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7CSHJ05)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宋明爽黄爱教苏百义姜自安张兴波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经济利益调适与心态平衡
- 2009年
- 利益获取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经济利益的获取即是其动力核。不同的经济分配制度,经济交往中利益的非公正性获取必然导致心态的不同变动,甚至心态失衡。因此要搭建有效的操作路径,调适经济利益的分配,促进经济主体的心态平衡,构建和谐社会。
- 宋明爽姜自安
- 关键词:经济利益心态失衡心态平衡
- 价值观与心态平衡
- 2010年
- 本文以价值观与心态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的比较分析,深刻阐释了价值观在实践基础上对于心态平衡的先验性影响,而先在的价值观和心态平衡又是统一的,统一的核心内容是现实的生活世界。
- 苏百义宋明爽冯哲
- 关键词:价值观心态平衡先验性
-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政治角色期望探析
- 2009年
- 在人们伴其一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阶段就是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大学阶段则是青年大学生政治观和政治人格趋向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诸多学者曾对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角色期望分别进行过研究,但大多未能将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不是一个完全被动的接受过程,因此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的角色期望,尤其是政治角色期望,对其政治社会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探求大学生政治角色期望与政治社会化良性互动的途径。
- 张兴波姜自安
-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 论心态平衡与法律规则被引量:1
- 2009年
- 法律规则是较优的心态平衡器。人们在利益关系平衡时,主要通过自然的平衡和社会的平衡两种方式来获得,社会平衡就是法律规则的平衡。法律规则内在蕴含的价值与人们心态的价值取向存在耦合关系,实现了法律规则内涵的价值,方能促进心态平衡。
- 黄爱教宋明爽
- 关键词:心态平衡法律规则公正
- 认知与心态平衡被引量:1
- 2009年
- 社会和谐的心理基础是心态平衡。从现实与历史的维度,以认知与心态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中、西方的比较,深刻阐释了认知与心态演变的机制与特征,认为认知在实践基础上对于心态平衡具有先验性影响,而先在的认知和心态平衡统一的核心内容是现实的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仰对于获得心态平衡的重要性。
- 苏百义宋明爽
- 关键词:心态平衡先验性
- 司法过程中的心态平衡及其实现
- 2010年
- 法律是心态平衡的调节器,是博弈过程的理想结果,是静态的心态平衡。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到法律责任的法律发生逻辑关系中,法律实施是法律规范从文本意义向现实意义转化的重要环节;司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态的心态调节器,是法律规范平衡最终实现的保障。实现司法过程的心态平衡,必须通过司法心态认知、利益平衡和从司法利益平衡到心态平衡转化三个环节,最终促进司法和谐心态的生成。
- 黄爱教宋明爽
- 关键词:司法心态平衡司法认知