滞后于此次50Hz的脉冲调制频率。
田滨李华星孟宣市罗时钧刘锋
关键词:主动流动控制风洞试验
可逆风机用翼型气动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可逆翼型气动性能的优劣对可逆风机性能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取了形式不同的三种翼型,即对称翼型、S型翼型和常规非对称翼型,利用X-foil软件对上述三种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在较大的攻角范围内,常规非对称翼型的升力特性和升阻比特性都明显优于另外两种翼型。为了比较三种翼型在可逆风机中的应用效果,通过调整设计参数使采用三种翼型设计的叶片具有相同的弦长和扭曲变化规律,然后在标准风管式出气试验台上进行了空气动力性能实验。研究表明:在选取的三种翼型中,采用对称翼型设计的可逆风机叶轮最为理想,其额定工况点的实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反风性能,同时正、反风工况下都有较宽的高效工作范围。
张森席德科李华星
关键词:可逆风机气动特性
基于双椭圆弧型中弧线的系列翼型设计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能够方便快捷的设计和修改翼型,采用两段椭圆弧来构造翼型的中弧线,并推导了描述中弧线的方程式。用该方法构造的中弧线光滑连续,且不存在拐点。选用现有翼型的厚度分布,与中弧线分布函数进行叠加,并引入厚度比例因子来实现对厚度的调整,最终得到了一种基于双椭圆弧型中弧线的翼型设计方法,称之为DEA(double ellipse arcs)翼型。选用Clark-Y翼型作为基础翼型,设计了多款DEA翼型,并利用X-foil软件对翼型气动性能进行求解,分别研究了最大相对弯度、最大弯度相对位置、最大相对厚度以及翼型中弧线的形状因子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最大相对弯度,可以提高翼型的升力系数,同时使翼型的升阻特性得到一定的改善;最大弯度位置前移,可以提高翼型在小攻角下的升力系数,同时增加翼型高效升阻比的攻角范围;增加最大相对厚度可以提高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以及增大失速攻角,同时,高效升阻比的攻角范围也随着翼型最大相对厚度的增大而增加;中弧线前、后缘形状因子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张森席德科刘治斌陈宝峰
关键词:翼型椭圆弧
中-大迎角下圆锥前体流场的等离子体控制
2012年
在圆锥-圆柱组合体圆锥段的尖端区域布置一对单个介质阻挡放电激励器(SDBD),通过风洞实验对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的等离子体控制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风速5m/s,迎角为25°和30°,采用表面压力测量技术,并通过对压力的积分得到侧向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激励器的开、关可以改变圆锥两侧压力分布不对称的模式,从而使得侧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激励器可以对非双稳态下的圆锥前体分离涡流场进行有效的控制。
赵帅李华星王健磊刘锋罗时钧
关键词:等离子体主动流动控制大迎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