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01ZD002)
-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贾伟平陆俊茜包玉倩陈亚青乔瑞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比较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前、后糖脂代谢、体脂分布、肝脏脂肪含量及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予9例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250~500mg/次,每日3次,治疗24周。在试验前、后及期间,测量体重(Wt)、腰围(w)、臀围(H)。计算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测定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胰岛素(FI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验前、后,采用MRI检查检测腹内、外及股部脂肪分布和含量,应用超声直方图技术进行肝脏脂肪含量半定量测量(计算衰减系数值),间接反映肝脏脂肪含量。采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测定胰岛B细胞功能,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反映胰岛素敏感性。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口服二甲双胍24周后的FPG、2hPG、HbA_(1c)、腹部内脏脂肪(VAT)、总腹部脂肪(TAAT)和大腿部筋膜下脂肪(SFAT)含量、Wt及WHR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VAT、TAAT降幅分别为6.7%和7.9%。反映肝脏脂肪含量的肝脏左叶剑突下纵切位(LL)、右叶肋间切位(MR)、右叶肋下斜切位(OR)的衰减系数以及3个切面衰减系数均值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并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VAT、TAAT及SFAT含量。
- 朱洁华贾伟平包玉倩陆俊茜乔瑞华陈亚青项坤三
-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内脏型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