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2011Z094)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徐中原林小燕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北齐文学思想——兼与《文心雕龙》文学思想比较
- 2014年
- 北朝文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北齐。通过钩沉史料认为,杨愔、邢劭、魏收、刘逖、刁柔、刘昼、颜之推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见解,主要聚焦于文德论、文变论、文质论、南北文学批评鉴赏不同论等问题的评论。其中,文质论与北齐尚节俭重实用的社会风气紧密关联,主张以质为根本,文质并重,不可废弃辞调,但反对浮华文风;南北文风不同论和南北文学批评鉴赏不同论都是北齐文学批评的独特创见。北齐文学思想根植于北齐文学的创作实际,是当世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同时,又指导着当世的文学创作。将北齐文学思想与《文心雕龙》对比,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知南北文学思想之不同以及北齐文学思想之价值。
- 徐中原
-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德文质颜之推
- 才子比肩,文雅大盛——北魏后期散文述论
- 2011年
- 北魏后期散文,是指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至北魏灭亡(534),其间四十三年的散文。此期的散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才子比肩","文雅大盛"的兴盛局面。皇室散文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元宏和元顺;士族散文的代表作家是袁翻、常景、郦道元、溫子升诸人。这种大盛景象的形成,与孝文帝好尚文学并奖掖文学才俊、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南北文化交流加深、经济空前繁荣等密切相关。
- 徐中原
- 关键词:北魏后期孝文帝
- 北周文学生态与北周皇室成员骈文创作被引量:1
- 2018年
- 西魏最高统治者宇文泰曾一度倡导质朴的"大诰体"文风,但未能长久,进入北周后其诸子侄等皇室成员纷纷接受、学习以藻饰骈俪为尚之新文风并进行骈文创作。皇室成员创作旨趣的改变,与当时的文学生态密切相关。南北朝时代缛彩逸响的华丽审美总风尚与大文风,庾信、王褒等骈文大家入周给北周文坛直接带去的骈俪新风及北周皇室成员的自觉接受,宇文泰、苏绰等倡导的"大诰体"质朴文风的式微,三者共同形成了北周尚骈俪之美的文学生态。北周皇室成员骈文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文学生态中孕育诞生。
- 徐中原
- 关键词:北周文学生态骈俪
- 从师古到雕章——西魏北周散文述论
- 2012年
- 西魏北周散文,指西魏建立(公元535年)至北周灭亡(公元581年)前后共46年间的散文。此期散文可分为皇室散文、本土士人散文、由南入北士人散文三个部分,主要作家分别为宇文毓、宇文邕、宇文逌,苏绰、李昶,王褒、庾信等,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就。纵观此三类散文,不难看出,在艺术上明显呈现出从师古到雕章的演进过程。西魏到北周明帝时期为师古阶段,从武帝时期至周末为雕章阶段。保定元年(公元561年)的《颁六宫诏》骈俪化明显,此文可视为进入雕章阶段的标志性作品。每一阶段的文风无不与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相适应。师古文风的形成,是宇文泰关陇集团政治文化改革的产物,是其政治文化改革在文学上的折射。从师古到雕章的转变,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北周对魏晋以来文化和文风的接受,此为内因。二是庾信等南来文学大家的影响,此为外因。
- 徐中原
- 关键词:《大诰》师古庾信
- 后魏檄魔组文的中国本土化特征
- 2014年
- 檄魔文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用檄文文体宣扬佛教。后魏时期释僧懿创作的檄魔组文即是一组颇具特色的作品,为了更好地宣扬佛教,它在创作中采用了一些富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元素,呈现出中国本土化的特征,在文体上采用中国传统檄文,内容上使用中国本土典故故事、官职名号等。分析这种中国本土化特征在檄魔组文中的体现、产生的原因、造成的结果等,必会促进檄魔文的深入研究。
- 林小燕
- 关键词:佛教中国本土化
- 魏收散文创作论析
- 2019年
- 魏收是北齐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关于魏收散文,虽有学人对其关注,但多言其史传散文《魏书》。其散文创作主要包括赋作、史传散文以及诏文、册文、封禅、表启、奏议、移文、书信、家训、碑志、祭文等应用文,文风华美。其散文成就突出地表现在赋作、碑志和史传散文中。魏收是北齐最优秀的辞赋作家,其赋作内容涉及狩猎、宫苑、爱情、言志等,极富藻饰之美是其显著的艺术特点。富逸华美是其碑志的主要艺术特点。今存《枕中篇》《上魏书十志启》《为侯景叛移梁朝文》等应用文是其骈体文代表作。史传散文《魏书》的艺术成就具体表现为叙事简洁生动,趣味性强;刻画人物手法多样,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晓畅自然,富有文采。学界所辑魏收散文未全,今补遗其《封禅书》1篇,但仅存其目。
- 徐中原
- 关键词:魏收散文赋作碑志《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