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F004)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爱民更多>>
相关机构:梧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3篇大学生社会
  • 3篇制度化
  • 3篇制度化建设
  • 3篇社会
  • 2篇社会实践
  • 1篇大学生社会实...
  • 1篇学生社会实践
  • 1篇激励机制

机构

  • 5篇梧州学院

作者

  • 5篇陈爱民

传媒

  • 3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的制度化建设被引量:1
2012年
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制度化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制度化是政府、高校、实践单位和大学生等主体制定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管理制度规范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制度化进程中存在着各类实践载体管理制度不健全、社会实践载体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和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制度化的途径在于:建立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机制。
陈爱民
关键词:制度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的制度化建设被引量:5
2011年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制度化是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开展的基础。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制度化结构包括纵向关系结构和横向运行机制。从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和提高社会资源整合力度三方面共同努力,可以加快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的制度化建设。
陈爱民
关键词:制度化建设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估机制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建立全面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估机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建立完善的大学社会实践评估机制应从评估信息保真机制、主体评估机制和评估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来进行。
陈爱民
关键词:大学生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构建被引量:11
2012年
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存在实践主体内在驱动力不足、外在约束力不够,实践组织向心力不强,实践客体载体吸引力不大等问题。对此,应构建良好的领导、教师和学生激励制度,并建立健全运行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陈爱民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客体的制度化建设
2012年
大学生社会实践客体制度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配置机制、实施机制和评估机制三个方面,并提出建立多层次主体责任分担机制、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的建设等措施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客体制度化建设。
陈爱民
关键词:制度化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